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新南

鎖定
範新南,男,漢族,出生於1965年12月,中共黨員,博士河海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教授。 [1] 
中文名
範新南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5年12月
畢業院校
河海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信息獲取與處理,智能感知與信息處理,傳感網理論與應用
職    務
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任職院校
河海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

範新南個人經歷

社會任職:
1、江蘇省輸變電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
2、《光電子· 激光》等雜誌審稿人
教育經歷:
1983/09-1987/07 河海大學,自動化系,學士學位
1995/09-1998/12 河海大學,能源與電氣工程學院,碩士學位
2005/02-2009/06 河海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7/07-2012/12 河海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2013/01-至今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 [1] 

範新南研究方向

1、信息獲取與處理 2、智能感知與信息處理 3、傳感網理論與應用 [1] 

範新南學術成果

論文專著:
1、範新南,程倩倩,李慶武.基於非下采樣Contourlet網絡的聲納圖像重建[J]. 儀器儀表學報
2、範新南,丁朋華,劉俊定,張學武.融合灰度和SURF特徵的紅外目標跟蹤[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3、程倩倩,範新南,李慶武.基於自類推的NSCT域圖像超分辨率重建[J]. 電子與信息學報
4、Qingyuan Zheng, Xinnan Fan,Shigen Gao,Penghua. A Novel Pedestrians Counting System Based on Infrared Imaging[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putational Scienc
5、Xinnan Fan, Changping Zhu, Shichuan He, Minglei Shan,Jiacai Chen.Study on Enhancement Effect of Cavitation Caused by HIFU Piezoelectricity Transducer,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6、Xinnan Fan,Chao Xing.Error Control for Video Transmission Based on Internet,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SERIES B-APPLICATIONS & ALGORITHMS 13: 1027-1030 Part 3 Suppl. S, DEC 2006; Publisher: WATAM PRESS, C/O DCDIS JOURNAL, 317 KAREN PLACE, WATERLOO, ONTARIO N2L 6K8, CANADA
7、Xinnan Fan,Jianjia Guo.A rapid identify arithmetic for the analog measuring instruments based on human vision system,
8、Xinnan Fan, Lizhong Xu, Xuewu Zhang,,Lei Chen.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human detection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using in 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9、Fan xinnan,Qianqian Cheng,Penghua Ding,Xuewu Zhang. Design of Automatic Target-Scoring System of Shooting Game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IEEE Press
10、Xinnan Fan, Peng Wu, Jianjun Ni, Pengfei Shi. An Illumination Balance Algorithm Based on Improved Affine Shadow Formation Model for Underwater Image. 2013 6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
1、張學武,範新南.視覺檢測技術及智能計算. 電子工業出版社
主要科研項目:
1、2009-2012江蘇省輸配電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江蘇省科技廳,負責人,450萬
2、2009-2011基於多尺度幾何分析與仿生機理的側掃聲納圖像超分辨率重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為主參與(2),30萬
3、2011-2013蘇州城區防洪工程集控系統,蘇州河道管理處,負責人,176萬
4、2011-2013常州輸變電裝備檢測共享服務平台建設,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負責人(2),75萬
5、2013-2014智能配用電信息及通信支撐技術研究,廣東卓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55萬
6、2013-2017基於仿生視覺感知機理的金屬板帶表面缺陷在線檢測方法研究(6127317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為主參與(2),84萬
授權發明專利:
1、範新南,徐立中,張學武,一種非接觸式的船舶幾何尺寸的視覺測量裝置及方法,2012,中國
2、程倩倩,範新南,李慶武,霍冠英,基於神經網絡的聲納圖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2012,中國
3、範新南,劉俊定,丁朋華,鄭慶元,一種用於識別多個指針式儀表錶盤信息的機器視覺方法,2013,中國
4、範新南,金紀東,李慶武,船舶噸位智能測量系統及測量方法,2009,中國
5、郭建甲,範新南,智能液位傳感器及其測量方法,2009,中國
教學成果:
1、範新南,朱昌平,江冰,沈金榮,劉丹平,江蘇省教育廳,全方位構建與實施電氣信息類專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四大體系,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級,2007.12
2、朱昌平,範新南,江冰,徐立中,宋鳳琴, 江蘇省教育廳,電子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模式探索與實踐, 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級,2009.4
3、朱昌平,範新南,陳秉巖,張學武,單鳴雷,張秀平,高遠,盛惠興,沈金榮,金紀東,江蘇省教育廳,科教協同提升通信專業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團隊培養模式之研究與實踐,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省級, 2013.12
4、範新南,陳慧萍,丁海軍,牟豔,朱昌平,河海大學,優化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學生軟件創新能力培養,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校級,2011.2
5、楊啓文,範新南,翟文權,費峻濤,薛雲燦,河海大學,以科技創新為導向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校級,2012.12 [1] 

範新南榮譽獎項

1、獲2010年度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
2、2008年6月,江蘇省省委教育工委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
3、2006年9月,常州市師德模範
4、2008年12月,指導程倩倩畢業設計獲江蘇省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二等獎
5、2004年11月,指導劉耀金畢業設計獲江蘇省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二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