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管絃樂隊的彩排

鎖定
《管絃樂隊的彩排》是費德里科·費里尼執導的喜劇片,Balduin Baas和克拉拉·科洛西莫出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彩排前和彩排中的老交響樂團中各個成員個人性格及彼此間的關係。
中文名
管絃樂隊的彩排
外文名
Prova d'orchestra
其他譯名
樂隊排演
樂隊排練
類    型
喜劇、劇情、音樂
製片地區
意大利、西德
導    演
費德里克·費里尼
片    長
72 分鐘
上映時間
1978年12月4日,意大利
對白語言
意大利語
色    彩
彩色

管絃樂隊的彩排劇情簡介

一個交響樂團的排演狀況,其中,相當諷刺地呈現出五花八門的情境氣氛,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一般想像中的一個交響樂團樂團該有的和諧愉悦,團員之間的摩擦不合 [1-3] 

管絃樂隊的彩排演職員表

管絃樂隊的彩排演員表

    • Balduin Baas 飾 Conductor
    • 克拉拉·科洛西莫  飾 Harp player
    • Elizabeth Labi 飾 Piano player
    • Ronaldo Bonacchi 飾 Bassoon player
(參考資料 [1] 

管絃樂隊的彩排職員表

導演 費德里科·費里尼
編劇 費德里科·費里尼、布魯內洛·龍迪
攝影 Giuseppe Rotunno
配樂 尼洛·羅塔
剪輯 Ruggero Mastroianni
展開

管絃樂隊的彩排影片評價

本片是費里尼晚期集幻想主義、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雜糅的一部典型風格化作品。全片是一個意涵豐富的詩化寓言。全部場景被放置在一個封閉式的墓地/廳堂完成。這個懸掛歷代音樂先賢畫像和停置音樂家棺槨的密閉空間本身便有着濃郁的非現實及象徵意味。實際上通過後半段的演奏家大叛亂:毀壞先賢畫像,四壁塗鴉等,費里尼意在暗示,這個滿載着音樂悠久歷史和輝煌傳統的密室實際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縮影。它其間的所有因素及其發展都與人的普遍行為及未來出路有關。
全片前半部分集中通過敍述者(採訪者)視角與全知者(剪輯者、導演)視角及入鏡者(所有位移、參與對話、被採訪者、插科打諢者)視角的交互混合來同步解析、探索和呈現一個彩排前和彩排中的老交響樂團中各個成員個人性格及彼此間的關係,尤其是各自對於手中樂器的信仰和理念——這一切實際意味着世界上每一個普通人所能擁有的獨特的靈魂世界、精神內質(信仰、理念,也即是生活的希望),及他們與他人、世界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煩躁、神經質、矛盾、孤獨等等)。
後半部分由休息室裏指揮家的一段或為採訪或為獨白或為傾訴的話語段落為界,開啓了這個小世界被激化的矛盾的序幕。音樂家以詩化語言的精準含情回顧了前任指揮時代全樂團的和諧與默契,那時的演奏,大家與指揮均能共同沉浸在祭司禮儀一般的神聖氛圍中(象徵過去時代,信仰、權威、個體在世界中的平衡作用)。然後他表達了目前他和團員們的互相仇恨,“簡直像是一個正在毀滅中的家庭。”言猶未止,停電了。指揮家走出休息室。在步入廳堂之際,團員們叛亂的戰鼓和呼號聲此起彼伏。
老交響樂團中各個成員如同戰爭中狂亂的激進分子,一邊毀壞着先賢畫像,四壁到處滿布惡語塗鴉,大聲呼號“演奏是恐怖、指揮是死亡”等等口號,宣佈指揮已經下台。兩個派別由於對趕下指揮後樹立新權威發生分歧而開始互毆。這期間,也有人在趁亂偷情、有人蹲身繼續收聽下過賭注的球賽,也有個別人不滿這種混亂而抗議。還有個人主義的豎琴手在堅持接受採訪。同時,由演奏時便一直髮生着的地面晃動(象徵未知的恐怖或末日)已經演化成為天花板上陸續開始落下墜物,也有人發現了這一點。指揮家自再次進入廳堂,目睹了混亂起,便無能為力一般暫時坐在了台階上,他仍在觀察着這一切。
有人尖叫牆壁破裂,隨即轟地一聲,煙塵之中,一個懸空的大錘若隱若現(人類無力應對或認知的威脅)。一切陡地靜默了,三兩個人發現被磚塊壓倒的豎琴手後,有人哀怨地喚她的名字,一邊抬走了她。煙塵中,眾人目光又落在指揮家身上。指揮家果然臨危不亂:“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守護好各自手中的樂器。”有人幫他扶起被推倒的指揮台,撿起指揮棒,他重新發號施令,呼喚大家,只有音樂能拯救自己。他要求大家立即開始演奏。全團演奏,視大錘如無物。一遍過後,指揮家略微一頓,馬上又言辭激烈地批評在演奏中依然存在瑕疵,他要求再來一遍……(片尾黑幕中演奏再次開始。)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