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和古村

鎖定
範和古村,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大亞灣東南部,古稱飯羅岡,亦有飯籮岡之稱,相傳以地形貌似飯籮而得名。後因當地方言“飯籮”與“範和”同音,在清代乾嘉時期,村名飯羅岡已慢慢改為範和岡。
範和村始建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80多年曆史,是廣府、福佬、客家三大民系匯流的主要地方、聚居姓氏56個,有頗具規模的圍屋4座、廟宇12座、古戲台3座、古祠多座。 [5]  村中的姓氏大多數從福建一帶輾轉遷徙而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融合,範和形成了兼具客家、廣府、福佬文化特色的古村落 [1] 
範和古村古風猶存,分別於2012年和2013年被評為“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和“中國古村落(廣東傳統民居)”。 [2] 
中文名
範和古村
地理位置
惠東稔平半島
建築風格
圍屋 [1] 
特    產
甜餈粄、印粄、缽仔粄、豬腸粄 [1] 

範和古村古村歷史

在惠東稔平半島,範和港旁的範和村出現的時間比稔山圩還早。範和村有一萬多的人口、50多個姓氏的村民在此定居。
稔山境內周朝以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晉唐以後,由於中原戰亂,大批百姓被迫不斷南遷,稔山境內也成為一些中原人居留之地。
據2014年版《稔山鎮志》介紹,明洪武元年(1368),朝廷在飯羅岡置巡檢司,設巡檢、吏各一人。當年,潮陽一帶一些躲債逃生的民眾經海上漂泊來到範和定居。
範和開村時間於元末明初。內外管巡檢司設置於明洪武元年,飯羅崗早在明朝之前已形成聚落,村中各姓的譜牒資料和源流顯示,範和村的開創時間大致是元代至順四年(1333)。範和有一座建於明末的城隍廟。該廟在範和村羅岡圍外,至今保存完好,兼具廣府風格和潮汕風格。
先有範和,再有稔山。稔山圩開圩時間,已經是明代的下一個朝代。《稔山鎮志》記載,“清康熙元年(1662),稔山圩開圩,建圩時圩集設在今天的老市場。”稔山因圩鎮東側的山崗上稔樹叢生而得名。這是北距範和兩公里的稔山圩,首次踏上城鎮化的征途。
範和的地位在清代也有所提高。《稔山鎮志》介紹,清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間(1704~1715)大棚守備協標右營駐平山後,轉駐範和,設都司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和外委四員。清康熙五十五年春,提督王文雄提移平山汛守備於範和,稽查漁船,建官署18間,兵房100間。及至乾隆八年(1743),範和為歸善縣城守營,共有官兵584人。
據記載,範和村在清朝咸豐年間(1851~1861)就有了頗具規模的集市,最早的貿易市場在三角街、老米街、新布巷一帶,稔山、鐵湧、吉隆等地的部分海產品在此銷售,光商店就有上百間。
數百年來,歸功於發達的漁業和鹽業,範和村發展迅猛。該村變成城鎮的夢想,一直未曾泯滅,一度與稔山圩“分庭抗禮”。
1958年10月,惠陽縣稔山鄉與鐵湧鄉合併為稔山上游人民公社,社址就設在範和。當年10月,惠陽縣上游人民公社獲國務院獎狀“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獎狀上親筆署名,該獎狀的照片至今還被展示在稔山鎮政府會議室榮譽欄顯眼位置。
到了1983年,範和鄉政府設立,範和人第一次運作基層鄉鎮政權。此後,隨着商業的發展,範和成了一個小圩鎮。1987年,範和設村,至今歸屬稔山鎮管理。
上世紀90年代,範和村民曾集體打報告給上級部門,希望設立範和鎮,然而,該報告沒有被通過。
範和地域佔了稔山全鎮的約九分之一,2013年末户籍人口達到12867人,50多種姓氏的村民在此定居,從事漁業、餐飲、養殖、辦廠等。範和港邊,村裏商賈繁榮,車水馬龍,一派繁華之景,不是城鎮,卻勝似小城。
範和村羅岡圍古圍村呈正方形佈局,長寬均為99米,設有東、西、南、北4座門樓,門樓之間用108間房屋相接而成圍,圍內有坐北(偏西)向南的8排建築,每排建築各有佈局和結構相似的6間房屋。站在高處鳥瞰羅岡圍,48座房屋排列整齊有序,排列之間是寬3米左右的,用花崗岩石板或河卵石鋪砌的巷道,再加上南門的有着多個銃眼的小甕城,羅岡圍儼然就是一座微型城池。 [2] 

範和古村古戲台

範和古村至今仍很好地保存着3座明清時期的古戲台,分別是城隍廟戲台、水仙爺戲台和媽前戲台,這3座古戲台呈三角狀,分佈村中東、北、南三地。其中,城隍廟戲台是範和3座古戲台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始建於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整座建築面闊三間,歇山頂,四周帶回廊,潮式與廣府風格兼具。台基用青麻石砌築,故稱“石戲台”。台基內部為空心,上部鋪設木板。 [3] 

範和古村戲劇文化

範和古村有三座古戲台,村中自行組建了粵劇團、潮劇團、白字劇團。粵劇《秦香蓮》、潮劇《劉璋下山》、白字劇《崔鳴鳳》都是村中劇團的保留節目。上世紀五十年代,範和村粵劇團參加惠陽專區鄉村業餘劇團匯演,榮獲一等獎。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