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鎖定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1977年12月20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表。含第一表、第二表兩部分。第一表收簡化字193個,其中不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172個,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21個。另有類推出的簡化字55個。第二表收簡化字269個,其中不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245個,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24個,還收有不能單獨成字的簡化偏旁16個。按規定,第一表簡化字即時陸續在出版物上先行試用。但在1978年8月以前,又先後停止了試用。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通知,正式廢除《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該方案的“簡化字”未獲得正式通用的地位。 [1] 
中文名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頒佈時間
1977年12月20日
發佈單位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草案説明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一、草案為什麼分兩個表

這是因為兩個表所收筒化字的流行情況不同。
第一表所收的簡化字已在全國流行,可在出版物上先行試用。
第二表所收的簡化字有三種情況:(一)已在部分地區或某個行業中流行。這類字佔大多數。(二)有些字是從社會上流行的幾種不同簡體中選用的,選用得是否合適,還需要討論。這類字佔一小部分。(三)還有少數字,原字筆畫較繁而又比較常用,是我們根據羣眾簡化漢字的方法擬訂的。因此,第二表的簡化字,需要經過羣眾廣泛討論,提出修改、增補或者刪除的意見。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二、草案一共收了多少簡化字

第一表收簡化字193個(其中不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172個,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21個),類推出來的簡化字55個。以上兩項合計,共248個。
第二表收簡化字269個(其中不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245個,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24個);此外,不能單獨成字的簡化偏旁16個。根據24個可作簡化偏旁的簡化字和16個不能單獨成字的簡化偏旁, 類推出來的簡化字36個。以上兩項合計,共605個。
整個草案共收簡化字853個, 簡化偏旁6個。
在精簡漢字數量方面,草案精簡了263個字。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三、草案中類推字的類推簡化範圍

按説,一個偏旁簡化了,所有包含這個偏旁的字都應該同樣簡化。但是,考慮到漢字總數很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死字、古字,現代漢語中已經不用,沒有必要把所有可以類推的字全部類推簡化。因此,草案中的類推簡化字,暫在4500個較常用字範圍內類推簡化。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四、還有哪些字急需簡化

這次簡化以後,在4500個較常用字中,超過十筆的還有1300字。其中使用頻率較高而急需簡化的字舉例如下:
衡醍酷增橫題篇端縮篆羣溪御融蹄贈薪
操額醋嫩嗽辣撒誓舅嗅賴罩繳薏隔謹捷
滯騾纂撕撐鱗蹦髓
此外,還有一些筆畫不算多,但是難寫難讀或容易寫錯讀錯的字,也需要在簡化過程中求得解決。
這些字怎樣簡化,希望大家研究討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