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傳統

鎖定
指1942年起,由袁雪芬打出新越劇旗幟並率先改革後,各越劇團競相探索而逐步形成的越劇藝術新模式,有別於的篤班、紹興文戲時期的原有傳統。
中文名
第二傳統
形成時間
1942年
基本內容
一、把話劇、電影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和傳統戲曲虛擬手法結合起來,使越劇走上寫意與寫實互相綜合的表演路子;
二、建立劇務部,由它組織編、導、演、音、美各部門的有機協作,使劇團成為既有各部門獨立創造、又能互相融為一體的創作集體;
三、廢除角兒制,確立導演制,注重劇目的現實意義、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題的體現,追求舞台藝術的整體美,形成以導演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目標的藝術生產製度;
四、學習崑曲身段,增強越劇表演動作的舞蹈性、規範性,從而形成越劇特有的優美細緻而長於抒情的演出風格。這四方面的有效改革,促進了越劇藝術各部門的推陳出新。例如音樂唱腔方面,創造了〔尺調〕、〔弦下調〕,充實、完善了越劇音樂板腔體系,並基本廢除京劇、紹劇的鑼鼓經套路,借鑑話劇、電影的音樂處理,根據劇情氣氛需要作曲配樂,增強了抒情性;化裝方面,凡演新編劇目,則廢除臉譜、水粉、包頭、貼片,改用符合當時審美觀念的話劇的油彩化裝法,旦角髮髻也從人物形象出發專門設計;服裝在新編劇目中,廢除不分朝代、不分地域、不分季節的類型化傳統行頭,根據人物需要分別設計,而且在樣式、紋樣、用料、色調上形成越劇服裝輕柔淡雅的特有風采……
上述種種改革,至建國前夕大體定型,使越劇在眾多戲曲劇種中獨樹一幟,生機勃勃。建國後,越劇在人民政府支持、指導下,改革進一步深入發展,至50年代中期全面成熟,進入佳構迭出、流佈全國、享譽海外的鼎盛時代。越劇"第二傳統"不僅改變了越劇自身形象,而且對整個民族戲曲的改革產生了影響。越劇界還把在40年代越劇改革時期編演的新戲,稱為"越劇第二傳統劇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