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

鎖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黨的最高中央領導機關,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執行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任期自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由中央委員201人、候補中央委員132人組成。1977年8月,十一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選舉華國鋒為中央委員會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為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全會選舉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選舉華國鋒、韋國清、烏蘭夫、方毅、鄧小平、葉劍英、劉伯承、許世友、紀登奎、蘇振華、李先念、李德生、吳德、餘秋裏、汪東興、張廷發、陳永貴、陳錫聯、耿飈、聶榮臻、倪志福、徐向前、彭衝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陳慕華、趙紫陽、賽福鼎·艾則孜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增選陳雲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鄧穎超、胡耀邦、王震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全會認真討論了“文化大革命”中發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以及“文化大革命”前遺留下來的一些歷史問題,決定撤銷中央在1976年發出的有關所謂“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和處理天安門事件的錯誤文件,並審查和糾正了過去對彭德懷、陶鑄、薄一波、楊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錯誤結論,提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必須遵循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1979年9月,十一屆四中全會選舉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趙紫陽和中央委員彭真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80年2月,十一屆五中全會為劉少奇平反昭雪,推翻了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恢復了劉少奇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領導人之一的名譽。全會增選胡耀邦、趙紫陽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重新設立中央書記處,選舉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萬里、王任重、方毅、谷牧、宋任窮、餘秋裏、楊得志、胡喬木、胡耀邦、姚依林、彭衝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批准汪東興、紀登奎、吳德、陳錫聯辭去所任職務的請求。198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紀委關於康生、謝富治問題的兩個審查報告,決定把康生、謝富治的反革命罪行向全黨公佈,同時撤銷對這兩人的《悼詞》,並決定開除他們的黨籍。1981年6月,十一屆六中全會一致同意華國鋒辭去黨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請求;選舉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主席、趙紫陽和華國鋒為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選舉鄧小平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決定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由中央主席胡耀邦和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華國鋒組成,選舉習仲勳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