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算無遺策

(漢語成語)

鎖定
算無遺策,漢語成語,拼音是suàn wú yí cè,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出自《王仲宣誄》。
中文名
算無遺策
拼    音
suàn wú yí cè
出    處
《王仲宣誄》
注    音
ㄙㄨㄢˋ ㄨˊ ㄧˊ ㄘㄜˋ

算無遺策成語解釋

算:計劃;遺策:失算。 [1] 

算無遺策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算無遺策,畫無失理。” [1] 

算無遺策成語辨析

【近義詞】:策無遺算、謀無遺策 [2] 

算無遺策成語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1] 
示例
孟德智有所窮,則荀彧、郭嘉、荀攸、高柔之徒左右之,以算無遺策。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三國·十一》 [2] 
《南史·梁簡文帝紀論》:“自謂安若太山,算無遺策。” [1] 

算無遺策成語典故

宋元君夜半而夢人被髮窺阿門,曰:“予自宰路之淵,予為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餘且得予。”元君覺,使人佔之,曰:“此神龜也。”君曰:“漁者有餘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餘且會朝。”明日,餘且朝。君曰:“漁何得?”對曰:“且之網得白龜焉,其圓五尺。”君曰:“獻若之龜。”龜至,君再欲殺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以卜,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君,而不能避餘且之網;知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雖有至知,萬人謀之。魚不畏網而畏鵜鶘。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嬰兒生無碩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也。”畫無失理也當出於《莊子·宋元君將畫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