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曉蕾

(北京大學中文系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範曉蕾,女,1983年12月生於河北省邢台市,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
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長聘副教授(正高)、博士生導師、博雅青年學者,兼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1] 
中文名
範曉蕾
出生地
河北省邢台市
出生日期
1983年12月
畢業院校
香港科技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職    稱
長聘副教授(正高)

範曉蕾人物經歷

2002~2006,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語言文學),文學學士(B.A)。
2006~2009,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語言文字學),文學碩士(M.A)。
2009~2011,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語言學),哲學碩士(M.Phil)。
2011~2014,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語言學),哲學博士(Ph.D)。
2015~2021,北京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2021~今,北京大學中文系,長聘副教授。 [1] 

範曉蕾主要成就

專著
1. 範曉蕾,《漢語情態詞的語義地圖研究》(30萬字)。商務印書館,北京,2020年。
2. 範曉蕾,《普通話“了1”“了2”的語法異質性》(42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2021年。
期刊論文
1. 向思琪 & 範曉蕾*,萬州話的句末助詞“的”。《語言研究集刊》第二十九輯,2022年。
2. 範曉蕾* & 陳健榮,香港粵語“咗”的語法特點—與北京話“了1”的比較。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3 (3): 371-410,2022年。
3. 範曉蕾,“會”和“能”的能力義辨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5期,90—101頁,2021年。
4. 範曉蕾,論“了2”的時體助詞與動相補語之分。《語言科學》第1期,65—70頁,2021年。
5. 範曉蕾,簡評“了1”的語義研究。《華文教學與研究》第4期,88—97頁,2020年。
6. 範曉蕾,淺析單雙“了”句的語義對立——兼談“了2”時體功能的劃分。《語言研究集刊》第二十六輯,239—262頁,2020年。
7. 範曉蕾,賓語和動詞對“了1”的制約效果。《語言學論叢》第六十一輯,223—280頁,2020年。
8. 範曉蕾,謂語的整體屬性對“了1”分佈的制約效果。《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185-200頁,2020年。
9. 範曉蕾,“差一點”的語義特徵及其句法後果——兼談否定、反預期、時體的關聯。《當代語言學》第2期,206-236頁,2019年。
10. 範曉蕾,再説“差一點”。《中國語文》第2期,207-222頁,2018年。
11. 範曉蕾,“有點兒”的句法性質和語義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81-90頁,2018年。
12. 範曉蕾,邢台話“了1”的兩個變體。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9 (3): 410-438,2018年。
13. 範曉蕾,語義地圖的解析度及表徵方式——以“能力義為核心的語義地圖”為例。《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194–214頁,2017年。
14. 範曉蕾,基於漢語方言的慣常範疇研究。《當代語言學》第4期,561-590頁,2017年。
15. 範曉蕾,助動詞“會”情態語義演變之共時構擬。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7 (2): 195-233, 2016年。
16. 範曉蕾,漢語方言能性情態語義地圖之補論。載於李小凡主編《漢語多功能語法形式的語義地圖研究》,商務印書館,482-499頁,2015年。
17. 範曉蕾,以“許可—認識可能”之缺失論語義地圖的形式和功能之細分——兼論情態類型系統之新界定。《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18-36頁,2014年。
18. 範曉蕾,從沙河話的“圪”類詞看漢語一種形態成分的形成。《語言科學》第2期,157-172頁,2012年。
19. 範曉蕾,語義演變的共時擬測與語義地圖——基於“能性情態語義地圖”的討論。《語言學論叢》第四十六輯,45-70頁,2012年。
20. 範曉蕾,基於漢語方言的認識情態語義地圖。《語法研究和探索(十六)》,商務印書館,46-72頁,2012年。
21. 範曉蕾,以漢語方言為本的能性情態語義地圖。《語言學論叢》第四十三輯,55-100頁,2011年。 [1] 

範曉蕾所獲榮譽

學術獎項
1. 2021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2. 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呂叔湘語言學獎”二等獎。
3. 2020年,北京大學“李小凡方言學獎”。
4. 2019年,北京大學“人文傑出青年學者獎”。
5. 2018年,中國語言學學會“羅常培語言學獎”二等獎。
6. 2018年,商務印書館“語言學出版基金”。
7. 2018年,學術期刊《世界漢語教學》“高被引論文獎勵”。
8. 2018年,入圍第二屆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語言學》“青年語言學家”獎,論文獲《當代語言學》推薦發表,本屆獎項空缺。
9. 2017年,北京大學“李小凡方言學獎”。
10. 2014年,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生“最佳研究獎 (Best Research Awards)”冠軍。
11. 2013年,全國漢語方言學會“首屆青年學者論文比賽”第一名(唯一獲獎者)。
12. 2013年,第二屆全國中文學科博士生學術論壇“優秀論文”獎 。
師德教學獎項
1. 2017年北京大學“優秀班主任”。
2. 2019年北京大學“第十九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三等獎。
3. 2020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恆興獎教金”。
4. 2021年,北京大學“興證全球基金獎教金”。 [1] 

範曉蕾人物事件

2015年9月,範曉蕾因右眼不適前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就診,經接診醫生馬志中推薦去北京熙仁醫院接受注氣術治療。手術中,張曉麗為她注射了0.7毫升工業用八氟丙烷氣體。術後範曉蕾右眼疼痛,視力也逐漸降至0.02。此後,範曉蕾曾於2016年起訴熙仁醫院及氣體生廠商華特公司,並獲得3.45萬元的賠款。 [2] 
2023年7月14日,北京大學副教授範曉蕾前往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東昇派出所,對北京熙仁醫院以及時任院長兼眼科主任張曉麗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進行刑事控告,並被派出所受理。12月8日,範曉蕾收到了北京市一中院的二審裁定書。該裁定書認為,一審對範曉蕾的具體損害後果等基本事實認定不清,撤銷一審判決,發回一審法院重審。 [3]  12月13日,記者從北京大學副教授範曉蕾處獲悉,她收到了北京市海淀區醫學會作出的《醫療損害鑑定意見書》。這份意見書的鑑定意見為:醫療機構存在過錯,考慮該過錯與患者損害後果存在因果關係,建議原因力大小為主要原因;被鑑定人傷殘等級評定為七級。 [4] 
2024年1月底,範曉蕾將北普公司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刑事控告至北京市公安局懷柔分局,獲得立案。立案告知書顯示,北普公司工作人員常某某被以涉嫌非法經營罪立案。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