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答楊時論西銘書

鎖定
北宋程頤與門人楊時討論《西銘》的書信。楊時擔心,張載在《西銘》中闡發的民胞物與思想是“言體而不及用,恐其流至於兼愛”(《河南程氏粹言》卷一)。程頤批評了楊時的觀點,指出:《西銘》的思想與墨子的“兼愛”説有本質的區別,前者主張“理一而分殊”,後者主張“二本而無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理一”;人各親其親、各子其子,便是“分殊”。愛無差等是“二本”,不分親疏是“無分”。“分殊”的流弊在於為私心所勝而喪失“仁”,但在分殊的基礎上推致“理一”,則能防止私心太勝而成就“仁”。這與“無分”的過錯在於“兼愛而無義”根本不同。《西銘》既講明“理一分殊”的道理,又欲使人實際推行,便是“用”。程頤此書第一次提出理一分殊的命題,對後世理學家產生了巨大影響。理一分殊説成為宋明理學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書收入《河南程氏文集》,後匯入《二程全書》。1981年中華書局校點本《二程集》亦載此文。 [1] 
中文名
答楊時論西銘書
作    者
程頤
楊時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