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純粹

鎖定
範純粹(1046~1117年),字德孺,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官員,魏國公范仲淹第四子。
個性沉毅,有幹略。憑藉門蔭入仕,授贊善大夫、檢正中書刑房,出任滕縣知縣,遷提舉成都諸路茶場。元豐五年(1082),擔任陝西路轉運判官,遷陝西路轉運副使。元豐八年,遷京東路轉運使、知慶州。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入為户部侍郎、知延州。紹聖初年,列入“元祐黨籍”。
宋徽宗即位後,出任信州知州,以黨禁復起,遷常州別駕。黨禁解除後,以徽猷閣待制致仕。 [1]  政和七年(1117年)卒,年七十二。著有文集,已佚。事見《範忠宣集補編》範能濬《德孺公傳》。 [1] 
德孺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鄧州(今河南鄧州)
出生日期
1046年
逝世日期
1117年
主要成就
户部侍郎、知慶州、知延州
本    名
範純粹
官    職
户部侍郎、知延州、知鄧州 [1] 

目錄

範純粹人物簡介

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權陝西路轉運判官,進副使。八年,為京東路轉運使,知慶州。哲宗元祐六年(1091),入為户部侍郎,出知延安府。紹聖初入元祐黨籍。徽宗立,起知信州,旋以黨禁復起,責常州別駕、鄂州安置。黨禁解,復徽猷閣待制致仕。政和七年(1117)卒,年七十二。有集,已佚。事見《範忠宣集補編》範能濬《德孺公傳》。

範純粹宋史文載

純粹字德孺,以蔭遷至贊善大夫、檢正中書刑房,與同列有爭,出知滕縣,遷提舉成都諸路茶場。元豐中,為陝西轉運判官。時五路出師伐西夏:高遵裕出環慶,劉昌祚出涇原,李憲出熙河,種諤出鄜延,王中正出河東。遵裕怒昌祚後期,欲按誅之,昌祚憂恚病卧,其麾下皆憤焉。純粹恐兩軍不協,致生他變,勸遵裕往問昌祚疾,其難遂解。神宗責諸將無功,謀欲再舉。純粹奏:“關陝事力單竭,公私大困,若復加騷動,根本可憂。異時言者必職臣是咎,臣寧受盡言之罪於今日,不忍默默以貽後悔。”神宗納之,進為副使。
吳居厚為京東轉運使,數獻羨賦。神宗將以徐州大錢二十萬緡助陝西,純粹語其僚曰:“吾部雖急,忍復取此膏血之餘?”即奏:“本路得錢誠為利,自徐至邊,勞費甚矣。”懇辭弗受。入為右司郎中。哲宗立,居厚敗,命純粹以直龍圖閣往代之,盡革其苛政。時蘇軾自登州召還,純粹與軾同建募役之議,軾謂純粹講此事尤為精詳。
復代兄純仁知慶州。時與夏議分疆界,純粹請棄所取夏地,曰:“爭地未棄,則邊隙無時可除。如河東之葭蘆、吳堡,鄜延之米脂、羲合、浮圖,環慶之安疆,深在夏境,於漢界地利形勢,略無所益。而蘭、會之地,耗蠹尤深,不可不棄。”所言皆略施行。純粹又言:“諸路策應,舊制也。自徐禧罷策應,若夏兵大舉,一路攻圍,力有不勝,而鄰路拱手坐觀,其不拔者幸爾。今宜修明戰守救援之法。”朝廷是之。及夏侵涇原,純粹遣將曲珍救之,曰:“本道首建應援牽制之策,臣子之義,忘軀徇國,無謂鄰路被寇,非我職也。”珍即日疾馳三百里,破之於曲律,搗橫山,夏眾遁去。元祐中,除寶文閣待制,再任,召為户部侍郎,又出知延州。
紹聖初。哲宗親政,用事者欲開邊釁,御史郭知章遂論純粹元祐棄地事,降直龍圖閣。第二年,復以寶文閣待制知熙州。章惇蔡卞經略西夏,疑純粹不與共事,改知鄧州。歷河南府、滑州,旋以元祐黨人奪職,知均州。徽宗立,起知信州,復故職,知太原,加龍圖閣直學士,再臨延州。改知永興軍。尋以言者落職,知金州,提舉鴻慶宮。又責常州別駕,鄂州安置,錮子弟不得擅入都。會赦,復領祠。久之,以右文殿修撰提舉太清宮。黨禁解,復徽猷閣待制,致仕。卒,年七十餘。
範純粹沉毅有幹略,才應時須,嘗論賣官之濫,以為:“國法固許進納取官,然未嘗聽其理選。今西北三路,許納三千二百緡買齋郎,四千六百緡買供奉職,並免試注官。夫天下士大夫服勤至於垂死,不沾世恩,其富民猾商,捐錢千萬,則可任三子,切為朝廷惜之。”疏上,不聽。凡論事剴切類此 [1] 

範純粹家族成員

範純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字希文,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追贈魏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16]

範純粹

  • 範純祐,字天成,將作監主簿、司竹監,不喜為官,解職離去。
  • 範純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堯夫。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參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北宋時期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稱“布衣宰相”。
  • 範純禮(1031年~1106年),字彝叟,一作夷叟,吳縣(江蘇蘇州)人。參知政事范仲淹第三子,右相範純仁之弟。北宋時期名臣、政治家、尚書右丞(副宰相)。

範純粹

範正夫、範正圖、範正謩、範正輿、範正需。
參考資料
  • 1.    《宋史·列傳第七十三》範純粹,字德孺,以蔭遷至贊善大夫。元豐中,為陝西轉運判官。時五路出師伐西夏,高遵裕出環慶,劉昌祚出涇原。遵裕怒昌祚後期欲按誅之昌祚憂恚病卧其麾下皆憤焉純粹恐兩軍不協致生他變勸遵裕往問昌祚疾其難遂解 神宗責諸將無功,謀欲再舉。純粹奏:“關陝事力單竭,公私大因,若復加騷動,根本可憂。異時言者必職臣是咎,臣不忍默默以始後悔。”神宗納之,進為副使,吳居厚為京東轉運使,數獻羨賦。神宗將以徐州大錢二十萬緡助陝西,純粹語其僚曰:“吾部雖急,忍復取此膏血之餘?”即奏:“本路得錢誠為利,自徐至邊,勞費甚矣。”懇辭弗受。哲宗立,居厚敗,命純粹以直龍圖閣往代之,盡革其苛政。時蘇軾自登州召還,純粹與軾同建募役之議,軾謂純粹講此事尤為精詳。時與夏議分疆界,純粹請棄所取夏地,曰:“爭地未棄,則邊隙無時可除。如河東之葭蘆、吳堡,深在夏境,於漢界地利形勢,略無所益。而蘭、會之地,耗蠹尤深,不可不棄。”所言皆略施行。純粹又言:“今宜修明戰守救援之法。”朝廷是之。及夏侵涇原,純粹遣將曲珍救之,曰:“本道首建應援牽制之策,臣子之義,忘軀徇國,無謂鄰路被寇,非我職也。”珍即日疾馳三百里,破之於曲律,搗橫山,夏眾遁去。元祐中,召為户部侍郎。徽宗立,加龍圖閣直學士,改知永興軍。卒,年七十餘。純粹沉毅有幹略,才應時須,嘗論賣官之濫,以為:“國法固許進納取官,然未嘗聽其理選。夫天下士大夫服勤至於垂死,不沾世恩,其富民猾商,捐錢千萬,則可任三子,切為朝廷惜之。”疏上,不聽。凡論事剴切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