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管圓線蟲

鎖定
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1933年陳心陶教授發現的一種寄生蟲。
管圓線蟲蟲體活時白色線狀,透明,兩端略細,長42mm×0.5mm,可見一條明顯的充滿血液的腸管。鏡下,角皮層透明光滑,具微細環狀橫紋。頭鈍圓,前端無明顯口囊或唇瓣,充滿血液的腸管貫穿蟲體,肉粉色子宮和腸管相纏繞,未見蟲卵,根據蟲體形態與文獻記錄對照,鑑定為廣州管圓線蟲幼齡雌性成蟲。
中文名
管圓線蟲
外文名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系    屬
動物寄生蟲
發現者
陳心陶教授
發現時間
1933年
中間宿主
螺、蝸牛
導致疾病
結核病,腦膜炎等

目錄

管圓線蟲簡介

管圓線蟲(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系動物寄生蟲,最早由我國陳心陶教授於1933年在廣東家鼠體內發現。1945年首例廣州管圓線蟲病在台灣發現,隨後太平洋島嶼及東南亞國家陸續有報道。國內僅何竟智等(1984年)、常正山等(1997年)在患者CSF中分離到廣州管圓線蟲病原體,迄今根據正式記錄的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只有3 000多例。

管圓線蟲形態特徵

管圓線蟲成蟲

蟲體呈線狀,角皮透明光滑,兩端略細。頭端鈍圓,無明顯口囊,肛孔開口於蟲體末端。雄蟲大小(11~26)mm×(0.21~0.53)mm,尾端略向腹面彎曲,交合傘腎形,內具輻肋,2根交合刺呈棕色;雌蟲大小(21~45)mm×(0.3~0.7)mm,尾端呈斜錐形。白色的子宮與充滿血液的腸管纏繞,呈紅(或黑褐)白相間結構頗為清晰。陰門開口於肛孔前方。

管圓線蟲蟲卵

橢圓形,形似“初生雞蛋”,卵殼薄而透明,新鮮蟲卵多為單細胞期,常難以檢獲。

管圓線蟲幼蟲

管圓線蟲卵 管圓線蟲卵
分為5期。第1期幼蟲見於終宿主的糞便內,無色透明,體長(0.25~0.29)mmx(0.014~0.018)mm;第2期幼蟲較第1期幼蟲略為粗大,體表具鞘,體內具折光顆粒;第3期幼蟲為廣州管圓線蟲病的感染階段,大小(0.462~0.525)mm×(0.022~0.027)mm。體表被覆兩層鞘膜。頭端稍圓,尾端變尖細,可見排泄孔、肛孔與生殖原基;第4期幼蟲蟲體雌雄區分明顯,大小約為第3期幼蟲的2倍,雌蟲前端可見雙管形子宮,陰道與肛孔位於蟲體近末端。雄蟲後端膨大,出現交合刺與交合刺囊。第5期幼蟲體積較第4期增大。雄蟲尾端已形成交合傘,與成蟲相似,僅形態略小,其內可見輻肋,交合刺、交合刺囊清晰可見,雌蟲陰門明顯 [1] 

管圓線蟲分佈

管圓線蟲
管圓線蟲(8張)
管圓線蟲幾乎遍及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台灣省是本病的流行區,而大陸僅有4例報道。正常情況下,鼠是廣州管圓線蟲的終末宿主,螺、蝸牛是中間宿主,淡水蝦、魚、蟹等可作為本蟲的轉續宿主。我國大陸褐雲瑪瑙螺自然感染率為29.7%和24.76%,福壽螺為65.5%。人因食入含有第三期幼蟲的螺類、蝸牛、魚、蝦等獲得感染,幼蟲在人體的移行過程迄今尚無報道,有的認為與鼠相似,即幼蟲在消化道內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經肝、心到肺,發育為成蟲。但人類不是廣州管圓線蟲的正常宿主,因此幼蟲的移行過程可能受個體差異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其移行途徑、停留部位、組織反應、發育情況各不相同,從理論上講蟲體可到達任何組織臟器。

管圓線蟲治療

主要的治療藥物是阿苯達唑,甲苯達唑和三苯雙脒也有很好的殺蟲效果。最新的研究表明,殺蟲藥需聯用糖皮質激素等抗炎藥物或抗炎中藥,減少死亡蟲體崩解而誘發的嚴重炎症反應。

管圓線蟲預防

預防主要是不食用生的或半生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不生食蔬菜、水果,不飲生水 [2] 
參考資料
  • 1.    夏超明,彭鴻娟主編,人體寄生蟲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08,第192頁
  • 2.    程訓佳主編,人體寄生蟲學=Human parasitology,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09,第2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