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穎

(川音成都美術學院副教授)

鎖定
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高級工程師 [1] 
中文名
範穎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稱
副教授

範穎人物經歷

1982年8月,生於四川省西充縣;
2000.09--2004.07,西南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2004.09--2007.07,昆明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7.09--至今,四川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執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2013.09--2018.06,四川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在職不脱產);
2018.11.01—2021.06.22,四川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人居環境科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後(在職不脱產)。(其間:2013.11,獲中國建設文化協會評為高級環境藝術師; 2015.12,獲雲南省建築工程高級工程師評審委員會評為高級工程師)。

範穎個人作品

1.基於空間生產理論的四川鄉村建設理想空間發展探尋——四川省宜賓縣“西部第一‘香’村”建設實證研究.農村經濟(南大核心CSSCI期刊),2017.02 獨立;
2.基於貧困文化論的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精準扶貧研究——以西藏自治區隆自縣鬥玉珞巴族文化扶貧為例.農村經濟(南大核心CSSCI期刊),2017.06 第一作者;
3.基於文化空間生產的民族地區鄉村文化振興路徑.規劃師(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2019.07 獨立;
4.公園城市:價值系統引領下的城市空間建構路徑.規劃師(中文科技核心期刊),2020(7):40-45,第一作者;
5.城鄉融合引領下鄉村空間生產與“鄉村+”發展路徑探討——成都公園城市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的啓示,《農村經濟》,2021(07),(南大核心CSSCI期刊)
6.從拓展成都綠化的視角看垂直綠化的應用與研究,《大視野》,2018(11),範穎(獨著).
7.基於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中小城市國土空間規劃應對策略.資源與人居環境.2020.08;
8.《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眉山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實施路徑探討》2021.02,資源與人居環境(省級期刊),ISSN:1672-822X,排名第三;

範穎主要貢獻

1.四川省第九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高校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 乙組二等獎,四川省教育廳(省級)2020.10,四川達州,排名第一;
2.2016.11 獲第六屆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賽年度十佳景觀設計獎,中國建築學會景觀生態學術委員會(省級),第一;
3.2017.12 “倉山濱河地段修建性形象規劃設計”獲“二零一七年度四川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表揚獎”,四川省城市規劃協會(省級),第一;
4.2018.11第八屆國際園林景觀設計大賽景觀設計一等獎,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第一;5.龍泉驛區美滿村幸福美麗新村規劃,第八屆國際園林景觀設計大賽景觀設計一等獎,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省級),2018.11;
6.2018.05第二屆全國高校藝術與設計作品展評教師組一等獎,中國人生科學學會藝術與設計教育分會,第二;
7.第1主創,《洪雅縣柳江鎮總體規劃》獲“二零一九年度四川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表揚獎,頒獎單位:四川省城市規劃協會(省級),2020.08;
8.第1主創,《眉山市中心城區教育體育設施專項規劃》獲“二零一九年度四川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表揚獎,頒獎單位:四川省城市規劃協會(省級),2020.08;
9.第1主創,《眉山市中心城區醫療衞生設施專項規劃》獲“二零一九年度四川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頒獎單位:四川省城市規劃協會(省級),2020.08;
10.第1主創,《蒲江縣川西林盤保護與利用規劃》獲“二零一九年度四川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表揚獎,頒獎單位:四川省城市規劃協會(省級),2020.08。
11.《橫斷山區域文體旅融合發展新模式——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例》獲四川旅遊學院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頒獎單位:四川旅遊學院,排名第三;
12.《多種旅遊扶貧模式對原住民鄉村地方性影響》獲四川旅遊學院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頒獎單位:四川旅遊學院,排名第四。
近五年學術著作、教材
1.《旅遊開發導向下民族鄉村文化空間生產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90-2129-5 2019.07 獨著,共31萬字;
2.《新農村建設熱潮下的四川村鎮聚落景觀衍變研究》ISBN:978-7-5561-1257-9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6.06 主編 完成第1、3章,共3萬字;
3.《多種旅遊扶貧模式對原住民鄉村地方性影響》 ISBN:978-7-5364-9188-5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08,完成理論篇第3、4章,實證篇第1章,共5萬字;
4.《橫斷山區域文體旅融合發展新模式——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例》,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ISBN:2019.03,著,完成第7、8、9、10、11章,共6萬字;
5.教材:《城市規劃概論》,湖南人民出版社,ISBN:978-7-5561-0950-0,第1副主編,2017.12,共計21.3萬字。
近五年縱向科研項目:
1.2016.11-至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中葉以來西藏地區城市人居環境發展變遷研究》批准號(16ZDA135),參研(子課題排名2)。
2.2019.07-2019.11,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歷史文化名村設計人才培養》立項號:2019-A-04-(091)-0633,參研(排名2),已結項。
3.2016.01-2017.12,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課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新型鄉土文化景觀構建研究》(編號:16SA0124),參研(排名3),結題時間:2018.01。
4.2010.01-2016.07,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課題《新農村建設熱潮下四川村鎮聚落景觀衍變研究》(編號:09SA116),項目負責人,結題時間:2016.06。
5. 2018.01-2019.12,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課題《鄉村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研究》(編號:18SA0233),項目負責人,已結項。
6.2021.06—至今,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項目《成都公園城市生態綠隔區鄉村社區轉型發展研究》,(編號:SC21B109),項目負責人,在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