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次俄土戰爭

鎖定
第二次俄土戰爭是指1686~1700年俄國反對奧斯曼帝國(1299~1922)侵略的鬥爭。
名    稱
第二次俄土戰爭
發生時間
1695-1700年
地    點
黑海沿岸
參戰方
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
結    果
俄羅斯帝國獲勝,締結《君士坦丁堡和約》
主要指揮官
V.V.戈利岑公爵
彼得一世

第二次俄土戰爭歷史背景

沙皇彼得一世改革後,俄國成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強國。強大後的俄國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然而,彼得一世畢生都沒有實現奪取黑海出海口的願望。葉卡捷琳娜二世上台後,秉承彼得一世的遺志,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行了兩次戰爭。由於俄國國力的強盛和葉卡捷琳娜二世靈活的外交策略,兩次俄土戰爭都是俄國取得最終勝利。

第二次俄土戰爭開始

這次戰爭是在俄國加入反土“神聖同盟”之後爆發的。戰爭過程中俄軍進行了對克里木的遠征(1687、1689)和對亞速的遠征(1695~1696)。1686年俄國加入由奧地利、波蘭威尼斯組成的反土同盟。1687、1689年,俄軍在V.V.戈利岑公爵統帥下,對克里木進行了兩次遠征。1695、1696年彼得一世兩次遠征亞速。由於俄瑞戰爭迫近,以及其它盟國與土耳其締結了和約,俄國政府也同土耳其締結了君士坦丁堡和約(1700)。這次戰爭的結局是:亞速和延伸到米烏斯河亞速海沿岸一帶歸屬俄國。根據1700年7月俄土《君士坦丁堡和約》,亞速劃歸俄國。戰爭證明俄軍必須進行改革。

第二次俄土戰爭戰前狀況

沙皇彼得一世(1682-1725年在位)親政後,對俄國進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改革。改革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宗教各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俄國落後的面貌。彼得一世認為,俄國要想爭霸歐洲,必須要有自己的出海口,因此發動了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不過都沒有奪得黑海出海口。但是彼得一世的軍事改革為俄國提供了20萬陸軍,2.8萬海軍和幾百艘艦隻的亞速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上台後,利用彼得一世改革積累的物質財富和軍事力量,為發動土耳其戰爭做好了準備。
15世紀中期,奧斯曼土耳其滅亡了拜占庭(東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蘇萊曼大帝(1520-1566在位)時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入全盛時代。蘇萊曼大帝去世後,土耳其逐漸走向衰落。“16世紀末以後,奧斯曼帝國內部的階級鬥爭、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農民起義和民族獨立鬥爭風起雲湧,不斷爆發,給予奧斯曼帝國政府以沉重的打擊,衝擊着帝國日益腐朽、搖搖欲墜的封建制度和反動統治,使得奧斯曼帝國從此陷入了社會危機的歷史深淵。”土耳其帝國的統治階層試圖用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危機,但戰爭的失敗又加劇了帝國的衰敗。
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的接觸由來已久。15世紀90年代,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就開始與土耳其來往。瓦西里三世時期,俄國與土耳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16世紀中期,伊凡四世為了消除韃靼軍隊的侵擾,對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及土耳其屬國克里米亞汗國發動了進攻。但總的來説,整個16世紀俄國與土耳其的關係比較平緩。
17世紀後半期俄國實力增強後,開始謀求歐洲乃至世界的霸權,而謀求霸權的關鍵在於爭奪水域和出海口。奧斯曼土耳其控制的黑海及兩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在政治、經濟和戰略等方面對俄國都具有重大意義,所以彼得一世採取的行動首先是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1695年,彼得一世率軍攻打土耳其屬國克里米亞汗國控制的亞速夫,但由於沒有海軍,俄軍的第一次進攻失敗了。彼得一世利用冬天的時間徵集工人建造艦隊。1696年5月,終於佔領了亞速夫,邁出瞭解決黑海問題的關鍵一步。但是隨後土耳其又奪回了亞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