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21課

鎖定
《第21課》是亞利桑德羅·巴里克執導的劇情片,約翰·赫特和諾亞·泰勒出演。
該片講述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創作過程中的秘密。
中文名
第21課
外文名
Lezione 21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意大利、英國
導    演
亞利桑德羅-巴里克 Alessandro Baricco
編    劇
亞利桑德羅-巴里克
主    演
約翰·赫特
諾亞·泰勒
主    演
蕾歐諾·瓦特林
片    長
92 分鐘
上映時間
2008年8月13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在線播放平台
豆瓣App
出品時間
2008年
百度評分
8.6分

第21課劇情簡介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究竟是如何誕生的?而在他將這一作品第一次呈現給維也納人們的那一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一個學生(諾阿·泰勒)回憶了自己大學音樂教授蒙德里安·奇爾羅伊在最為精彩的一堂音樂課,第21課上活靈活現講述的關於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製作秘密。
蒙德里安·奇爾羅伊是一名英國大學教授,行事古怪但卻博學非常。他常常行事脱離常規因此不得學術界青睞,然而這名行事怪異的教授卻極受學生們的愛戴,對於他那古怪又博學的授課,學生們念念不忘。特別是被標註為21課的那一講,更是天馬行空得無以復加。那是一堂關於貝多芬的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的創作過程的課。在那堂課上,奇爾羅伊教授顛覆了學生們關於第九交響曲以及歡樂頌的一切舊有認識,而《21課》就是他的學生們所爭相抄傳的筆記以及回憶的再現。
1824年5月7日,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次公演,至那時為止,貝多芬已經經受了數年完全失聰的打擊保守孤獨的折磨和困擾。脾氣秉性也因為自己名聲的日漸衰弱以及屢屢失敗而變得極為惡劣。他將第九交響曲視為最後一次證明自己的出色並衝破隔絕的機會。對他來説,第九交響曲就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決鬥,為此,這位曾經名噪一時無人能及的音樂家必須要挑戰那個已經將他摒棄的世界。而《21課》就是關於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真實故事,一個關於一名最為了不起的不朽鬥士如何失敗又如何在1824年5月的那個下午迎戰整個世界的故事。在《21課》中,貝多芬僅僅出場4秒,有一個背影鏡頭。
就像所有的教授一樣,蒙德里安·奇爾羅伊教授也曾有一個自己最為心愛的學生,年輕女孩瑪莎。瑪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知道蒙德里安·奇爾羅伊在什麼地方,如何走完一生的人。她知道奇爾羅伊教授去了一個荒廢的地區,生活在一羣怪異的流浪漢當中。瑪莎堅信,如果如果不去到那個地方,就無法真正明白21課的內容。在奇爾羅伊教授失蹤多年以後,她是唯一一個能做到的人,而她這麼做了。《21課》是一個關於某人尋找一名失蹤的教授,以便聆聽他的聲音,聽他親自講述他最為精彩的一堂課的結尾的故事。
在1824年冬天,在一個距離維也納30公里的冰凍的湖上,發現了一名被凍死的年輕音樂家的屍體。這個年輕人名叫漢斯-彼得斯。他徒步穿過森林,最終在湖中央,坐在他的行李上,迎來了他的死亡。也許他人生的最後時刻是在演奏中度過的,人們發現他的時候,他的右手緊緊攥着他的小提琴柄。他攥得如此之緊,以至於人們費了很大勁也沒能掰開他的手指,最終不得不把他和他的小提琴一起埋掉。蒙德里安·奇爾羅伊教授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在他那著名的21課中,他大量運用了這則故事。他認為在彼得斯迎來人生終點前的最後一刻,在他還試着演奏自己的小提琴的時候,彼得斯看到了一個孩子漸漸靠近他。蒙德里安-奇爾羅伊堅信那是一個天使。他堅信在彼得斯人生的最後一刻到來之前發生了很多的事情,他堅持只有在看到了至少一點點美好的東西之後,人們才會死亡。《第21課》是關於漢斯·彼得斯人生最後時刻的故事,是蒙德里安-奇爾羅伊教授所講述的彼得斯的最後時刻的故事。
第21課 第21課
至於這四個故事究竟是如何融匯在同一部電影之中的,就只有真正看了這部電影才能明白。 [1] 

第21課演職員表

第21課演員表

第21課職員表

導演 亞利桑德羅·巴里克
編劇 亞利桑德羅·巴里克

第21課獲獎記錄

2009年意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獎(Silver Ribbon) Best Cinematography (Migliore Fotografia)(提名)Gherardo Gossi
2009年意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獎(Silver Ribbon) Best Costume Design (Migliori Costumi)(提名)Carlo Poggioli

第21課幕後製作

亞利桑德羅·巴里克是意大利著名當代小説作家、劇作家以及音樂評論家,他所撰寫的劇本《1900》曾經被著名導演朱塞佩·多納託雷改編為奧斯卡獲獎電影《海上鋼琴師》,而如今,他自己編劇並親自指導的導演處女作,電影《第21課》即將和觀眾見面。在這部影片中,巴里克選擇了英語為片中對白。而影片的主要拍攝地則是在意大利北部山城城普利米業洛以帕內維齊奧自然公園,另有部分鏡頭在倫敦以及意大利曼託瓦完成。
本片充斥着巴里克式天馬行空的想象,以及精妙詼諧。作為意大利最天才的故事家,《第21課》講述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創作過程中的秘密,在談到自己這部電影導演處女作的時候,巴里克説:“這是一部關於舊時代的影片,適合任何人觀看,這裏沒有一點對於現實的涉及。這個片子所講述的故事的確非常奇異,充斥着各式各樣的奇怪人物,甚至我當初向潛在製片人和投資人介紹這部片子的時候也遇到了相當大的麻煩,很難對他們解釋清楚片子的內容,總之,這是一部需要親眼看一看才行的片子。”
談起選擇英語為影片表現語言的原因時,巴里克説:“我選擇英語做為片中對白語言不是偶然的,這正是因為本片一點不涉及到意大利地方的緣故。我和影片製片人多梅尼科·普羅卡其從最開始就不想製作一部僅僅面向意大利觀眾的片子,而是至少要面向整個歐洲的觀眾羣。約翰·赫特所詮釋的蒙德里安·奇爾羅伊教授是來自我的小説《城市》中的一個人物。我從小説中將他抽取出來,做了一些修改,但是他還仍然是他。這是一個特立獨行不拘泥於常規的人,這部電影就是他所講述的一個來自他腦海中的故事,而他的腦海也就是我的腦海。這是瘋狂的一課,但也是他個人經歷的故事,一個老人的故事,因此,我才説,這首先是一部關於舊時代的電影。”
巴里克説:“與其説這部影片是關於第九交響曲的誕生,不如説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第九交響曲初次進行公演那晚的故事。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裏面説到的有些東西是眾所周知的,而有些不是。這個故事生動又有教育性,涉及很多關於古典音樂以及歐洲十九世紀文化藝術方面的東西。我很想講述這個故事,而我發覺要想做到這一點,電影是最好的表現形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