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箸(zhù)是漢語二級字 [2]  部首為⺮, 本義指筷子。 [3]  該字最早見於戰國文字。
“箸”、“着”和“著”三字同源。因部件“⺮”和“艹”小篆寫法相似,後世訛變做“著”,“著”在宋代又因“艹”和“耂”連筆訛變出“着”。上部件“艹”寫為了“䒑”,中部件“耂”連寫所致 [4] 
今做了相應分工。“着”承擔了大部分字義,著用於入聲字義(zhù),箸用本義中。
中文名
拼    音
zhù
部    首
五筆86&98
TFTJ
筆順編號
31431412132511
結    構
上下結構
造字法
形聲
詞    性
名詞、動詞

文字源流

箸,著和着三字同源
田字格中的“箸”字 田字格中的“箸”字
形聲字。從竹,者聲。漢隸“箸”字或訛為從“艹”,故字有分化的異體作“著”。“箸”本義為筷子。《説文》:“箸,飯觭(jī)也。”《通俗文》:“以箸取物日鼓。”《玉篇.竹部》:“箸,筴也,飯具也。”《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象箸”即象牙做的筷子。大概書寫用的毛筆與筷子相像,或是假借為“書”,“箸”又有書寫、撰寫義。《説文.聿部》:“書,箸也。”詛楚文《巫咸》:“箸者(諸)石章。”意思是寫在石頭.上。從書寫、撰寫之義引申而有明顯、顯著之義。《荀子王霸》:“致忠信,箸仁義,足以竭人矣。”楊驚注:“箸,化明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竹箸綱紀。”“ 顯箸”即顯明。以上“箸”的書寫、明顯之義,今常用“著”表示。另外在宋代“著”又訛變作“着”,表附着等義。 [5] 
今作了相應分工,“着”承擔了大部分字義,“著"字表入聲字義,但其本義“筷子”只用“箸”字。

漢字釋義

〈名〉
(1) 筷子。
羹之有菜者用梜。——《禮記·曲禮》。注:“今人或謂箸為梜。”
(2) 顯明;顯示 。後作“著”
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3) 撰寫,寫作。後作“著”
箸《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後漢書

常見詞組

箸錄(記載;記錄);箸論(著作,論述);箸撰(撰述;寫成的作品);下箸。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遲倨切【集韻】【韻會】遲據切【正韻】治據切,音寧。匙箸,飯具。【禮·曲禮】飯黍毋以箸。【史記註】箸卽筯也。
又與櫡同。【史記·絳侯世家】景帝召條侯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櫡。【註】櫡,《漢書》作箸,食所用也。【嶺表錄】南海岸邊沙中生沙箸,一名越王竹,相傳越王棄餘算而生,若細荻,高尺餘,春吐苗,箕心茗骨,靑而且勁。南海人愛其色,以為酒籌。凡欲採者,須輕步向前拔之,聞行聲,遽縮入沙中不可得。
又【集韻】陟略切【正韻】直略切,音著。被服也。一曰附也,黏也。【戰國策】智伯曰:兵箸晉陽三年矣。【註】箸,言附其城。
又【廣韻】【集韻】同著。【列子·仲尼篇】形物其箸。【註】形物,猶事理也。事理自明,非我之功也。
又與寧同,門屛閒也。【周語】大夫日恪位箸以儆其官。

説文解字

飯攲也。從竹者聲。陟慮切。又,遟倨切
『説文解字注』
(箸)飯㩻也。㩻各本作攲。支部攲、持去也。危部㩻、䧢也。㩻者傾側意。箸必傾側用之。故曰飯㩻。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古亦當作㩻器也。箸、曲禮謂之梜。假借為箸落、為箸明。古無去入之別。字亦不從艸也。從竹。者聲。陟慮切。又遟倨切。五部。 [6] 

方言集匯

◎ 粵語:zyu3 zyu6
◎海南話:ddul
◎ 客家話:[寶安腔] cu3 [陸豐腔] chu3 [東莞腔] zu5 [海陸豐腔] chu6 [客英字典] chu5 [台灣四縣腔] cu5 [梅州腔] chu5 [客語拼音字彙] cu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