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答呂毉山人書

鎖定
《答呂毉山人書》是韓愈寫給呂毉山人的一封回信。
作品名稱
答呂毉山人書
出    處
韓愈散文選集
作    者
韓愈
作品體裁
散文

答呂毉山人書散文內容

愈白:惠書責以不能如信陵執轡者②,夫信陵,戰國公子,欲以取士聲勢傾天下而然耳③。如僕者,自度若世無孔子④,不當在弟子之列⑤。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⑥,恐未礱磨以世事⑦。又自周後文弊⑧,百子為書⑨,各自名家⑩,亂聖人之宗,後生習傳,雜而不貫,故設問以觀吾子:其已成熟乎,將以為友也;其未成熟乎,將以講去其非而趨是耳。不如六國公子有市於道者也。
方今天下入仕,惟以進士、明經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習熟時俗,工於語言,識形勢,善候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於衰壞,恐不復振起。務欲進足下趨死不顧利害去就之人於朝,以爭救之耳。非謂當今公卿間,無足下輩文學知識也。不得以信陵比。
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率然叩吾門;吾待足下,雖未盡賓主之道,不可謂無意者。足下行天下,得此於人蓋寡,乃遂能責不足於我,此真僕所汲汲求者。議雖未中節,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燻之,聽僕之所為,少安無躁。愈頓首。

答呂毉山人書註釋

①呂毉(yì)山人:名裏不詳。毉:同“殹”。山人:隱居山林的人。按韓愈對當時山人、處士一類人物,多有不敬。文集中《送石處士序》、《送温處士赴河陽軍序》,也有諷刺筆調。
②信陵執轡(pèi)者:信陵君,魏公子無忌,與齊孟嘗君(田文)、趙平原君(趙勝)、楚春申君(黃歇),同稱戰國四公子,延接天下賓客。信陵君尤以禮賢下士出名,他曾為魏國夷門的監者(守門人)侯嬴牽馬。轡:馬繮。
③而然:而如此。指信陵君為侯嬴執轡事。
④度(duó):思量、忖度。按這兩句表示韓愈的傲兀自負。
⑤弟子:指儒家弟子。
⑥朴茂:樸實優秀。
⑦礱(lónɡ)磨:磨礪鍛鍊。
⑧周後文弊:周代後期文風衰弊。
⑨百子為書:指百家爭鳴。
⑩各自名家:自成一家。
宗:本源。
不貫:中斷。
設問:提出問題。
有市於道:將道義像貨物那樣出售。市:售賣,作動詞用。
惟以句:進士、明經都是考試科目,進士以詩賦為主,明經以通曉經義為主。卿大夫之世:卿大夫的子孫,可依靠先人門蔭入仕,不必經由考試。
率(shuài):大都。
人主:皇帝。
靡靡:隨聲附和。
趨死不顧利害去就:捨生、不顧個人利害、進退(指官職或權位)。
系:結,指鞋帶。
率然:直率,指不經介紹。
此:指上面説的“賓主之道”和“不可謂無意者”,指出主人待客是盡了禮的。
不足:指呂毉山人責怪韓愈未能像信陵君為侯嬴執轡那樣來接待他。
汲汲:急速、唯恐不及。
議雖未中節:議論雖然沒有説到點子上。中:作動詞用。節:節奏,音樂上的節拍。
阿曲:巴結逢迎。阿:阿附。曲:順從人意。
灼灼:光盛鮮明。
三浴三熏:這是用齊桓公接待管仲的典故。管仲自魯國至齊,桓公為他三次沐浴,三次用香料塗身。見《國語·齊語》。燻:同“薰”,一作“釁”,以香塗身。
少安無躁:《左傳·襄公七年》載叔孫穆子的話,有“吾子其少安”。注:安,徐也。就是説:別性急,慢慢來。 [1] 

答呂毉山人書譯文

韓愈謹復:
來信責備我不能象信陵君為侯嬴駕車那樣禮賢下士。信陵君作為戰國時代一個諸侯公子,他是為了培植親信,擴大聲勢,使天下人為之傾服才這樣做的。對我韓愈來説,如果世界上沒有出現過孔子,就不會成為任何人的門徒。我看你出山不久,涉世不深,加上週代以後,崇尚空文,弊端百出,著書立説的人很多,又都自我標榜,自稱一家,搞亂了聖人的本意,後學之士只知沿襲舊制,駁雜而不能貫通。所以我不禁要請教:如果一個人象信陵君那樣為門人駕車,你會與他成為朋友嗎?如果一個人不能象信陵君那樣為門人駕車,你會與他成為朋友嗎?我們都不象戰國的那幫諸侯公子,會拿交友的道義當買賣啊!(如果您的知識已經完備,那麼我們就成為朋友;如果你的知識還不夠完備,我將講給你聽使你離開錯誤走向正確。不是像六國的公子那樣在道路上做買賣。)
現在做官的途徑不外乎以下三條:進士科考試、明經科考試、卿大夫門蔭。這些人全都精於人情世故,善於花言巧語,慣會見風使舵,擅長察言觀色。因此社會風氣日漸衰敗,恐怕難以振奮,所以急於要推薦象你那樣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到朝廷裏,去拯救日漸衰敗的社會風氣。我的意思並不是説當今公卿大臣當中沒有象(您)那樣博學多才、識見高明的人士,只是不要去跟信陵君作什麼比較。
然而你披破衣、穿麻鞋,突然來敲我的門;我接待你,可能沒有盡我的賓主之誼,但也不能據此就説我沒有誠意。你足跡所到之處,象我那樣接待你的人大概不多,難道就能據此責備我待客的禮貌不如信陵君嗎?(於是能指出我的不足)實際上,真誠待人,禮賢賢士,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你對我的責備雖然沒有切中要害,但你那種不肯對上阿諛奉承的品德,是很讓人欣賞的,正要象齊人接待管仲那樣,用三沐三薰的禮節來接待你。聽我一言,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韓愈頓首。 [2] 

答呂毉山人書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