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純禮

鎖定
範純禮(1031年—1106年),字彝叟,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北宋時期名臣,尚書令范仲淹第三子,宰相範純仁之弟 [1-4] 
皇祐初年,範純禮通過其父范仲淹的蔭補入朝作官,擔任秘書省正字籤書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判官,知陵台令兼永安縣(今河南鞏義)。歷任三司鹽鐵判官,以比部員外郎出知遂州(今四川遂寧)、光祿卿、給事中、天章閣待制、樞密都承旨亳州知州。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範純禮以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而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升任尚書右丞。範純禮沉毅剛正,尚書左僕射曾布忌憚他,激怒駙馬都尉王詵誣陷其“輒斥御名”,又因“元祐奸黨案”,遂被罷免為端明殿學士、知潁昌府(今河南許昌),提舉崇福宮。崇寧初年,列入元祐黨籍,貶職擔任試少府監,分管南京(今河南商丘),又貶為靜江軍(今廣西桂林節度副使,徐州安置,遷任單州(今山東單縣)知州,後復任左朝議大夫,提舉鴻慶宮 [1]  [7-10] 
崇寧五年(1106年)冬,範純禮逝世,終年七十六歲,獲贈資政殿學士,諡號“恭獻” [37]  [4]  [9-10] 
概述圖來源:宋右丞諡恭獻公像 [5]  [11] 
本    名
範純禮
別    名
範恭獻公
彝叟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
出生日期
1031年(天聖九年)
逝世日期
1106年(崇寧五年)
官    職
尚書右丞禮部尚書、知開封府等
諡    號
恭獻
贈    官
資政殿學士

範純禮人物生平

範純禮初入仕途

北宋天聖九年(1031年),範純禮出生於江蘇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 [1] 
皇祐(1049年—1054年)初年,範純禮通過其父范仲淹的蔭補入朝作官,擔任秘書省正字 [1]  [7] 
治平(1064年—1067年)年間,範純禮任籤書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判官,知陵台令兼永安縣(今河南鞏義),恰逢修建宋仁宗趙禎永昭陵,京西轉運使將修陵建築材料及民丁名額分配到各路州縣,唯獨範純禮所在的永安縣不接受任務。使者報告給負責修築王陵的韓琦,韓琦説:“範純禮難道不知道此事嗎?一定會有解釋。”第二天,眾人質問範純禮為何不執行命令、不完成任務,範純禮同答説:“本朝皇陵都在永安縣境內,一年四季都要整治修繕,現在又要與百縣平均賦役,還是讓永安的錢財放在平時整治修繕用吧。”韓琦肯定了他的回答,便不再催辦。不久,範純禮還朝任三司鹽鐵判官 [1]  [7]  [10]  [12] 

範純禮勤政愛民

範純禮判案 範純禮判案 [6]
元豐元年(1078年),範純禮以比部員外郎出知遂州(今四川遂寧),當時瀘南有邊防事務,徵調賦税苛刻急迫,範純禮一概冷靜地對待此事,分辨其中可以備辦的,不取於民。百姓在房中懸掛他的畫像,把他像神仙一樣供奉,命名為“範公庵”。草場起火,民心驚慌,守吏驚恐地等着被責罰,範純禮説:“草濕了就容易起火,不值得奇怪!”只是讓他們暗中賠償了事。庫吏偷盜絲綢大多判死罪,範純禮説:“因為紛亂的絲而殺人,我不忍心。”聽任他們的家人立刻出錢買下以贖罪,下令釋放牽連的人。後調任户部郎中、京西轉運副使 [7]  [10]  [13] 

範純禮剛正不阿

元祐元年(1086年),範純禮還朝,擔任吏部郎中,遷升左司,後又遷升太常少卿、江淮荊浙發運使。再以光祿卿應召,遷升刑部侍郎,擔任給事中。範純禮凡所封還駁正,端正名分綱紀,都是國家典制的根本。張耒出任起居舍人,因病不能朝見,命他先任職。範純禮在敕令上批示道:“臣僚沒有因病請假,不赴到朝廷參拜卻先任職辦事的。張耒能任職,難道不能朝見君主嗎?敗壞禮法,不該如此。”聽者都驚恐震動。御史中丞攻擊執政大臣,想要因此替代他的官位,事先向範純禮暗示。範純禮説:“議論別人而奪去他的官位,難道不避嫌疑嗎?詔命如果真的下達,我一定將它駁回。”宰相當即調範純禮任刑部侍郎,然後又發佈命令,讓範純禮轉吏部,改任天章閣待制、樞密都承旨、離京知亳州、提舉明道 [12]  [15]  [22] 

範純禮寬猛相濟

元祐九年(1094年)四月,宋哲宗親政,改元紹聖,表示要繼續新政。紹聖年間,一反元祐年間所為。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病死,年方二十四歲。其弟宋徽宗趙佶執政之初,對纏繞北宋政壇多年的朋黨之爭,表示自己對於元豐、元祐沒有成見,一切只看對國家是否有好處。任何傷害國家利益者,不論是元豐還是元祐,必與國人共同唾棄之。 [6] 
明代範純禮畫像 明代範純禮畫像 [5]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徽宗嗣位,範純禮以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前任開封府尹治政苛刻嚴酷,範純禮説:“寬厚和剛猛相互結合,這是聖人的教誨。現在處於嚴酷之後,如果更加剛猛,這是以火濟火,正應該去除以前的苛刻,還擔心做得不夠,哪裏會因為寬柔造成禍患呢。”因此一概以寬大處理事務。宋徽宗直接詔命範純禮審訊享澤村百姓謀反一事,範純禮審察事因,原來是這個百姓進入劇場看戲,回來的路上看到工匠製作木桶,拿來戴在頭上説:“和劉先主相比怎麼樣?”於是被工匠抓住。第二天入朝應對,宋徽宗問怎樣處理,範純禮回答説:“鄉村的愚人無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違背了陛下愛惜生靈的仁德,用不應該做這件事的理由杖打他,就足夠了。”宋徽宗説:“憑這個怎麼能使後人為戒呢?”範純禮回答説:“正是想使外人通過此事知道陛下不濫施刑法,足以作為教訓了。”宋徽宗聽從了他 [10]  [12]  [16] 

範純禮深受重用

元符三年(1100年)十一月,範純禮進拜禮部尚書、擢升為尚書右丞。推辭上奏疏道:“我這個月二十九日準閣門告報,您已經降下誥命,特別授予我中大夫、守尚書右丞等職。像天地一樣大的恩情,實在出乎我的意料;像我這樣卑陋的人,不知道該怎麼報答才好。認為我輔佐的重任,一向號稱綱轄。協助處理事務,安定百姓,不過是為了君王,何副聖選?而且我被起用自謫籍,您召我回近班,談論事務高疏遠闊,我智謀見識淺薄。擔任一職,還擔心出錯。讓我參與主持國家,陪訓輔聖,雖然不是濫竽充數,也是隻有很小的才能。希望您能夠聰明智察。我的心思,特別在於既定的命令,讓我稍微安定義分,不盡感恩。”宋徽宗下詔不允許,範純禮又以年老為由大力推辭。宋徽宗對安燾説:“範純禮作執政,不應退休。況精力康強,應當用國家希望任命老成的意思勸勉他。” [8]  [10] 

範純禮欲加之罪

元符三年(1100年),韓忠彥擔任左僕射,位居曾布之上,但因其性格柔懦,事情多由曾布決定,漸進紹述之説。範純禮沉毅剛正,左丞相曾布畏懼他,便設計激怒駙馬都尉王銑説:“陛下想認命你為承旨,右丞範純禮不同意。”王銑很生氣。正值王銑招待遼國使臣,範純禮主持宴會,王銑污衊他總是直稱宋徽宗御 [1]  [9]  同年,宋徽宗將範純禮的二哥範純仁請回京城,不久又任用蔡京為相,禁止元祐年間所行法政,整治保守派人士的“元祐奸黨案”隨即發生。蔡京為宋微宗提供了一份元祐奸黨名錄,其中包括司馬光、蘇軾、文彥博蘇轍黃庭堅程頤、範純仁、範純禮等一百二十人,後增至三百零九人。 [6]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六月,範純禮被罷免為端明殿學士、潁昌(今河南許昌)知府、崇福宮 [1]  [9] 
崇寧元年(1102年),範純禮被列入元祐黨籍,復貶試秘書少監,分司南京(今河南商丘);又貶靜江軍節度副使,徐州安置,徙單州(今山東單縣 [1]  [9] 

範純禮與世長辭

崇寧五年(1106年),範純禮被調還朝廷,復任左朝議大夫鴻慶宮提舉;同年冬,範純禮逝世,終年七十六歲 [1]  [9] 
南宋紹興(1131年—1162年)初年,範純禮獲贈資政殿學士,諡號“恭獻”,奉祀於宦祠 [1]  [4] 

範純禮主要影響

範純禮直言敢諫

宋代範純禮畫像 宋代範純禮畫像 [6]
元符(1098年—1100年)年間,侍御史陳次升請求任免諫議官都從宮內批示,不經三省進用擬定。尚書右丞曾布力爭不能成,請求貶退陳次升。範純禮緩步向前説:“次升有什麼罪,只不過是為了防備權臣各自進用親信,而且除去不依附自已的人而已。”宋徽宗説:“是的。”於是擱置了曾布的提議。呂惠卿年邁請求致仕,宋徽宗詢問執政大臣,執政大臣想答應他。範純禮説:“惠卿曾經輔政,其人固然不足重用,但應當保存國家的典制。”曾布上奏:“議事者大多擔心財用不足,這不是緊急事務,希望陛下不要憂慮。”範純禮説:“古時沒有三年的積蓄,就説國家不成其國家了。現在糧粟匱乏,庫藏金帛虧空,卻説不值得擔心,不是當面欺騙嗎?”於是從容的勸諫説:“近來朝廷命令,無不肯定元豐而否定元祐。依我看來,神宗立法的意圖固然是好的,官吏加以推行,有的處理不得當,以致於使百姓陷入困境。宣仁聽政決斷,一時小有改觀,只因大臣識見不同,並不是一定心懷不軌為自己打算。現在議論事情的大臣,有不得意的,故意用這個作為藉口。認為元豐是對的,就想推元豐之人為賢才;認為元祐是錯的,就想排斥元祐之士,他們的用心哪是關心國事?只是想泄私憤報私仇來施展他們的陰謀詭計,不可以不深察。自古天下治亂,都關係到用人。祖宗對於這個,最得其關鍵。太祖任用呂餘慶,太宗用王禹偁,真宗用張知白,都從下列提拔到重要官職。君主想要取得英傑之才的信任,本來就應當不按次序加以選拔。如果一定要等着推薦然後才任用,那麼正直傑出的人,將終生默默無聞了。”左司諫江公望議論繼述前事應當持中正之道,不可偏向一方。宋徽宗把他的奏疏拿出來給範純禮看,範純禮稱讚説:“希望陛下告訴朝廷內外,讓人們知道陛下聖明意向,也足以革除小人謀利之心。請求嘉獎遷升江公望,來鼓勵後來的人。” [12]  [17] 

範純禮緩行變法

宋神宗在位時,從熙寧二年(1069年)到元豐八年(1085年),由宰相王安石全面主持變法,陸續頒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新法。遭到司馬光等人的竭力反對。範純禮與司馬光等人的政見基本一致,均為守舊派的代表人物,對新法持有異議,受到貶斥與冷 [6]  [20]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病逝。年僅十歲的宋哲宗即位,大權掌握在宣仁太后高氏手中。高氏守舊,盡行復舊法,史稱“元祐更化”。元豐八年(1085年)五月,司馬光復出為相,請更張新法,想要罷除王安石之免役法而行差役法。範純禮、蘇軾等大臣對司馬光的倉促做法都不贊成。範純禮認為“差役當熟講緩行”,不可草率行事,但司馬光聽不進去。 [6] 

範純禮拓學重教

范仲淹任蘇州知州時創立州學。元祐四年(1094年),範純禮又“以南園隙地拓之”,經範氏父子兩代人的開拓努力,蘇州府學興起,文風大盛 [1]  [6] 

範純禮歷史評價

趙頊《範純禮發運副使》:卿慎靖而文,肅恪而通,能世其家,是以擢於文昌之要,付以禮樂之事。而乃畏避權寵,自嫌閥閲。東南漕事,國用之根本,任人之重,朝廷難之。均通有無,以實中都,非特私請之便,實亦當今之急也。 [21] 
趙煦《範純禮可吏部郎中》:嗚呼,維乃顯考,克明德秉哲,以左右我仁宗,俾配德於堯舜,天亦維相之,使世有人,以任我樞機將帥之事。今汝獨在外計,朕惟瑚璉不可以褻用,驥驟不可以小試,命以天官之屬口 [22] 
曾肇《純禮復天章閣待制樞密都承旨》:樞機之地,選用士人,宣納密命,自神考始。肆予纂服,收拔端良,置諸左右,蓋遵先志。純禮夷易有守,篤實無華。恂恂自持,言行相顧。失職茲久,秉心不移。起分州符,未厭輿議 [23] 
范成大吳郡志》:範純禮凡所封駁,正名分,立紀綱,皆國體之大者。居二府,布衾絁袍,不為表襮沽名譽。食飲不擇其鮮,不役婢妾。中年即清居,端坐全真,容物不爭。而立朝端方,乃不可犯。人以劉寬卓茂方之 [36] 
脱脱阿魯圖等主編《宋史》:純禮沉毅剛正。仲淹謂諸子,範純仁得其忠,純禮得其靜,純粹得其略。知子孰與父哉 [9]  [19] 
張鵬翮《清康熙二十九年·遂寧縣誌》:為治以寬,沉毅剛名,朝廷大事,多所匡正 [4] 
顧沅《吳郡五百名賢像贊》:箴規紹述,申雪宣仁;惟剛與正,見憚枋臣 [11] 
徐梓、張小娟《清明高節滿乾坤·范仲淹與範氏家風》:範純禮為人正直,主張大膽選用人才,減輕刑罰、賦税,去除苛政,以寬為治,所到之處頗有政績。 [20] 

範純禮軼事典故

範純禮愛民如子

範純禮任遂州(今四川遂寧)知州時,對於上級發來的賦税徵調,他一一過目,嚴格審核,但凡能找出理由免除的,就決不加給他治內的子民。愛護百姓,關心百姓利益,讓百姓安居樂業是他為官的準則,也是他對父親教誨的承繼。從外表來看,範仁禮雖然不喜言論,總是呆板冷峻,面無表情,但是隻要遇到與百姓性命攸關的事情,他行為中表現出來的卻是如父親一樣寬容、慈悲的心。 [20] 

範純禮黜退奸佞

元符三年(1100年),範純禮任尚書右丞,宦官閻守忠恃寵專態。一天,到堂上宣讀詔諭,言辭很驕橫,其他大臣拱手應和而已。範純禮改變臉色,嚴肅的説:“年老的奴僕怎麼竟敢如此?”閻守忠後退數步連聲回答説:“守忠不敢。”在台的人都害怕而為他驚心,説:“範公一定不能長久任右丞之職了。”範純禮大概還是原本的樣子。不久,遼國使者到來,範純禮至客館迎接,忽然自皇宮內有詔令出,範純禮言犯御諱,落職知許,不久又請求至宮祠離去 [6]  [18] 

範純禮踵武前賢

宋徽宗在位時,範純禮與李樸談論朝政,説哪些事於國家不利,哪些事於民不利。李樸盯着他不客氣地説:“這些事,你既然瞭解、分析得這麼清楚,為什麼不在朝堂上直説呢?真是失去了你父親的風範啊。”範純禮聽聞,不禁淚流滿面,發誓決不再讓父親蒙羞 [20] 

範純禮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始祖
東漢時,舉孝廉,歷任清詔使、光祿勳主事,江夏八俊之一。 [30] 
先祖
唐懿宗時,歷任幽州良鄉主簿、處州麗水縣丞,後舉家遷至蘇州。 [31] 
高祖
初仕吳越,曾任節席推官。北宋年間,追贈太師,封徐國公。 [32] 
曾祖
仕吳越,官至秘書監。北宋年間,追贈太師,封唐國公 [24] 
祖父
北宋大臣,初贈尚書、刑部郎中、太子少師,加贈太子太師、累贈太師、周國公 [25] 
父親
北宋名臣。歷任興化縣令、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後拜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皇祐四年(1052年)逝世,諡號“文正”。 [26] 
兄弟
北宋大臣,范仲淹長子,曾任監主簿,又為司竹監,因不喜為官,解職離去。 [27] 
北宋名臣,范仲淹次子,人稱“布衣宰相”。 [28] 
北宋大臣,范仲淹第四子,以蔭入仕,性沉毅,有幹略。 [29] 
妻子
王氏
範純禮正妻,天章閣待制王質次女,累贈魏國夫人。 [35] 
馬氏
範純禮妾,範正己生母,享年四十六歲。 [35] 
兒子
範正己
宋朝大臣,曾任右朝奉大夫、知衢州等職 [10] 

範純禮主要作品

範純禮作品、文集多已散佚,現存傳世詩詞僅《幸太學倡和》《送中濟侍郎帥慶得行字》兩首 [1] 

範純禮後世紀念

範純禮墓
範純禮墓 範純禮墓
範純禮墓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彭婆鎮許營村范仲淹墓旁,地處萬安山南側,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央有祭廟一所,內有殿房,殿中懸清代光緒帝御筆“以道自任”匾額;宋仁宗篆額的“褒賢之碑”,高4.08米,寬1.41米,厚0.48米,碑文字跡大體清晰,另有翁仲、石羊、石獅等。範純禮及後代之墓位於後域,佔地面積36000平方米,植有古柏千餘 [33-34] 

範純禮史料索引

《吳郡志·卷二十六》 [36]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 [12]  [14] 
《遂寧縣誌 [4] 
《蘇州通史·人物捲上·先秦至宋元時期》 [1] 
參考資料
  • 1.    《蘇州通史》編纂委員會編;李峯主編. 蘇州通史 人物卷 上 先秦至宋元時期[M].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9.06:192-193.
  • 2.    勤政愛民範純禮  .菏澤日報官網.2014-05-08[引用日期2022-07-23]
  • 3.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純禮字彝叟。
  • 4.    楊世洪主編. 遂寧縣誌校注 康熙29年本[M]. 成都:巴蜀書社, 2019.03:第35頁.
  • 5.    華人德主編. 中國曆代人物圖像集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11:756-757.
  • 6.    宋文輝主編;吳恩培著;顧曾平繪. 千秋風範 千載湖山留正氣[M]. 蘇州:古吳軒出版社, 2007.09:113-116.
  • 7.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以父仲淹蔭,為秘書省正字,籤書河南府判官,知陵台令兼永安縣。永昭陵建,京西轉運使配木石磚甓及工徒於一路,獨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韓琦,琦曰:"範純禮豈不知此?將必有説。"他日,眾質之,純禮曰:"陵寢皆在邑境,歲時繕治無虛日,今乃與百縣均賦,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時用乎。"琦是其對。還朝,用為三司鹽鐵判官,以比部員外郎出知遂州。
  • 8.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徽宗立,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拜禮部尚書,擢尚書右丞。
  • 9.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純禮沉毅剛正,曾布憚之,激駙馬都尉王詵曰:"上欲除君承旨,範右丞不可。"詵怒。會詵館遼使,純禮主宴,詵誣其輒斥御名,罷為端明殿學士、知潁昌府,提舉崇福宮。崇寧中,啓黨禁,貶試少府監,分司南京。又貶靜江軍節度副使,徐州安置,徙單州。五年,復左朝議大夫,提舉鴻慶宮。卒,年七十六。
  • 10.    吳雪濤,吳劍琴輯錄. 蘇軾交遊傳[M].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11:415-417.
  • 11.    李嘉球著. 姑蘇宰相[M].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3.09:70-75.
  • 12.    許嘉璐主編;倪其心分史主編. 二十四史全譯 宋史 第11冊[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4.01:7068-7070.
  • 13.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滬南有邊事,調度苛棘,純禮一以靜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於民。民圖像於廬,而奉之如神,名曰"範公庵"。草場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誅。純禮曰:"草濕則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償之。庫吏盜絲多罪至死,純禮曰:"以棼然之絲而殺之,吾不忍也。"聽其家趣買以贖,命釋其株連者。
  • 14.    宋史 卷三百一十四 列傳第七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7-23]
  • 15.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元祐初,入為吏部郎中,遷左司。又遷太常少卿、江淮荊浙發運使。以光祿卿召,遷刑部侍郎,進給事中。純禮凡所封駁,正名分紀綱,皆國體之大者。張耒除起居舍人,病未能朝,而令先供職。純禮批敕曰:"臣僚未有以疾謁告,不赴朝參先視事者。耒能供職,豈不能見君?壞禮亂法,所不當為。"聞者皆悚動。御史中丞擊執政,將遂代其位,先以諷純禮。純禮曰:"論人而奪之位,寧不避嫌邪?命果下,吾必還之。"宰相即徙純禮刑部侍郎,而後出命。轉吏部,改天章閣待制、樞密都承旨,去知亳州、提舉明道宮。
  • 16.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徽宗立,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前尹以刻深為治,純禮曰:"寬猛相濟,聖人之訓。今處深文之後,若益以猛,是以火濟火也。方務去前之苛,猶慮未盡,豈有寬為患也。"由是一切以寬處之。中旨鞫享澤村民謀逆,純禮審其故,此民入戲場觀優,歸途見匠者作桶,取而戴於首曰:"與劉先生如何?"遂為匠擒。明日入對,徽宗問何以處之,對曰:"愚人村野無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應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後人?"曰:"正欲外間知陛下刑憲不濫,足以為訓爾。"徽宗從之。
  • 17.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侍御史陳次升乞除罷言官並自內批,不由三省進擬,右相曾布力爭不能得,乞降黜次升。純禮徐進曰:"次升何罪?不過防柄臣各引所親,且去不附己者爾。"徽宗曰:"然。"乃寢布議。呂惠卿告老,徽宗問執政,執政欲許之。純禮曰:"惠卿嘗輔政,其人固不足重,然當存國體。"曾布奏:"議者多憂財用不足,此非所急也,願陛下勿以為慮。"純禮曰:"古者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今大農告匱,帑庾枵空,而曰不足慮,非面謾邪?"因從容諫曰:"邇者朝廷命令,莫不是元豐而非元祐。以臣觀之,神宗立法之意固善,吏推行之,或有失當,以致病民。宣仁聽斷,一時小有潤色,蓋大臣識見異同,非必盡懷邪為私也。今議論之臣,有不得志,故挾此藉口。以元豐為是,則欲賢元豐之人;以元祐為非,則欲斥元祐之士,其心豈恤國事?直欲快私忿以售其奸,不可不深察也。"又曰:"自古天下汨亂,繫於用人。祖宗於此,最得其要。太祖用呂餘慶,太宗用王禹偁,真宗用張知白,皆從下列置諸要途。人君欲得英傑之心,固當不次飭拔。必待薦而後用,則守正特立之士,將終身晦跡矣。"左司諫江公望論繼述事當執中道,不可拘一偏。徽宗出示其疏,純禮讚之曰:"願陛下以曉中外,使知聖意所向,亦足以革小人徇利之情。乞褒遷公望,以勸來者。"
  • 18.    《過庭錄》:右丞在政府,宦官閻守忠恃寵專態。一日,至堂宣諭,辭意甚做,諸公拱應而已。右丞作色曰:“老奴何敢爾?”守忠退步連應曰:“守忠不敢。”在台諸人皆為寒心,曰:“範公必不久居矣。”右丞蓋自如也。未久虜使至,右丞館伴,忽自內批出,範某言犯御諱,落職知許,尋乞宮祠去。
  • 19.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仲淹謂諸子,純仁得其忠,純禮得其靜,純粹得其略。知子孰與父哉!
  • 20.    張小娟著. 清明高節滿乾坤 范仲淹與範氏家風[M]. 鄭州:大象出版社, 2018.05:175-178.
  • 21.    郭預衡,郭英德主編. 新版校評 修訂本 唐宋八大家散文總集 卷10 蘇轍[M].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3.01:第7366頁.
  • 22.    (宋)蘇軾著;李之亮箋註. 蘇軾文集編年箋註 詩詞附 4[M]. 成都:巴蜀書社, 2011.10:595-596.
  • 23.    任繼愈主編;(宋)呂祖謙編. 中華傳世文選 宋文鑑 上[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10:第396頁.
  • 24.    樓鑰《范文正公年譜·卷一》:祖贊時,仕吳越,九歲童子出身,終秘書監,宋贈太師、唐國公。
  • 25.    樓鑰《范文正公年譜·卷一》:父墉,從錢俶歸宋,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封太師、周國公。
  • 26.    范仲淹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7-25]
  • 27.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純祐字天成,性英悟自得,尚節行。蔭守將作監主簿,又為司竹監,凡病十九年卒,年四十九。
  • 28.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純仁字堯夫,中皇祐元年進士及第,籤書許州觀察判官、知襄邑縣,元祐初,進吏部尚書,數日,同知樞密院事。
  • 29.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純粹字德孺,以蔭遷至贊善大夫、檢正中書刑房,元祐中,除寶文閣待制,再任,召為户部侍郎,又出知延州。
  • 30.    樓鑰《范文正公年譜·卷一》:公昔遠祖博士範滂為清詔使
  • 31.    樓鑰《范文正公年譜·卷一》:四世祖上柱國隋,懿宗朝鹹通二年任幽州良鄉主簿,誥書猶存。至十一年,遷處州麗水縣丞,一支渡江。中原亂離,不克歸,子孫遂為中吳人。
  • 32.    樓鑰《范文正公年譜·卷一》:曾祖夢齡,仕吳越,中吳節度判官,宋贈太師、徐國公。
  • 33.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7-25]
  • 34.    範園  .伊川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7-25]
  • 35.    趙振華. 北宋官僚範純禮妾馬氏的家庭與生活——新見《宋扶風馬氏墓誌銘》研究[J]. 洛陽師範學院學報, 2013, 32(1):5.
  • 36.    吳郡志 卷二十六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7-30]
  • 37.    《蘇州通史》編纂委員會編;李峯主編..蘇州通史 人物卷 上 先秦至宋元時期[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9.03:第192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