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師道

鎖定
範師道(1005—1063),字貫之,蘇州長洲(今蘇州市)人,範琪子。宋仁宗天聖九年進士。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遷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前後在言職,有聞即言,嘗數奏樞密副使陳昇之不當用,又奏數陳執中王拱辰李淑王德用程戡等罪。其言雖過,而仁宗每優容之。官終直龍圖閣、知明州。 [1] 
本    名
範師道
貫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蘇州長洲
官    職
都官員外郎

範師道人物生平

範師道在宋嘉祐元年(1056)任常州知州,第二年四月離任。
範師道進士及第後,任過撫州判官,廣德知縣。廣德當時有一座張王廟,據説很靈驗,老百姓都前往殺牛祭祀,每年要殺掉許多牛。前任知縣都不管此事。範師道認為耕牛是當時最寶貴的生產資源,濫殺耕牛,嚴重妨礙了農業生產,便嚴令禁止了這種陋習。範師道後來還擔任過許州通判,侍御使。為爭温成皇后禮儀事而得罪了宰相劉沆,劉沆便引“台官滿二年當外補”的規定,將他外任常州知州。後任廣南東路轉運使,兩浙轉運使,起居舍人,同知諫院,兵部員外郎,鹽鐵副使,福州知州,明州知州等職。
範師道為人操守嚴正,當諫官時以敢言直諫聞名。他初當御史時,便建議停止宮內推恩,要選擇能長久任職的宰相,選擇宗室中德才兼備者養於宮內以備立太子等,都是針對皇帝的。宋仁宗生了女兒,連宮中的侍女都被升職,範師道上書大力反對;宋仁宗要升宦官石全彬、閻仕良的職,範師道便上書歷數他們的罪行。
範師道鐵面無私,不畏權貴親信,有聞即言,只要發現他們有違法亂紀之事,或獨爭,或列奏,一定彈劾他們。樞密副使陳昇之暗中勾結宦官,被他聯合其他御使彈劾免職;宰相陳執中的家人殺害侍女,陳執中被他彈劾罷職;宣徽使王拱辰、翰林學士李淑都是經他彈劾而罷職的。
範師道於嘉佑八年(1063)去世,有文集五十卷,已失。(見《宋史·範師道傳》、《續資治通鑑長篇》等) [2] 

範師道史料記載

範師道,字貫之,蘇州長洲人。進士及第,為撫州判官,後知廣德縣。縣有張王廟,民歲祠神,殺牛數千,師道禁絕之。通判許州,累遷都官員外郎,吳育舉為御史。奏請罷內降推恩,擇宰相久其任,選宗室賢者養宮中備儲貳。
初,皇祐中,賈昌朝上議置五輔郡,設京畿轉運使、提點刑獄,號為“拱輔京師”,而論者謂宦官謀廣親事親從兵,欲取京畿財賦贍之,因以收事柄。師道力奏非便,遂復舊制。又以四年貢舉,士苦淹久,請易為三年。宰相劉沆護葬温成皇后,禮官議稱“陵”,師道以為非典制,數以爭,沆惡之,引著令“台官滿二年當補外”,出知常州。台諫官共言師道不當去,不報。徙廣南東路轉運使。舊補攝官皆委吏胥,無先後遠近之差,師道為置籍次第之。召為鹽鐵判官,道改兩浙轉運使,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管勾國子監。
後宮周氏、董氏生公主,諸閣女御多遷擢。師道上疏曰:“禮以制情,義以奪愛,常人之所難,惟聰明睿哲之主然後能之。近以宮人數多而出之,此盛德事也。然而事有系風化治亂之大,而未以留意,臣敢為陛下言之。竊聞諸閣女御,以周、董育公主,御寶白札併為才人,不自中書出誥。而掖庭覬覦遷拜者甚多,周、董之遷可矣,女御何名而遷乎?才人品秩既高,古有定員,唐制止七人而已。祖宗朝宮闈給侍不過二三百,居五品之列者無幾,若使諸閣皆遷,則不復更有員數矣。外人不能詳知,止謂陛下於寵幸太過,恩澤不節耳。夫婦人女子,與小人之性同,寵幸太過,則瀆慢之心生,恩澤不節,則無厭之怨起,御之不可不以其道也。且用度太煩,須索太廣,一才人之奉,月直中户百家之賦,歲時賜予不在焉。況誥命之出,不自有司,豈盛時之事耶?恐斜封、墨敕,復見於今日矣。”
時大星隕東南,有聲如雷。又上疏曰:“《漢》、《晉天文志》:‘天狗所下,為破軍殺將,伏屍流血。’《甘氏圖》:‘天狗移,大賊起。’今朝廷非無為之時也,而備邊防盜,未見其至。雖有將帥,不老則愚,士卒雖多,勁勇者少。小人思亂,伺隙乃作,必有包藏險心,投隙而動者。宜揀拔將帥,訓練卒伍,詔天下預為備禦。”仁宗晚年尤恭儉,而四方無事,師道言雖過,每優容之。遷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判都水監。與諫官、御史數奏樞密副使陳昇之不當用,升之罷,師道亦出知福州。頃之,以工部郎中入為三司鹽鐵副使。感風眩,遷户部,直龍圖閣、知明州,卒。
師道厲風操,前後在言責,有聞即言,或獨爭,或列奏。如陳執中家人殺婢,卒坐免;奪王拱辰宣徽使、李淑翰林學士;及王德用程戡領樞密,宦官石全彬、閻士良升進,皆嘗奏數其罪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