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七次中日韓外長會

鎖定
中日韓外長會議是中國、日本、韓國三國之間的會議。第六次會議是2012年4月在中國舉行,時隔三年,2015年3月21日,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議在首爾進行。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日本外務相岸田文雄於當地時間3月20日下午抵達韓國,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出席此次會議。本次會談主題除了經濟與能源領域合作的問題之外,還包括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日本人質事件以及反恐措施。
中文名
中日韓外長會議
地    點
韓國
會議國家
中國、日本、韓國
會議時間
2015年3月21-22日

第七次中日韓外長會會談目標

2015年第七次會議上,三方會回顧三國合作情況,展望發展方向,就地區和國際局勢等交換意見,還會摸索年內促成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可能性。
對於此次會議,中國外交學院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員苗吉認為,這次三國外長會議的象徵意義大於現實意義,表明三國合作經過近三年的僵持,逐步重啓和恢復。

第七次中日韓外長會會議關鍵詞

第七次中日韓外長會合作正常化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2015年3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上對外長會議作出上述展望。“良好雙邊關係是三國合作重要基礎。過去幾年中,歷史問題是困擾中日、韓日雙邊關係的主要問題,也是導致過去兩年三國高級別會議未能舉行的主要原因。歷史問題不能迴避,中方希望三國外長利用這一機會,就歷史問題坦誠交換意見,為進一步改善有關國家間雙邊關係、推動三國合作健康穩定發展而努力。”會議上,三方會回顧三國合作情況,展望發展方向,就地區和國際局勢等交換意見。韓國政府認為,先不考慮韓日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韓中日有必要儘早實現三方合作正常化。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第七次中日韓外長會歷史問題

日本外務相岸田文雄 此次外長會是因歷史和領土問題停滯近兩年多再次重啓,阮宗澤認為,中日韓合作機制第二個功能是管控分歧、摩擦和矛盾,此次會議內容應該主要是體現在這方面,因為由於三國關係導致合作出現僵局,這種情況下更加凸顯管控分歧重要性,三方此次進行交流,如果能對在歷史、領土爭端等問題上如何管控分歧取得進展,某種程度上也是合作。
日本外務相岸田文雄 日本外務相岸田文雄
歷史問題之外,外界也很關注此次外長會是否涉及安全和領土問題。

第七次中日韓外長會亞投行

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 除地區局勢,經濟合作也是三國外長會重頭戲。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不排除在中日韓外長會上討論日韓加入亞投行的問題。2015年3月31日是各國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的期限,希望有意願的國家在這一期限前作出決定。作為中日韓合作機制的重要環節,此次重啓外長會必會帶動三國其他合作機制的復甦。
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 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