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石生

鎖定
範石生(1887-1939),號小翁,雲南河西(今屬峨山縣)人。早年從伯父兼習中醫。1903年中秀才,不久考入雲南優級師範,在校期間加入同盟會。畢業後曾任寧洱縣(普洱)高等小學校長。後經其父世交李鴻祥介紹到蔡鍔部任文書。1909年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與同學朱德、鄧泰中、楊蓁等人結為金蘭之交。畢業後被分到新軍十九鎮七十五標任見習排長。1911年10月參加昆明“重九起義”。1915年底隨護國軍入川,因戰功被提升為炮兵團團長、師參謀長。1920年因與顧品珍發生矛盾,離職回昆明。1921年任滇軍北伐先遣司令,率部駐滇、黔、桂邊界。1922年隨滇軍總指揮楊希閔東下,與桂粵軍配合收復廣州,迎孫中山返穗指揮。歷任直轄滇軍第八旅旅長、第一師師長、第二軍軍長,授上將銜。1926年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調防廣東韶關和湖南汝城、資興一帶。8月,得知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軍餘部就在附近活動的消息,立即派人聯絡,商量合作。經協商後,南昌起義軍餘部暫用第十六軍第四十七師第一四〇團番號隱蔽于軍中。1928年1月,待朱德率部前往湘南後,隨即稱病赴廣州休養。不久,第十六軍縮編,任第八路軍第五師師長,繼而改編為第五十一師,任師長兼襄樊警備司令。1932年提請辭職,1934年獲准客居廬山。1937年七七事變後返回昆明懸壺行醫。1939年3月17日在出診途中遇害。 [1] 
中文名
範石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雲南河西人(今屬峨山縣)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39年3月17日
畢業院校
雲南陸軍講武堂
主要成就
重九起義/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北伐戰爭
小翁

目錄

範石生人物生平

範石生,字小泉一作筱泉 [1]  ),號小翁。河西縣西鄉小街(今屬峨山縣)人。幼從父讀,聰慧過人。稍長,從伯父兼習中醫。16歲中秀才。清廢科舉改學堂,考入雲南優級師範,在學校加入同盟會,成為宣傳革命的積極分子。師範畢業受聘普洱兩等小學,後因病還鄉治療,病癒轉赴昆明,經世交李鴻祥介紹到新軍蔡鍔部任文書。
1909年(宣統元年),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參與秘密革命活動,與同學朱德鄧泰中楊蓁等人志同道合,結為金蘭之好。
1911年(宣統三年),畢業後被分到新軍十九鎮七十五標任見習排長,期滿轉少尉排長。同年10月28日,蔡鍔唐繼堯黃毓英、李鴻祥等10餘人密會,決定10月30日起義,公推蔡鍔擔任起義軍總司令。範石生、楊蓁2人因對駐巫家壩的七十三標、七十四標已廣泛秘密聯絡,爭取了不少革命支持者,即由範、楊2人持槍護送蔡鍔到巫家壩掌握部隊。起義軍在蔡鍔指揮下,攻佔昆明取得勝利後,即派軍赴滇南,範石生隨趙復祥軍赴建水,光復滇南。適逢河口督辦解送餉銀50萬兩過蒙自,被趙截留30萬兩入蒙自道庫,頓時引發趙部官兵搶銀譁變。當時,範石生率兵1排駐馬店中,聞變立將店門關鎖,集合士兵曉以大義,不離駐地。羅佩金赴蒙自處理善後,範隨羅進省編入顧品珍部,升任上尉連長。
1915年(民國4年),袁世凱稱帝,雲南組織護國軍出師討袁。範部隸屬黔軍,在湘西作戰。
1920年5月,滇川軍閥混戰,在一次軍事會議上,範對顧的作戰方案提出異議,顧不納,範説“孺子不可教。”顧大怒,立即將範免職趕出滇軍,範即解甲歸農。不久,唐繼堯復任命範為少將參議,隨鄧泰中第一縱隊入川。滇軍大敗,唐下令撤銷第一縱隊,範在返昆途中,得楊蓁密信相約倒唐,遂返回昭通,聯絡營長徐德、楊延培等驅逐團長周懷植,掌握所部,自稱定滇軍後備司令。顧逐唐後,取消範司令之稱,另委以十六團團長職務。
1921年,顧品珍受孫中山命為雲南北伐軍總司令,委範石生為第二支隊隊長,楊希閔為第二混成旅旅長,率部駐滇、黔、桂邊界,以防唐繼堯回滇。唐勾結土匪吳學顯作內應,將顧品珍打死在天生關鵝毛寨。顧軍由副總司令張開儒率領的1萬餘人進入貴州盤縣,致電孫中山願為北伐前驅。部屬分編5個旅,範任第八旅旅長,向桂林進發。
1922年6月,陳炯明叛亂,炮轟總統府,孫中山離穗赴滬,號召討逆,令各軍回師靖難。滇軍到達柳州,內部發生分歧,部隊因此不前,孫中山派杜韓甫與劉德澤促滇軍東下討陳,杜因病未行,致函範石生。滇軍多數同意,範遂率師東下梧州。陳炯明後退,滇軍乘勝收復廣州,迎孫中山返穗指揮。範石生以戰功升任滇軍第三師師長。
1923年,桂軍司令沈鴻英與北洋軍閥吳佩孚勾結,陰謀叛亂,率部犯廣州。孫中山令滇軍出擊,迫沈退韶關。範以指揮有方,升任滇軍第二軍軍長。年底,陳炯明反撲廣州,範軍在大花橋與陳軍血戰,傷亡慘重。範身先士卒,大呼衝殺!擊退陳軍,孫中山親題“功在國家”四字和軍刀1柄相贈,授予他上將軍銜。
1925年1月,陳乘孫北上,進攻廣州,唐繼堯派重兵助攻。3月,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唐即通電在滇就元帥職,廣州革命政府派範援桂,以定滇軍名義討唐。中途遭唐軍伏擊,全線潰敗。殘部退桂,駐軍平馬。繼後,粉碎了唐對廣西的進攻,兩廣根據地得到統一,為出師北伐奠定了基礎。
1926年,國共合作期間,範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作為北伐軍總預備隊。周恩來指示王德三,派共產黨員餘少傑等8人到十六軍任職併兼任黨代表。範對餘等深為器重,互相信賴。
1927年,蔣介石在各軍中清黨,遭範抵制。7月,十六軍奉調到湘、贛、粵3省交界的城口待命。8月至湖南郴州駐防,得知朱德部隊在附近活動,便派人尋找。收到朱德的來信後,範石生很快面見朱德,達成三條協議:一、同意合作後朱德部隊的編制、組織不變,要走隨時可走。二、南昌起義軍改用十六軍四十七師一四〇團番號,隱蔽起來。朱德化名王楷,任四十七師副師長兼一四〇團團長。三、按一個團的編制先發一個月的薪餉。合作後,朱部仍照常開展政治宣傳,組織赤衞隊和農民自衞軍,打土豪、分田地、鎮壓罪大惡極的反動分子、消滅地主武裝,在朱德的幫助啓發下,範石生思想有極大的轉變。
1928年初,朱、範合作的事被密探告密,蔣介石下令要範解除朱部武裝,將朱德解京正法。範贈朱德幾萬元現洋路費及各種軍需裝備,並讓朱德帶走範部一個營,從容而去,自己即稱病往廣州休養。
1929年初,十六軍被改編為第八路軍第五師,範任師長,繼改稱五十一師。年底,五十一師調駐襄陽,範石生任師長兼襄樊警備司令。賀龍周逸羣率紅軍在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後繼向川、鄂交界地區發展,蔣介石令範石生前去“圍剿”,範令一五二旅派隊尾隨而不接觸,以應蔣命。
1932年,範請辭職。
1934年,准以軍事參議寓居廬山。
1937年,“七·七”事變後,範回雲南,在昆明行醫,不問政事。兩年後遇刺身亡。 [2] 
參考資料
  • 1.    朱德思想生平研究會編.朱德大辭典: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595
  • 2.    李景煜主編;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總纂;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人物誌編輯組編撰.雲南省志 卷80 人物誌: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322-323
  • 3.    玉溪英傑錄 | 範石生:心存正義 功在國家  .玉溪網[引用日期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