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等
- 拼 音
- děng
- 部 首
- ⺮
- 五 筆
- TFFU
- 倉 頡
- HGDI
- 鄭 碼
- MBDS
- 筆 順
- 撇、橫、點、撇、橫、點、橫、豎、橫、橫、豎鈎、點
- 字 級
- 一級(編號:2681) [1]
- 平水韻
- 上聲二十四迥 [4]
- 注音字母
- ㄉㄥˇ
- 總筆畫
- 6+6
- 四角碼
- 88341
- 統一碼
- 7B49
- 造字法
- 會意字
- 字形結構
- 合體字,上下結構
等字源演變
編輯“等”戰國文字寫作圖1,小篆寫作圖2,秦、漢隸書“等”字所從之“⺮”或訛為“++”,隸變後楷書寫作“等”。“等”是會意字,上半部分為“⺮”,表示材料。竹,即竹簡,古代紙未發明前,將竹剖削成片,在上面刻寫文字,稱為“竹簡”;“等”字下半部分為“寺”,指古代官署的名稱。秦以官員任職之所,通稱為寺,簡冊是官府文書,故從寺。古代官曹之中整齊的簡冊謂之“等”。一般簡冊擺放整齊、一致 ,故引申為凡齊之稱。如《史記·陳涉世家》:“等死,死國可乎?另“等”表等待之義,“等”假借為“待”。如《字彙·竹部》:“等,候待也。”今有複音詞“等待”。
[2]
等詳細釋義
編輯讀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děng | 名詞 | 級位;級別。 | class;grade | 《呂氏春秋·召類》:“士階三等。” 《史記·留侯世家》:“皆陛下故等夷。” 《大戴禮記·少間》:“同名同食曰同等。” 《三國志·諸葛亮傳》:“請自貶三等。” | 優等;等例;等子;等分 |
台階的級。 | flight of steps leading to the house | 《論語·鄉黨》:“出降一等。” | |||
輩,處於同一地位的人。 | 《史記·留侯世家》:“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將此屬,無異使羊將狼,莫肯為用。” | ||||
類型;樣子;般。 | sort;shape | 《易·繫辭下》:“爻有等。” 元·關漢卿《竇娥冤》:“呀,真個下雪了,有這等異事。” 《水滸全傳》:“日後提刑官下馬,我吃不的這等官司。” | 此等人;等儕;等儔 | ||
稱小量東西的衡器。後作“戥”。 | small steelyard | 宋李廌《師友談記》:“邢和叔嘗曰:子之文銖雨不差,非秤上秤來,乃等子上等來也。” 《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氈笠》:“便取出銀子,剛剛一塊,對等來一稱,叫聲慚愧。原來是塊元寶,看時像少,稱時便多,到有七錢多重。” | 等子;等秤 | ||
動詞 | 同;等同。 | equate | 《周禮·大宗伯》:“以等邦國。” 《淮南子·主術》:“與無法等。” | 等作;相等;大小不等;等頭 | |
衡量。 | weigh | 《孟子·公孫丑上》:“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 | 等量 | ||
等待;等候。 | wait | 范成大《州橋詩》:“父母年年等駕回。” 《水滸傳》:“有個官人請説話,商議些事務,專等,專等。” | 等車;等人;等米下鍋 | ||
區別等次。 | 《周禮·司勳》:“以等其功。” 《禮記·樂記》:“然後立樂等。” | 等列;等衰;等殺;等務 | |||
形容詞 | 程度、數量相等。 | equal | 《左傳·文公十五年》:“示有等威。” 《荀子·富國》:“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 | ||
一樣;同樣。 | same | 《史記·陳涉世家》:“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淮南子·主術》:“有法者而不用,與無法等。” | 等夷 | ||
助詞 | 用在人稱代詞或指人的名詞後面,表示複數。 | -s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等不肖,請辭去。” | 我等;彼等;一干人等 | |
表示列舉未盡。 | and so on | 《三國志·諸葛亮傳》:“關羽、 張飛等不悦。” | |||
列舉後的煞尾,後面往往有前列各項的總計數。 | etc. | 《史記·項羽本紀》:“與樊噲夏候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 | |||
代詞 | 表示疑問,相當於“何”。 | 《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黃)祖慙,乃訶之。衡更熟視曰:‘死公!雲等道?’” 唐·王維《哭殷遙》:“念君等為死?萬事傷人情: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齡。” 宋·王安石《河勢》:“無災等難必,從眾在吾君。” |
等古籍釋義
編輯等説文解字
【卷五】【竹部】多肯切(děng)
等説文解字注
【卷五】【竹部】
(等)齊簡也。齊簡者,㬪簡冊齊之,如今人整齊書籍也。引伸為凡齊之稱。凡物齊之,則高下歷歷可見,故曰等級。刀部雲:“則,等書物也。”
從竹,從寺。會意。
等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部】等;康熙筆畫:12;部外筆畫:6
《廣韻》《正韻》多肯切。《集韻》《韻會》得肯切。《海篇》:登上聲。類也,比也,輩也。《易·繫辭》:爻有等,故曰物。《禮·曲禮》:見同等,不起。
又齊也。《左傳》疏:春秋分而晝夜等,謂之日中。
又等級也。《禮·樂記》:則貴賤等矣。《周禮·春官》: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左傳·隱五年》:明貴賤,辨等列。
又《篇海》:等,候待也。
又《説文》:齊簡也,從竹、從寺。寺,官曹之等平也。
又佛書有《方等經》。
(dǎi)又《廣韻》多改切。《集韻》打亥切。齊也。
等字形書法
編輯等字形對比
等書寫提示
等書法欣賞
等音韻彙集
編輯等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董同龢系統 | 之 | t | ə̂ɡ |
周法高系統 | 之 | t | əɣ | |
李方桂系統 | 之 | t | əgx | |
魏 | 咍 | əї | ||
晉 | 咍 | əї | ||
南北朝 | 齊梁陳北周隋 | 灰咍廢 | əi | |
隋唐 | 擬音/王力系統 | t | ɒi |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t | Ai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t | əi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t | ậi |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t | əi |
等韻書集成
韻書 | 字頭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廣韻 | 等 | 等 | 蟹 | 上聲 | 海 | 端 | 開口呼 | 一等 | 全清 | 多改切/多肯切 | tAi | |
等 | 曾 | 上聲 | 等 | 端 | 開口呼 | 一等 | 全清 | 多肯切/多改切 | təŋ | |||
集韻 | 蟹 | 上聲 | 海 | 端 | 開口呼 | 一等 | 全清 | 打亥切 | tɒi | |||
曾 | 上聲 | 等 | 端 | 開口呼 | 一等 | 全清 | 得肯切 | təŋ | ||||
禮部韻略 | 上聲 | 等 | 多肯切 | |||||||||
增韻 | 上聲 | 等 | 多肯切 | |||||||||
中原音韻 | 等 | 上聲 | 庚青 | 端 | 開口呼 | 全清 | təŋ | |||||
中州音韻 | 上聲 | 庚青 | 葉登上聲 | |||||||||
洪武正韻 | 等 | 上聲 | 十八梗 | 端 | 都 | 全清 | 多肯切 | təŋ | ||||
分韻撮要 | 等 | 陰上 | 第十五登等凳德 | 端 |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3-24]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91
- 3. 等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24]
- 4. 平水韻 二十四迥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3-24]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8卷[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135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成都;武漢: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159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620
- 8.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北京:中國書店,2010.12:678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842
- 10.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64
- 11. 等的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24]
- 12. 等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24]
- 13. 等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2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