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第二十二条军规
- 外文名
- Catch-22
- 其他译名
- 乌龙疯狂大轰炸,二十二支队
- 类 型
- 战争,喜剧
- 制片地区
- 美国
- 发行公司
- CIC Vídeo
- 导 演
- 迈克·尼科尔斯
- 片 长
- 122 分钟
- 上映时间
- 1970年6月24日
- 对白语言
- 英语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士兵尤索林抱定店捉协为祖国作战的信念,执行任务时表现得沉着机智,英勇顽强,简直无愧为一个“孤胆英弃洪雄”。后胶体来他发现了卡斯卡特之流挂着爱国的招牌,干着极端自私残忍的勾当,他才恍然大悟;他不愿继续替这些人卖命,原本的崇高理想破灭,他为求生的本能所支配,变成了临阵脱逃的胆小鬼。但是鉴于军中有第二十二条军规,该军规规主巴朵定“疯子可以停止飞行,只要自己提出申请即可,但是还有一个附带条件,凡是本境狱壳人提出申请,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恰好证明了你是润阀只一个正常人,就证明不是疯子,就一定得执行任务。” [1]习记才蒸旬棵。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制作人 | 约翰·凯利、Martin Ransohoff、Clive Reed |
导演 | 迈克·尼科尔斯 |
副导演(助理) | Martin Cohan、Ronald R. Grow、John Jordan、Andrew Marton、Alan McCabe、Edward Teets |
编剧 | 约瑟夫·海勒、巴可·亨利 |
摄影 | 大卫·沃特金 |
配乐 | Richard Strauss |
剪辑 | Sam O'Steen |
艺术指导 | Harold Michelson |
造型设计 | Richard Sylbert |
服装设计 | Ernest Adler |
布景师 | Ray Moyer |
(以上资料来源) [2]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以上资料来源) [1]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时间 | 颁奖礼/电影节 | 奖项 | 获奖主体 | 备注 |
---|---|---|---|---|
1971年 | 第2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摄影 | 大卫·沃特 | 提名 [3] |
联合国奖 | 《第二十二条军规》 | |||
美国编剧工会奖 | 最佳剧情类改编剧本 | 巴可·亨利 | 提名 [4] |
制作发行
播报编辑
幕后公司
公司类型 | 公司名 | 国家/地区 |
---|---|---|
制作公司 | 美国 | |
Filmways Productions | - | |
发行公司 | 派拉蒙家庭视频公司 | 美国 |
CIC-Taft Home Video | 澳大利亚 | |
Paramount Filmes do Brasil | 巴西 | |
CIC Vídeo | 巴西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1970年6月24日 | 英国 | 1970年9月17日 |
芬兰 | 1971年1月15日 | 西德 | 1971年1月22日 |
奥地利 | 1971年1月 | 挪威 | 1971年4月10日 |
匈牙利 | 1972年9月7日 | - | - |
(以上资料来源) [5]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运用的经典作品,剧中人物之间辛辣的语言和强烈的嘲讽,成为其典型的艺术特色。虽然是战争题材影片,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战争的画面,而是用怨恨、苦恼、嘲讽把战争中世界的荒唐和人心的疯狂表现得淋漓尽致.用一种喜剧的形式表现一种深刻的悲情的主题,让观众在寻思和和回味中悟出影片的深刻寓意。片中成功地运用了黑色幽默文学,并深刻描绘出作品的内涵。黑色幽默的起源及其特点黑色幽默。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循的叙事顺序,只是通过不同人物,从不同角度对事件的阐述,展示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利用人物形象来暗示、烘托、对比和象征,既引起读者的注意,又为情节增添了悬念。这种结构消解了原著叙事结构的封闭性和确定性,具有“反小说”的特点,以逻辑悖论来结构情节,令人叹服。电影把悲剧性的事物置于喜剧的氛围中,通过剧中美国空军基地中全部人物的言行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境遇来描写战争中人的荒诞和疯狂,来揭示社会的本质,展示了现实社会的非理性和人性的扭曲,在嬉笑怒骂间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启示(《电影评介》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