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一推動者

鎖定
第一推動者,亦譯“第一動者”。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用語。指善、理性、神。他認為在形式和個體事物,即一般和個別的關係上,形式先於、高於並離開個體事物而獨立存在。 [1] 
第一推動者(不動的動者、永恆不動的本體、神)是萬物存在和運動的根源。認為運動必然始於某處,它不是由某種運動着的東西引起,所以必然有一個永恆不動的第一推動者,它是自然中所有一切充滿活力的力量的決定性根據。第一因(初始因)如果不動,必然是沒有物質的形式,即純形式;如果有物質,就有運動和變化。第一推動者絕對完善,是世界終極的最高目的或至善,即神。神作用於世界,宇宙萬物都因神(至善)而希望實現其本質。神的存在引起這種願望,神是宇宙間起統一作用的基質,是萬物趨赴的中心,是宇宙間一切秩序、美和生命的本原,即終極因。 [1] 
中文名
第一推動者
外文名
the first mover
別    名
第一動者
概    念
善、理性、神

第一推動者簡介

他稱自身不動的永恆的動因為第一推動者,也稱“不動的動者”。亞里士多德認為形式和質料、潛能與現實是相對的,事物的發展是質料形式化的過程,是潛能向現實轉化的過程,也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
從邏輯上講,在發展的最高點就是不帶任何質料的純形式,即沒有任何潛能的純現實,不動的永恆的動因,這就是善、理性或神。這一思想在亞里士多德哲學中最具有神秘主義的色彩。中世紀經院哲學家主要利用亞里士多德的這部分思想宣揚宗教神學;後來西方許多唯心主義者也竭力宣揚亞里士多德的這部分思想。

第一推動者第一推動力

第一推動力”又譯為“第一推動者”,希臘文寫作to proton kinoun ,英文寫作the first mover。亞里士多德首次在他的“Ta meta ta physica”(拉丁文名為“Metaphysics” ,中文名為《形而上學》)一書第十二卷中用作哲學術語,指一切事物最後的目的和運動的最終原因,即“善”、“理性”、“神”。後來,牛頓則引申之,代指最初推動一切行星由靜止而開始運動的某種外來的力量。

第一推動者由來

近代自然科學的成果,一次一次地侵入原本屬於上帝的領地,一次一次地取消上帝的特權,人們發現上帝所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少了。據説,拉普拉斯曾被叫去給國王講解科學的進展,國王發現他沒講到上帝,便問,那麼,上帝在做什麼?拉普拉斯説:“陛下,我不需要這個假設。”到了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發表後,人們發現上帝真的幾乎沒什麼事情可做了,一切都可以用科學的原理來解釋,除了最開始的運動之外。
因為按照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人們就問,那世界最開始是怎麼動起來的。因此,牛頓説,上帝給了世界“第一推動”之後就不再管了,世界就開始按照自己的規律運動和發展了。這就是“第一推動”的由來。至於湖南科技出版社的那套科普書,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我想他們肯定是用了這個短語的轉意,即以科學來推動人們的思想觀念的進化,否則就不通了。
參考資料
  • 1.    金炳華 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第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