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筳,古代稱卷絲的小竹管為筳,也叫筟(fū)或箢(wǎn),也可作紗管或紆管解。梃、鋌則專指錠子,不再有紗管或紆管的含義。
中文名
拼    音
tíng
部    首
字    碼
U+7B73
五    筆
ttfp
倉    頡
hnkg
鄭    碼
mmby
注    音
ㄊㄧㄥˊ
總筆畫
12

基本釋義

筳
筳(梃、鋌) 拼音(ting)
古代錠子與紗管、紆管尚未分開,筳從繀車上直接取下,用作緯管和紆子。後來改用木製,遂有“梃”字出現。再後,紗管和錠子分開,紗管套在錠子上,紗線則繞在紗管上。繞滿紗線後只須把紗管拔下,不必再把錠子從紡車上取下。錠子後漸改用鐵製,遂又出現了”鋌“字,即今”錠“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説文》繀絲管也。《正字通》繀,著絲於莩車也。今紡絲銓曰筳子。
又小竹。《東方朔·答客難》以蠡測海,以筳撞鐘。
又楚人結草折竹卜曰筳篿。《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筳篿兮。《注》筳,小折竹也。《文選注》筳,竹算。
又《玉篇》籠也。
又《集韻》湯丁切。《揚子·方言》緪、筳,急也。
又《集韻》待鼎切,音挺。屋樑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