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箭石目

鎖定
箭石目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今天的歐洲是它們主要的分佈地區。箭石目的殼體分為前甲、閉錐和箭鞘三部分。它們的身體較長,眼睛較大,整體外形類似現在的槍烏賊。它們長有大約10只觸手,這些觸手從頭部末端伸出,並且全部帶有吸盤和鈎。
中文學名
箭石目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亞    綱
鞘形亞綱
箭石目

箭石目存活年代

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現已滅絕。

箭石目形態特徵

箭石目的殼體分為前甲、閉錐和箭鞘三部分。它們的身體較長,眼睛較大,整體外形類似現在的槍烏賊。它們長有大約10只觸手,這些觸手從頭部末端伸出,並且全部帶有吸盤和鈎。箭石目包括圓柱箭石、前箭石、箭烏賊等不同的科。其中圓柱箭石科是箭石目中體形最大的一科,其長度能達到25釐米。 [1] 

箭石目分佈區域

生活在侏羅紀中晚期的近海深處,分佈在現代的歐洲和北美洲等地,其錐體由後往前逐漸削尖。前箭石科的數量很多,生活在白堊紀中期温暖的近海,以捕捉小動物為食,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它的化石。 [2] 

箭石目運動及捕食特徵

箭石目可以利用觸手抓取海洋中的小型生物作為其食物。它們身體前端的兩側長有翼狀的鰭,這些鰭能幫助它們控制前進的方向並慢慢地遊動。但當遇到危險時,箭石就不能依靠鰭逃命,而只能靠向外噴射水柱推動自己快速前進以擺脱危險。 [3] 

箭石目用途

研究箭石目除可以用於確定地層時代外,還可通過殼體氧的同位素分析測定當時水温,從而對確定古氣候及大陸漂移提供資料。 [4] 
參考資料
  • 1.    柳祖漢,蘇林躍. 湖南二疊紀箭石的新發現[J]. 湘潭礦業學院學報,1999,(02):25-29.
  • 2.    陳挺恩. 新疆柯坪地區早二疊世箭石[J]. 古生物學報,1988,(03):278-287+402-404.
  • 3.    朱夔玉,邊兆祥. 四川龍門山晚三疊世真箭石目一新科——中國箭石科(Sinobelemnitidae)[J]. 古生物學報,1984,(03):300-319+405-408.
  • 4.    李瓊,John McArthur,湯中立等.箭石同位素及黑色頁岩Mo/TOC特徵與早侏羅紀多爾斯期古海洋演變的研究[J].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2007,26(z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