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傑

(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範傑,男,1976年出生,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9年華東理工大學本科畢業,2004年復旦大學博士畢業,2006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獲得者。
中文名
範傑
出生日期
1976年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輕質烷烴的活化和選擇性氧化,多相納米催化,酶催化
職    務
導師
主要成就
2006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獲得者

範傑人物經歷

範傑工作經歷

2010年12月-至今 浙江大學化學系催化研究所教授
2007年10月- 2010年12月 浙江大學特聘研究員;
2004年8月-2007年10月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Postdoc; [1] 

範傑學習經歷

1999年9月-2004年7月 復旦大學無機化學 博士畢業生 理學博士;
1995年9月-1999年7月 華東理工大學應用化學本科學習; [1] 

範傑主要成就

負責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科技廳重大工業項目在內的5個科研課題。2009年還被邀請參與電子化學和表面催化研究—國際研究和教育研究團隊(PIRE-ECCI)。
範傑所領導的研究團隊主要就介孔材料、有機無機複合材料、納米晶體和天然無機材料的合成和改型,以及材料在綠色納米多相催化、生物醫學、以及鋰離子和燃料電池等領域的應用開展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工作在國際有影響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研究成果申請美國發明專利2項,中國發明專利15項(授權7項)。所發表的論文已經被廣泛引用,總引用次數超過2000次,8篇論文單篇引用超過100次。 [1] 

範傑社會任職

中國化學會分子篩專業委員會委員 [1] 

範傑學術論文

1. Yuheng Zhou, Yihan Zhu, Zhi-Qiang Wang, Shihui Zou,* Guicen Ma, Ming Xia, Xueqian Kong, Liping Xiao, Xue-Qing Gong,* and Jie Fan* Catalytic Activity Control via Crossover between Two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s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3740-13748.
2. Renhong Li*, Xiaohui Zhu, Xiaoqing Yan, Hisayoshi Kobayashi*, Shohei Yoshida, Wenxing Chen*, Leilei Du, Kaicheng Qian, Biling Wu, Shihui Zou, Linfang Lu, Wuzhong Yi, Yuheng Zhou, and Jie Fan* Oxygen-Controlle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Molecular Oxygen Promotes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Formaldehyde Solution Using Ag/MgO Nanocatalyst ACS Catal., 2017, 7, 1478–1484.
3. Juanjuan Liu, Shiran Zhang, Yan Zhou, Victor Fung, Luan Nguyen, De-en Jiang, Wenjie Shen, Jie Fan*, and Franklin Feng Tao* Tuning Catalytic Selectivity of Oxidative Catalysis through Deposition of Nonmetallic Atoms in Surface Lattice of Metal Oxide ACS Catalysis 2016 6, 4218-4228.
4. Zhinian Li, Lei He, Shenliang Wang, Wuzhong Yi, Shihui Zou, Liping Xiao, and Jie Fan* Fast Optimization of LiMgMnOx/La2O3 Catalysts for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ACS Comb. Sci. 2017, 19, 15−24.
5. Liu, X.; Shen, Y.; Yang, R.; Zou, S.; Ji, X.; Shi, L.; Zhang, Y.; Liu, D.; Xiao, L.; Zheng, X.; Li, S.; Fan, J.*; Stucky, G.* Ink-jet Printing Assisted Synthesis of Multi-component Mesoporous Metal Oxides for Ultrafast Catalyst Exploration . Nano Letter 2012, 12, 5733-5739.
6. Li, R.; Kobayashi, H.; Tong, J.; Yan, X.; Tang, Y.; Zou, S.; Jin, J.; Yi, W.; Fan, J.* Radical-Involved Photosynthesis of AuCN Oligomers from Au Nanoparticles and Acetonitrile.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8286-18294.
7. Li, R. ; Kobayashi, H.*; Guo, J.; Fan, J.* Visible-Light-Driven Surface Reconstruction of Mesoporous TiO2: Toward Visible-Light Absorption an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Chem. Commun. 2011, 47, 8584-8586.
8. Ma, G; Yan, X.; Li, Y.; Xiao, L.; Huang, Z.; Lu, Y.; Fan, J.* An Ordered Nanoporous Silica with Periodic 30 to 60 nm Pores as Effective Support for Gold Nanoparticle Catalysts with Enhanced Lifetime. J. Am. Chem. Soc. 2010, 132, 9596-9507.
9. Fan, J.*; Dai, Y. H.; Li, Y. L.; Zheng, N. F.; Guo, J. F.; Yan, X. Q.; Stucky, G. D.*, Low-Temperature, Highly Selective, Gas-Phas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over Mesoporous K-Cu-TiO2 with Stable Copper(I) Oxidation State.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5568-15569. [1] 

範傑獲獎記錄

201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2012年 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
2011年 中國化學學會青年化學獎
2011年 浙江大學“十一五”科技創新十佳新秀獎
2010年 新世紀優秀人才
2008年 浙江大學先進工作者
2006年 國家教育部100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教育部)
2003年 GE基金愛迪生杯(第一齣版社)
2003年 獲得中國科學院獎學金
2002年 復旦大學研究生獎學金一等獎
1999年 華東理工大學優秀畢業生(ECUT)榮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