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三次俄土戰爭

鎖定
第三次俄土戰爭是指1710年-1713年所進行的戰爭 [2]  ,旨在結束奧斯曼帝國(1299~1922年)和克里木汗國對俄國的侵略,合併十三世紀初期被蒙古人侵佔的黑海北部沿岸地區,取得黑海出海口。這是俄羅斯帝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從十八世紀下半葉起,俄土戰爭的起因是:圍繞東方問題的國際矛盾尖鋭化;土耳其企圖對烏克蘭和黑海沿岸國進行報復,俄國依靠受奴役、信奉基督教(東正教)的各族人民日益蓬勃開展的反對興起於亞洲大陸西部、後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擴張的奧斯曼帝國(1299~1922年)民族獨立運動的支持,力圖在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鞏固自己的勢力。
1709年,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戰敗於俄國境內的波爾塔瓦,撤退至奧斯曼帝國,請求蘇丹協助抗敵。
1710年,土耳其軍遂北伐,收復頓河河口。俄土戰爭爆發。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米亞韃靼人軍隊的重圍。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其被迫放棄亞速,並需拆毀亞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根據1711年7月俄土《普魯特和約》,亞速重歸土耳其統治。 [2] 
名    稱
第三次俄土戰爭
發生時間
1710年~1711年
地    點
土耳其
參戰方
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
結    果
奧斯曼帝國獲勝,簽訂《普魯特和約》
參戰方兵力
俄羅斯帝國 10萬
奧斯曼帝國 12萬
主要指揮官
彼得一世

目錄

第三次俄土戰爭背景介紹

奧斯曼帝國(1299~1922年)曾經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軍事大帝國。但到了16世紀下半葉已經開始衰落,為了挽救帝國,以穆斯塔法·雷希德帕夏和米德哈特帕夏為首的有識之士展開了一系列救亡運動,進行了民主改革,1775年底,奧斯曼帝國(1299~1922年)內外形勢迅速惡化。小亞細亞的北部和中部地區發生大饑荒,財政瀕臨崩潰,列強幹涉的陰影籠罩全國。在這種形勢下,國內政治鬥爭熾熱化。在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和保加利亞相繼爆發了起義,並很快波及到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這兩個土耳其的藩屬國。土耳其對起義者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但卻未能控制巴爾幹西北部局勢的變化,它在巴爾幹的統治開始動搖起來。
面對這種局勢,歐洲列強中的俄、奧、英三國表示了自己的特別關注。尤其是俄羅斯認為需要尋找一個機會重新回到巴爾幹,恢復原有的一切。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想通過控制巴爾幹進而控制由地中海進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魯斯海峽,以便打通它謀求已久的在西南方面的唯一出海口。因此,它對土耳其局勢的惡化幸災樂禍,並積極地加以介入。
沙皇政府打着“拯救土耳其帝國壓迫下的基督徒”和“保護斯拉夫兄弟”的旗號,先是通過外交途徑向土耳其政府施加壓力,但效果並不顯著。它所提出的集體保護斯拉夫人的建議遭到了受奧匈帝國支持的英國的反對。隨後又倡議在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和保加利亞實行自治,亦遭土耳其的拒絕。

第三次俄土戰爭特點

第三次俄土戰爭 第三次俄土戰爭
1709年波爾塔瓦戰役後,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逃入奧斯曼帝國境內(見北方戰爭)。1710年俄土戰爭爆發。1711年,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韃靼軍隊的重圍。最終以俄國的失敗告終。俄國被迫放棄亞速,拆毀亞速海沿岸的工事。根據1711年7月俄土《普魯特和約》,亞速重歸土耳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