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箭葉秋葵

(錦葵科秋葵屬植物)

鎖定
箭葉秋葵(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Kurz) Merr.),是錦葵科秋葵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2]  其具有蘿蔔狀肉質根,小枝被糙硬長毛;葉形多樣,下部的葉卵形,中部以上的葉卵狀戴形,裂片闊卵形至闊披針形,先端鈍,基部心形或戴形,邊緣具鋸齒或缺刻,兩面被毛;葉柄疏被長硬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纖細,密被糙硬毛;小苞片線形,疏被長硬毛;花萼佛焰苞狀,密被細絨毛;花紅色或黃色,花瓣倒卵狀長圓形;萌果圓形,被刺毛,具短像;種子腎形;花期5-9月。 [6] 
箭葉秋葵生於低丘、草坡、曠地、稀疏鬆林下或乾燥的瘠地,分佈於華南及西南等地 [6]  喜温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較耐寒,怕水澇,喜疏鬆、肥沃和微酸性土壤。播種後5-7天可發芽,夏季開花。 [7]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記載箭葉秋葵可用於治療神經衰弱、頭暈、胃痛、腹瀉、腰腿痛等病症。 [8]  此外,箭葉秋葵花大美麗,盆栽可用於陽台、窗台或階前裝飾,也可植於路邊、花壇或山石邊窖處觀賞。 [2] 
中文名
箭葉秋葵
拉丁學名
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Kurz) Merr.
別    名
五指山參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5] 
錦葵目
錦葵科
秋葵屬
命名者及年代
(Kurz) Merr.,1924

箭葉秋葵形態特徵

箭葉秋葵
箭葉秋葵(6張)
多年生草本,高40-100釐米,具蘿蔔狀肉質根,小枝被糙硬長毛。葉形多樣,下部的葉卵形,中部以上的葉卵狀戟形、箭形至掌狀3-5淺裂或深裂,裂片闊卵形至闊披針形,長3-10釐米,先端鈍,基部心形或戟形,邊緣具鋸齒或缺刻,上面疏被刺毛,下面被長硬毛;葉柄長4-8釐米,疏被長硬毛。 [9]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纖細,長4-7釐米,密被糙硬毛;小苞片6-12,線形,寬1-1.7毫米,長約1.5釐米,疏被長硬毛;花萼佛焰苞狀,長約7毫米,先端具5齒,密被細絨毛;花紅色或黃色,直徑4-5釐米,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3-4釐米;雄蕊柱長約2釐米,平滑無毛;花柱枝5,柱頭扁平。蒴果橢圓形,4長約3釐米,直徑約2釐米,被刺毛,具短喙;種子腎形,具腺狀條紋。花期5-9月。 [1] 

箭葉秋葵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等國;在中國分佈於廣東、海南島、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常見於低丘、草坡、曠地、稀疏鬆林下或乾燥的瘠地。 [1]  喜温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較耐寒,怕水澇,喜疏鬆、肥沃和微酸性土壤。 [7] 
箭葉秋葵 箭葉秋葵

箭葉秋葵繁殖方法

播種後5-7天可發芽,夏季開花。 [7] 
採種:箭葉秋葵果長圓形,待果實黃色後,柄變黑即可剪下,成熟一個剪一個,連果皮一起曬乾,不要將果皮撕開,以利保管。待種植時,再撕開果皮,露出種籽,種子黑色,每個果內有20-40粒種子。每株1年可產1000多粒種子。 [3] 
整地播種:將地挖好,耙平,施少許腐熟的農家肥作基肥,整平,即可播種。5-7月播種生長較快,12月至翌年3月則生長較慢,播種後撒一層薄薄的農家肥和細土覆蓋,但早晚必須淋水,此藥材喜温怕幹,天熱時幾天後即萌發生長,必須注意扯去雜草。 [3] 

箭葉秋葵栽培技術

移栽管理:待箭葉秋葵生出2-3片真葉,株高5釐米時即可移栽,花盆可選用21-24釐米,高25-30釐米。如能找到土石山上黑色疏鬆的土質最佳,用沙質土也可,但要加一些農家肥拌勻。如大面積種植則需起行,行高20釐米,行間距80-100釐米,株距25-30釐米,待株高20釐米時,可施少量複合肥水或淡淡的糞水。移栽時用小竹片挖取,使其苗帶一些土。種後須及時澆定根水,以保證其成活率。 [3] 
採集加工:藥用根莖,冬季採集,洗淨,切片,曬乾。 [3] 

箭葉秋葵病蟲防治

箭葉秋葵較少發生病蟲害,但葉片柔嫩味甜,蝸牛跳蚤最愛吃可在晚上用手電筒捕捉,或用農藥噴殺。 [3] 

箭葉秋葵主要價值

箭葉秋葵藥用

該種根入藥,治胃痛、神經衰弱,外用作祛瘀消腫、跌打扭傷和接骨藥。越南北部以根作止痢和滋補劑。《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記載箭葉秋葵可用於治療神經衰弱、頭暈、胃痛、腹瀉、腰腿痛等病症。 [1]  [8] 

箭葉秋葵觀賞

花大美麗,盆栽可用於陽台、窗台或階前裝飾,也可植於路邊、花壇或山石邊等處觀賞。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