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志軍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哲科系教授)

鎖定
範志軍,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範志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75年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7] 
性    別
職    稱
副教授

範志軍教育與工作經歷

2003-,在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2008-2011,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
2000-2003,在武漢大學哲學系讀研究生,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7-2000,在武漢大學哲學系讀研究生,獲哲學碩士學位
1993-1997,在河南師範大學政教系讀本科,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3年前,在家鄉讀小學、中學、高中 [1] 

範志軍主要研究領域

1、主要研究領域:西方道德哲學、外國哲學、政治哲學
2、交叉研究領域:中西哲學比較研究

範志軍研究課題

範志軍1.主持課題

1. 2018年東南大學高校基本業務費(人文社科)重大引導擬資助項目,當代倫理學理論的康德式會同研究。 [8] 
2.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從反啓蒙回到啓蒙的德國現當代倫理演進邏輯研究(17BZX091)。 [5] 
3. 2017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德國古典哲學相互性原理研究”(17JHQ013)。 [4] 
4.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黑格爾承認倫理研究(20090461061),2009年。 [9] 
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尼采與現代道德哲學”(08JC870001),2008年,青年項目。 [10] 

範志軍2.參與課題

1.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方道德哲學與全球化倫理戰略研究”(項目編號:2009JDXM033),2009年,子課題負責人,負責子課題二:西方道德哲學的啓蒙形態及其對道德普遍性的論證。 [11] 

範志軍出版物

範志軍1.著作

1.1獨著
範志均,《尼采與現代道德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16] 
範志均,《啓蒙道德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17] 

範志軍2.論文

範志均.論元倫理學中的康德式建構主義[J].倫理學研究,2021(02):95-100.
範志均,劉建娥.康德、元倫理學與後果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1(04):14-23+146.
範志均.尼采永恆輪迴思想的神義論闡釋[J].世界宗教文化,2019(03):110-117.
範志均,劉建娥. 擺脱自我啓蒙的難題[N]. 社會科學報,2018-02-01(005).
範志均.存在主義道德形態[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8(01):18-24+143.
範志均.尼采對競爭性倫理的發現和重釋[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7(02):63-68+169.
範志均.三種必然性與自由意志——論萊布尼茨的自由概念[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7(06):6-11.
範志均.自由與善——論萊布尼茨理性神學的創世邏輯[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3,66(05):72-77.
範志均.從道德到倫理——論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5(01):23-27+131.
範志均.現代視域中的蘇格拉底問題[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4(05):69-73.
範志均.非道德主義的美德共同體——馬基雅維裏式共和主義美德倫理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43(05):6-11.
範志均.論早期黑格爾的“愛的宗教”[J].宗教學研究,2012(02):270-275.
範志均.尊嚴與承認——康德尊嚴論道德的承認前提[J].道德與文明,2012(03):62-67.
範志均.論黑格爾的承認辯證法——對科耶夫的批評[J].江西社會科學,2012,32(05):41-45.
範志均.倫理差等和道德平等的緊張——論孔子“仁”的二重性[J].人文雜誌,2012(01):33-38.
範志均.黑格爾的承認現象學[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5(06):58-63.
範志均.數學與善——柏拉圖數學思想新探[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26(11):70-75.
範志均.善高於存在[J].倫理學研究,2010(05):39-45.
範志軍.馬基雅維裏非道德的德性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1(04):19-24+126.
範志軍.酒神世界觀[J].廣西社會科學,2009(05):37-40.
範志軍.文化的柏拉圖主義:克服現代文化分裂的一種視角[J].廣西社會科學,2007(11):170-173.
範志軍.青年尼采的文化民族想象[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7-13.
範志軍.為了文化的教育——青年尼采教育思想簡析[J].復旦教育論壇,2007(04):28-31+35.
範志軍.悲劇文化與生命的雙重辯護——青年尼采生存論文化觀探析[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14-18.
範志軍.青年尼采的文化現代性批判[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162-166.
範志軍.尼采的“柏拉圖主義”[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10-14.
範志軍.自然中的強力意志[J].理論月刊,2005(07):50-52.
範志軍.世界的投射——論尼采透視主義的世界觀[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02):27-32.
範志軍.自然界中的兩個王國——萊布尼茨自然哲學初探[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3):22-26+126.
範志同.尼采和柏拉圖主義——論尼采的“兩個世界學説”[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99-103.
範志軍.尼采價值視野中的世界[J].蘭州學刊,2004(06):112-114.
範志軍.希臘人的自然觀念[J].廣西社會科學,2004(06):27-29+32.
範志軍.世界的邏輯區分——論萊布尼茨的差異邏輯[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03):318-322.
範志同.解釋學視域中的馬克思主義——略論一種馬克思主義解釋學的觀念[J].理論月刊,2002(10):12-13.
範志同.加達默爾對啓蒙的批判和重建[J].廣西社會科學,2002(05):72-74.
範志同.歷史辯證法與歷史解釋學——馬克思與加達默爾的一個比較[J].江淮論壇,2002(06):68-71.
範志同.馬克思主義地解釋馬克思:論馬克思主義解釋的合法性問題[J].南京社會科學,2002(02):24-28 [7]  [14-15]  .

範志軍開設課程

博士生課程
1、外國哲學經典著作選讀 48課時。
2、倫理學熱點與前沿 6課時。
碩士生課程
1、外國哲學原著選讀(外國哲學專業必修) 36課時。
2、中西倫理比較研究 (公選)    36課時。
本科生課程
1、西方哲學專題研究 32課時。
2、黑格爾哲學研究(強基班) 32課時。 [7] 

範志軍獲得獎項

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尼采與現代道德哲學》,2018 [3] 
第二屆中國倫理學十大傑出青年學者,2017 [2]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類)二等獎,《尼采與現代道德哲學》,2016 [6] 

範志軍學術兼職

江蘇省“道德發展”研究院成員 [12] 
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