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3號桌

鎖定
《第3號桌》(又名《3號桌》) [1]  電影短片是一部充滿温情與感動的文藝片,由四川肖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該片由肖超導演 [2]  ,劉智勇任攝影指導。鼓勵、感恩與堅守是本片故事的核心元素。相互的鼓勵和感恩是最温暖、感人的,而相互的堅守是撫慰人類情感最好的心靈雞湯。
除《第3號桌》外,四川肖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還有《超哥超事》系列作品:《超哥超妹的超事》、《愛情來敲門》、《超哥相親記》等作品。
中文名
第3號桌
類    型
温情,感人,文藝片
出品公司
四川肖超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四川成都
拍攝日期
2015年6月
拍攝地點
四川成都
導    演
肖超
編    劇
肖超,劉智勇
製片人
吳君華,肖超
主    演
和龍
孫悦菡
張勇慶
主    演
莊薈穎
吳君華 展開
主演
莊薈穎
吳君華
陳倩
肖妙涵 收起
片    長
35 分鐘
上映時間
2015年10月
對白語言
普通話,四川話
色    彩
彩色
在線播放平台
愛奇藝
出品時間
2015年6月
製片成本
50 萬元
攝影指導
劉智勇
總監製
劉智勇,彭波
監    製
劉國虎、賈全龍、肖 剛 、龍治成

第3號桌電影劇情

《第3號桌》講述了一對在四川成都某鄉鎮開面館的夫妻,在2001年除夕夜接待了兩位特殊客人的故事。這兩位客人是一對從大雪中走來的藏族母女,母親30歲左右,女兒5歲左右。母女為尋找並等待自己的丈夫及父親而來到鎮上,女兒的父親幾年前就來成都打工,並約定2001年的春節將母女倆接到鎮上來過年,然而當母女倆來到成都時,卻一直未等到他。
在這個大雪紛飛的除夕夜,麪館的老闆和老闆娘用最特殊的方式接待了這對母女,於是,母女倆終於在新年鐘聲敲響之前吃上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一碗素面,一隻滷雞蛋。
2001年除夕夜,這對藏族母女在麪館受到老闆和老闆娘的特殊照顧,讓嚴冬中的母女倆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2002年除夕夜,麪館老闆和老闆娘即將關門時,去年那對特殊客人再次推門而入--------
2003年除夕夜,那對藏族母女依然如期而至
藏族母女倆一直未等到自己的丈夫及父親,因為他早已車禍身亡了,只是她們母女倆不知道而已,只是老闆和老闆娘一直不敢告訴她們真相而已。因為,告訴真相對母女倆來説最後只是一種殘酷的打擊,只是在摧毀她們最後的期盼和希望。
2004年除夕,麪館老闆和老闆娘一直翹首期盼着那對母女倆的到來,然而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響了,藏族母女依然未出現。
從那以後,藏族母女再沒出現過。而老闆和老闆娘依然在每年的除夕夜等待着她們的到來。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那對特殊的客人依然未出現。
2015年春節,同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除夕夜,“請問,還有素湯麪麼?”一句激動而清脆的聲音打破了麪館老闆及老闆娘的平靜,一對藏族母女終於再次出現在門口。
十多年前的藏族媽媽已經白髮蒼蒼,而十多年前的藏族女兒已經長大成人。十多年前的堅守與等待,四個人終於再次團圓。2015年寒冷的除夕夜,4個人像一家人一樣,彼此感受着幸福與温暖。
愛與鼓勵和堅守,是相互的。愛是一種力量,因為有他們彼此間長久的堅持而倍感温暖且彌足珍貴!
《第3號桌》影片故事的靈感來源於日本作家慄良平收集並整理的《一碗湯麪》,故出品人在影片片尾打出字幕:向日本作家慄良平致敬!

第3號桌角色介紹

麪館老闆——和龍(飾演)
麪館老闆娘——孫悦菡(飾演)
藏族母親——張勇慶(飾演)
藏族女孩(兒時)——莊薈穎(飾演)
藏族女孩(大學時代)——陳倩(飾演)
幸福母親——吳君華(飾演)
老闆、老闆娘之女——肖妙涵(飾演)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導演肖超攝影指導劉智勇

第3號桌影片花絮

以下是影片花絮。
《第3號桌》 《第3號桌》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導演肖超

第3號桌演職員表

出品人:肖 超
總監製:劉智勇、彭 波
監製:劉國虎、賈全龍、肖 剛 、龍治成
總策劃:王開昕
策劃:李高林、谷宇、瞿大文、李 紅
製片人:吳君華、 肖 超
執行製片人:榮德建
編劇:肖 超、劉智勇
導演:肖 超
場記:張琛
前期統籌:蘭 天
攝影指導:劉智勇
焦點員:米建強
攝助:楊松柏
燈光師:李守其
燈光助理:魏華、鍾志剛、周國才、熊飛宇
美術指導:劉戎風
道具:胥 友
化服組長:佘汶郗
助理:梁燕梅、王曉星
服裝:朱 羽
製片主任:鍾 勇
現場製片:郭小華
外聯製片:劉小東
生活製片:高 超
場務:陳麒麟,廖前方
剪輯:張 琛
調色合成:張必華
作曲:劉利敏
海報設計:成都費思道品牌創意設計
字幕翻譯:龔雪蓮
劇本翻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