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箕谷之戰

鎖定
箕(jī)谷之戰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蜀漢趙雲與魏國曹真發生的一場戰鬥。趙雲在箕谷率領少量軍隊作為疑兵,吸引曹真率領的魏國主力,而諸葛亮率領主力軍隊在祁山戰場作戰。但馬謖街亭張郃擊敗,趙雲的疑兵也被暴露,從而導致整個北伐的失敗。
箕谷之戰蜀漢主帥為趙雲,主要將領為鄧芝;曹魏主帥為曹真,參戰將領不詳。
此戰以趙雲的敗退而告終。
名    稱
箕谷之戰
發生時間
228年
地    點
箕谷
參戰方
蜀漢、曹魏
結    果
趙雲敗退
參戰方兵力
不詳
傷亡情況
趙雲軍損失不大
主要指揮官
趙雲
曹真

箕谷之戰戰爭背景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失敗,於永安病逝。夷陵之戰對蜀漢的損失極大,蜀漢境內各地爆發了不同程度的暴亂。諸葛亮花三年時間安定、治理蜀漢,使得蜀漢國力增強。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南蠻叛亂,並從中獲取了大量軍需補充,國力再次增強。 [1]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進駐漢中,將漢中太守魏延收入丞相府,任命為司馬,統領相府兵馬, [2]  並調鎮東將軍趙雲來漢中,準備北伐。 [3] 
諸葛亮策反東三郡守將孟達,孟達舉事事情泄漏,被司馬懿所斬,諸葛亮以孟達反覆,也不救援。 [4] 

箕谷之戰戰爭過程

箕谷之戰對峙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給蜀漢後主劉禪上《出師表》後出兵北伐。
劉禪下出詔書,聲稱此次北伐蜀漢擁兵有二十多萬,以壯蜀漢軍威。 [5] 
趙雲與鄧芝率領少量軍隊號稱是蜀漢主力,由斜谷道進軍,佔據箕谷,作出直逼長安的樣子。而諸葛亮率領蜀漢主力軍攻打隴右一帶。 [6-7] 
蜀漢的突然出兵,使得魏國朝野恐懼。曹魏派出曹真率領魏國大軍前來抵擋趙雲,曹真率軍駐守郿縣。 [8-9] 
趙雲成功將曹真率領的魏軍吸引在箕谷口一帶,形成對峙。隴右三郡響應諸葛亮,但曹真依然駐紮在郿縣沒有動,防止長安被襲。
魏明帝曹睿親自出徵,坐鎮長安,為曹真後盾。祁山戰場,曹睿派出了張郃前往救援。 [10] 

箕谷之戰潰敗

張郃率軍救援隴右,於街亭大破馬謖。(詳見街亭之戰
張郃擊敗馬謖後,曹真開始率兵主動攻打趙雲,趙雲寡不敵眾,部隊被打散。但趙雲迅速聚攏散兵,固守箕谷,傷亡不大。 [11] 

箕谷之戰撤退

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進無所據,放棄第一次北伐。趙雲由箕谷退兵,曹真軍趁機追擊,趙雲讓鄧芝率軍先退,自己親自斷後,軍需物資以及兵將都沒有遭受大的損失。 [12]  趙雲撤兵後,又將棧道燒燬,使得魏軍無法再次追擊。

箕谷之戰戰爭結果

諸葛亮因為馬謖丟失街亭,不得不放棄北伐,趙雲在箕谷的疑兵也只好撤退。斜谷道直通漢中,赤崖又有蜀漢軍的府庫,為防止魏軍深入,趙雲將赤崖以北的棧道燒燬了一百餘里。
蜀漢全部人馬撤到漢中以後,諸葛亮開始執行軍規,馬謖等將被斬首,趙雲也因為戰敗被降級(一説為減少俸祿)。 [13]  但趙雲在撤兵過程中有出色表現,諸葛亮又要用剩餘軍資賞賜趙雲部下,被趙雲以沒有在軍事上獲得勝利的理由拒絕。 [14] 

箕谷之戰戰爭影響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簡略圖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簡略圖
趙雲箕谷疑兵成功吸引到了曹魏主力,給攻打隴右的諸葛亮爭取了很大的機會,但馬謖在街亭被魏將張郃擊敗,諸葛亮選擇撤兵,趙雲在箕谷的疑兵也失去了意義。
建興六年(228年),也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同年十月,諸葛亮再次北伐,趙雲先前告訴諸葛亮軍資絹帛可以留在冬天賜給將士們,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是冬天,正好用上。 [15] 
趙雲在撤退時燒燬了赤崖以北一百餘里的棧道,而後趙雲試圖去修復,但因為水流實在湍急,赤崖以南的棧道也被大水沖毀。 [16] 
箕谷口在陳倉以東,出了箕谷口剛好可以繞道陳倉後面,直取郿縣,進逼長安。諸葛亮給諸葛瑾提及趙雲燒棧道的事情,可見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是想走斜谷道的。而曹真在諸葛亮一伐失敗後下令修築陳倉城,也是鑑於趙雲燒了棧道,蜀漢短期內無法從斜谷道出兵,諸葛亮二次北伐,只能先攻取陳倉。 [17-18]  趙雲燒燬棧道的舉措雖然保住了漢中以及赤岸的府庫,但也給諸葛亮再次北伐造成影響。 [19-20] 
趙雲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試圖去修復棧道,而後因為大水湍急,修復失敗。魏國曹真沒有弄清楚這個情報,建興八年(230年),曹真打算從斜谷道入,大舉進攻蜀漢,陳羣以為斜谷道太過險要,不宜進兵,曹真於是分兵進攻蜀漢,但還是有一路兵馬走了斜谷道,因為棧道隔絕,又下着大雨,道路不通,曹真不得不退兵,而此時趙雲早已逝世。 [21-22] 

箕谷之戰失敗原因

蜀漢全軍撤回漢中後,諸葛亮處死了馬謖等將,又上書劉禪自貶為右將軍。奏疏上,諸葛亮稱箕谷之敗是不戒之失。戒在古代有多種解釋,“告誡”、“戒備”等。趙雲在箕谷的部隊曾被曹真的大軍打散,説趙雲沒有戒備可以説的通;馬謖街亭失敗,諸葛亮撤兵,趙雲也就沒必要繼續在箕谷做疑兵了,諸葛亮告誡趙雲早做準備,但蜀漢軍隊深入山谷作戰,書信軍情往來不是非常方便,説諸葛亮沒有告誡趙雲或者説沒有及時告誡趙雲也是可以説的通。而諸葛亮上疏是在追究自己的責任,所以“戒”的解釋應該更偏重於“告誡”。 [23] 
對於趙雲箕谷之戰的評價,歷代多是評價趙雲此戰所表現出來的美德,少有戰術評價。

箕谷之戰兵力考證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劉禪在詔書中號稱蜀漢有步騎二十萬, [5]  《漢晉春秋》中稱諸葛亮在祁山、箕谷的兵力都比曹魏多。 [24]  但蜀漢的主力部隊被諸葛亮率領在祁山作戰,趙雲只是作為疑兵出箕谷,兵力應不是很多。曹魏方面,由於趙雲這一支是號稱主力來戰,所以魏將曹真率領的兵力應是非常多的,多被記載為“大眾”,曹真又有督關右兵馬,但曹真所統領的兵馬具體數量卻沒有記載。隴右諸郡響應諸葛亮後,曹睿從中央又調出五萬兵馬,但這五萬兵馬是否用於箕谷戰場,卻不得而知。 [25]  至於趙雲軍與曹真軍的強弱對比,陳壽在《三國志》中説趙雲“兵弱敵強”。 [26]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諸葛亮傳》: 《三國志》:三年春,亮率眾南征,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 2.    《三國志·魏延傳》: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 3.    《三國志·趙雲傳》: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
  • 4.    《晉書》: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吳蜀各遣其將向西城安橋、木闌塞以救達,帝分諸將距之。初,達與亮書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聞吾舉事,當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間也,則吾城已固,諸軍足辦。則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不自來;諸將來,吾無患矣。”及兵到,達又告亮曰:“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達於城外為木柵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柵,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達甥鄧賢、將李輔等開門出降。斬達,傳首京師。
  • 5.    《諸葛亮集》: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董督元戎,龔行天罰,除患寧亂,克復舊都,在此行也。
  • 6.    《三國志·趙雲傳》: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 7.    《三國志·諸葛亮傳》: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
  • 8.    《魏略》: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
  • 9.    《三國志·曹睿傳》: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
  • 10.    《三國志·諸葛亮傳》: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
  • 11.    《三國志·趙雲傳》: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
  • 12.    《三國志·趙雲傳》:亮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
  • 13.    《華陽國志》:亮拔將西縣千餘家還漢中,戮謖及休、盛以謝眾,奪襲兵,貶雲秩。
  • 14.    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9-11]
  • 15.    《三國志·趙雲傳》:雲有軍資餘絹,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
  • 16.    《水經注》: 前趙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北閣道,緣谷百餘里,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窮極,不可強也。 頃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橋閣悉壞。時趙子龍與鄧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緣崖與伯苗相聞而已。
  • 17.    《三國志·諸葛亮傳》: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
  • 18.    《三國志·曹真傳》:真以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治其城。亮果圍陳倉,已有備而不能克。
  • 19.    《方輿紀要》:箕谷在寶雞縣東南四十里;赤崖在漢中府城西北,亦曰赤岸。
  • 20.    《中國地名大辭典》:赤崖:在陝西褒城縣西北,褒斜閣道所經,亦日赤岸。
  • 21.    《三國志·陳羣傳》:曹真表欲數道伐蜀,從斜谷入。羣以為“太祖昔到陽平攻張魯,多收豆麥以益軍糧,魯未下而食猶乏。今既無所因,且斜谷阻險,難以進退,轉運必見鈔截,多留兵守要,則損戰士,不可不熟慮也”。
  • 22.    《三國志·曹真傳》:真以“蜀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數道併入,可大克也。”帝從其計。真當發西討,帝親臨送。真以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溯漢水,當會南鄭。諸軍或從斜谷道,或從武威入。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
  • 23.    《三國志·諸葛亮傳》: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
  • 24.    《諸葛亮傳》:漢晉春秋曰:或勸亮更發兵者,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
  • 25.    《魏書》: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帝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致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
  • 26.    《三國志·趙雲傳》: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