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

鎖定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採用晶體管制造的電子計算機。國外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的生存期大約是1957-1964年。其軟件開始使用面向過程程序設計語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國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於1967年製成,運算速度為每秒五萬次。
中文名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
時    間
1957-1964年
作    用
實現電子管的功能
特    點
尺寸小、重量輕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產品特點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採用晶體管

晶體管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效率高、發熱少、功耗低等優點。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出現高級語言中央處理單元

第二代計算機語言仍然是“面向機器”的語言,但它已註定要成為機器語言向更高級語言進化的橋樑。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詳細説明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是用晶體管制造的計算機。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計算機都採用電子管作元件。電子管元件有許多明顯的缺點。例如,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太多,可靠性較差,運算速度不快,價格昂貴,體積龐大,這些都使計算機發展受到限制。於是,晶體管開始被用來作計算機的元件。使用了晶體管以後,電子線路的結構大大改觀,製造高速電子計算機的設想也就更容易實現了。
晶體管 晶體管
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成功第一台使用晶體管線路的計算機,取名“催迪克”(TRADIC),裝有800個晶體管。1955年,美國在阿塔拉斯洲際導彈上裝備了以晶體管為主要元件的小型計算機。以後,在美國生產的同一型號的導彈中,由於改用集成電路元件,重量只有原來的1/100,體積與功耗減少到原來的1/300。1958年,美國的IBM公司製成了第一台全部使用晶體管的計算機RCA501型。由於第二代計算機採用晶體管邏輯元件,及快速磁芯存儲器,計算機速度從每秒幾千次提高到幾十萬次,主存儲器的存貯量,從幾千提高到10萬以上。1959年,IBM公司又生產出全部晶體管化的的電子計算機IBM7090。1958-1964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經歷了大範圍的發展過程。從印刷電路板到單元電路和隨機存儲器,從運算理論到程序設計語言,不斷的革新使晶體管電子計算機日臻完善。1961年,世界上最大的晶體管電子計算機ATLAS安裝完畢。1964年,中國製成了第一台全晶體管電子計算機441-B型。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發展歷史

1947: Bell實驗室的William B. Shockley、 John Bardeen和Walter H. Brattain.發明了晶體管,開闢了電子時代新紀元。
1949: EDSAC:劍橋大學的Wilkes和他的小組建成了一台存儲程序的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仍是紙帶。
1949: 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第一台使用磁帶的計算機。這是一個突破,可以多次在其上存儲程序。這台機器是John von Neumann提議建造的。
1949: “未來的計算機不會超過1.5噸。”這是當時科學雜誌的大膽預測。
1950: 軟磁盤由東京帝國大學的Yoshiro Nakamats發明。其銷售權由IBM公司獲得。開創存儲時代新紀元。
1950: 英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先驅Alan Turing説:計算機將會具有人的智慧,如果一個人和一台機器對話,對於提出和回答的問題,這個人不能區、別到底對話的是機器還是人,那麼這台機器就具有了人的智能
1951: Grace Murray Hopper完成了高級語言編譯器
1951: Whirlwind:美國空軍的第一個計算機控制實時防禦系統研製完成。
1951: UNIVAC-1:第一台商用計算機系統。設計者:J. Presper Eckert 和John Mauchly。被美國人口普查部門用於人口普查,標誌着計算機的應用進入了一個新的、商業應用的時代。
1952: 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由Von Neumann領導設計並完成。取名:電子離散變量計算機。 1953: 此時世界上大約有100台計算機在運轉。
1953: 磁芯存儲器被開發出來。
1954: IBM的John Backus和他的研究小組開始開發 FORTRAN ,957年完成。是一種適合科學研究使用的計算機高級語言
1956: 第一次有關人工智能的會議在Dartmouth 學院召開。
1957: IBM開發成功第一台點陣打印機
1957: FORTRAN 高級語言開發成功。
1959: 1959年到1964年間設計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二代計算機。大量採用了晶體管和印刷電路。計算機體積不斷縮小,功能不斷增強,可以運行FORTRAN和COBOL ,接收英文字符命令.出現大量應用軟件
1959: Grace Murray Hopper開始開發COBOL 。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發展階段

自從1946年研製成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以後,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過程握歷了幾
代的變化:
(一)第一代(1949一1956)
特點:電子管計算機體系確立時代,器件採用其空電子管。
基本技術:提出程序存貯方式,採用二進制碼,考慮自動運算控制方式,發明變址寄存器,研製各種存貯器,確立程序設計概念等一系列計算機技術基礎。
(二)第二代(1956~1962)—1948年發明晶體管。
特點:確立輸入輸出控制時代,器件採用半導體晶體管。
基本技術:機器穩定性提高。磁芯存貯器和各種輔助存貯器使用更為發展。採用中斷觀念,主要矛盾逐步轉向軟設備。
(三)第三代(1962~70年代)
特點:採用集成電路(每個電路片有4一100個門)和軟設備系統化時代。
基本技術:以操作系就為中心,進行軟備系統化研究,成果之一即為分時系挽的研製,廣泛使用小型計算機。
(四)第四代(70年代開始)
特點:採用大面積集成電路(每個電路片有l,000個門以上),毫微秒操作速度及10億位存貯容量。硬設備和軟設備融合時代。
基本技術:硬設備不會有什麼革命性的技術發展,所利用的是標準的集成電路技術,只是強調機器在拮構,體制、計算技術的高度利用和程序設計技巧方面有所變化。
(五)第五代
特點:模擬人類視神經控制系擾。稱為“視感控器”或“空間電路計算機”。
基本技術:結構與功能和現有計算機概念完全不同,具有模擬——數字混合的機能,本身具有學習機理,能模仿人的視神經電路網工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