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智勇

(香港科技大學前沿交叉領域科學家)

鎖定
範智勇,籍貫浙江寧波,1994年從陝西漢中考入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物理電子技術專業, [3]  香港科技大學前沿交叉領域科學家。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IEEE 高級會員,香港科大智能傳感器中心創始主任,粵港澳智能微納光電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研究生事務主任。 [3] 
中文名
範智勇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畢業院校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3] 
職    業
科學家

範智勇人物經歷

1994年從陝西漢中考入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物理電子技術專業,本科生活導師為材料科學系楊文清教授,專業導師為楊錫良教授。1998年,範智勇以研究生筆試成績第一名考入了本專業碩士研究生。2001年他碩士順利畢業,負笈西行,開始了9年的赴美留學之路。他加入了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材料和生物系盧嘉教授的課題組攻讀博士學位(2005年課題組搬遷至南加州大學)。2010年範智勇博士回到祖國,加入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成為助理教授,並於2015年和2019年兩次提前晉升為副教授和正教授。 [3] 
香港科技大學前沿交叉領域科學家。

範智勇研究領域

致力於開發世界領先的高性能化學傳感器芯片和系統,打破國際壟斷。 [3] 

範智勇學術成果

2020年在《自然》上報道的全球首創納米線仿生眼,為失明人士帶來了重見光明的希望,國際同行評為“過去幾十年來仿生眼開發的重要突破”,全球20多國76家媒體進行了廣泛報道,也入選“2020年香港十大創科新聞”,“2020中國半導體十大進展”。2022年在《自然·光子學》上報道了晶圓尺寸,以及獨特的球形鈣鈦礦發光二極管,開闢了未來三維光源和顯示器的新方向。迄今為止他《自然》《自然·光子學》《自然·通訊》《自然·材料》《科學進展》等頂級學術期刊發表220餘篇論文。谷歌學術引用24000 餘次,H 因子81,曾入選高被引論文20 餘篇,為2018全球高被引作者,全球前2%學者行列(斯坦福全球學術引用研究)。 [3] 

範智勇所獲榮譽

2022年中國半導體旗艦期刊《半導體學報》優秀副主編獎,2019 年香港科大工院研究卓越獎,2017 年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16 年香港科大工院傑出青年獎等。 [3] 
2022年9月,榮獲2022年“科學探索獎”。 [1] 
2022年12月,榮獲首屆“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新材料新能源領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