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一島鏈

鎖定
第一島鏈是源自位於西太平洋,是指北起日本羣島、琉球羣島,中國台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羣島的鍊形島嶼帶。位於朝鮮半島南方的韓國有的時候也會被視為第一島鏈的一部分。
1965年之前中國大陸地區南北方海軍調動是通過台灣之東的幾個海峽包括宮古海峽巴士海峽,1965年兩岸兩次海戰之後,大陸海軍才走台灣海峽。中國參與全球自由貿易後,走向深海是日常活動了。
中文名
第一島鏈
外文名
first island chain
位    置
西太平洋,花彩列島的北部和中部
特    點
靠近亞洲大陸沿岸

第一島鏈基本含義

一時設想
所謂“島鏈”,它既有地理上的含義,又有政治軍事上的內容,其是五十年代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的島鏈戰略,用途是圍堵亞洲大陸,對亞洲大陸各國形成威懾之勢。美國著名軍事家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甚至把第一島鏈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因為該島鏈僅距中國160公里,從這裏能夠向整個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投射力量。
主要在航運能力
島鏈對中國主要是航運能力上的距離考驗,事實上,沒有誰實際上阻止過(跟蹤防備並非阻止)中國(偶爾)通過這些國際水道,1965年之前中國大陸南北方海軍調動沒走台灣海峽,而是通過台灣之東的幾個海峽包括宮古海峽巴士海峽,1965年“八六”海戰和崇武解放軍海軍2艘護衞艇、2艘魚雷艇負傷,4人陣亡,28人負傷。其中負傷的護衞艇輪機兵麥賢得,1966年2月23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戰鬥英雄”稱號。而且,連日本九州島附近的大隅海峽也是國際水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也通行過,而第二島鏈大部分水域是國際公海。問題在中國自身航運能力的不足及發展的階段性,隨着經濟發展、全球貿易和航運能力發展,走向深海是日常活動了。
中國通往西太平洋的國際航道很多,主要有吐噶喇海峽宮古海峽(最寬)、巴士海峽
普通訓練高於偶爾通過:2013年7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穿越日本週邊海峽前往西太平洋訓練,在訓練活動級別上是“突破第一島鏈”。

第一島鏈海峽系列

第一島鏈地帶海峽:宗谷海峽津輕海峽朝鮮海峽實行自由航行制度的非領海海峽大隅海峽也是如此。中國通往西太平洋的國際航道有大隅海峽吐噶喇海峽、奄美海峽、宮古海峽(最寬)、石垣水道(石垣海峽)、與那國海峽等,及巴士海峽菲北海峽羣,菲律賓南部海峽羣等。
國際海峽主要是指連接公海或專屬經濟區一個部分和公海或專屬經濟區另一部分的適用過境通行制度的用於國際航行的領海海峽。1982年公約使用了“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這一稱謂,通常被簡稱為“國際海峽”。這裏用“主要是指”是因為,按着1982年公約第三部分的規定,除第37條規定的適用過境通行制度的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外,還有一些海峽也可以被籠統地稱為國際海峽,比如海峽當中存在專屬經濟區或公海的非領海海峽—如台灣海峽、宮古海峽等,連接專屬經濟區或公海與領海的海峽,由條約專門規定的海峽等等,這些海峽根據不同情況適用自由航行、不受阻礙的無害通過以及條約專門規定等不同的通過制度。
第一島鏈 第一島鏈
按着日本領海法律制度的規定,日本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但在宗谷海峽、津輕海峽、大隅海峽以及對馬海峽東西水道共五處海域實行3海里領海寬度,從而在海峽中間留出了專屬經濟區通道,使這五處海峽水道成為實行自由航行制度的非領海海峽。另有一些海峽的寬度超過了24海里,比如宮古海峽,也構成了非領海海峽。但是,除這些非領海海峽和日本一些內水航道外,包括吐噶喇海峽、2004年發生漢級核潛艇事件的石垣水道等在內的大部分日本諸海峽水道都是適用過境通行制度的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 [1] 
2016年6月15日,“中國軍艦進日本領海 中日異口同聲:未違法”。日本防衞省稱,今晨一艘中國東調級情報收集艦從東南方向進入九州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西部領海,並表態,中國海軍的行為沒有違反國際海洋法相關條約。

第一島鏈中國穿越

第一島鏈津輕海峽

津輕海峽實行自由航行制度的非領海海峽。日本本州島北海道之間(東經140度30分,北緯41度30分)。西通日本海,東接太平洋,寬24-40千米。
2008年10月18日本防衞省發佈消息稱,17日下午13時左右,觀察到中國海軍的新型護衞艦和補給船,在長崎縣對馬市西北方向的公海上航行。由於這是中國新型護衞艦首次出現。
2016年1月也穿越。

第一島鏈朝鮮海峽

朝鮮海峽也稱對馬海峽,也是實行自由航行制度的非領海海峽。
2017年1月9日,日本防衞省統合幕僚監部發布的消息顯示,1月9日,中國海軍一架運-8預警機、一架運-9偵察機和6架轟-6轟炸機從東海穿越對馬海峽,日本緊急出動戰鬥機進行應對。 [2] 

第一島鏈大隅海峽

大隅海峽大隅羣島以北、日本鹿兒島以南的大型海峽,也是實行自由航行制度的非領海海峽。
2016年10月18日從青島某軍港三艘艦船解纜起航,在20日向東穿越大隅海峽,前往新西蘭參加東盟防長擴大會“海上安全”演習和新西蘭海軍成立75週年國際艦隊檢閲活動,並赴美國、加拿大進行友好訪問。

第一島鏈吐噶喇海峽

吐噶喇海峽吐噶喇列島之北、大隅羣島以南的大型海峽。
2016年6月15日報道,“中國軍艦進日本領海 中日異口同聲:未違法”,在國際水道,中國有權通過。

第一島鏈宮古海峽

宮古海峽位於沖繩羣島中的宮古島沖繩島(南部有那霸基地)之間,寬達145海里(大約260公里),是所謂第一島鏈地帶最寬的海峽(是台灣海峽的2倍)。最狹處在宮古島與久米島之間,為113海里即209公里;最寬處在宮古島與沖繩島南端之間,為145海里(約260公里,比較:從北京西站到石家莊站是282公里)。平均129海里即239公里之寬,領海之外為專屬經濟區,是國際航道(不等於公海)。
2013年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穿過宮古海峽,從近海訓練走向西太平洋——遠海訓練,此後中國海空軍的訓練經常穿越該水道。

第一島鏈巴士海峽

第一島鏈 第一島鏈
巴士海峽在台灣以南、菲北海峽羣以北,寬達75公里,南海九段線的第一段就畫在這裏。
是中國重要的航行通道。

第一島鏈詳細介紹

第一島鏈台灣地位

在第一島鏈的“封鎖鏈條”中,最為關鍵的是台灣島。它位於第一島鏈的中間,具有極特殊的戰略地位,掌握了台灣島就能有效地遏止東海與南海的咽喉戰略通道。也有了與“第二島鏈”內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遠洋的便捷之路。

第一島鏈日方擔憂

第一島鏈 第一島鏈
日本內閣會議17日批准的新版防衞白皮書大肆炒作“中國海軍威脅”。在日本有關中國海軍活動頻繁的報道中,不少都提到了太平洋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中國海軍的動向也往往與突破島鏈聯繫起來。
所謂島鏈,是由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特定概念,第一島鏈是包括日本羣島、琉球羣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羣島,大巽他羣島;第二島鏈起點也是日本羣島,經小笠原諸島、火山列島等延至哈馬黑拉羣島。隨着蘇聯解體,兩條島鏈不再具有意識形態的意義,但卻被一些人看成遏制中國海軍向大洋發展的兩條戰略陣線。
在日本著名雜誌《世界的艦船》中,每期都刊登經過日本海域到第二島鏈以外活動的中國船隻照片。在日本防務論壇的讀者留言中,大量日本讀者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一個叫“國政鳥瞰所”的博客上寫道:“不管怎麼看中國都是一個大陸國家,非要自己定義成海洋國家,這不是開玩笑吧。對於東亞局勢的緊迫,日本國家的行動緩慢,這真讓人感到煩躁不安。”

第一島鏈雙方表態

第一島鏈日方言論

日本防衞大臣小野寺五典在2013年7月24日稱,中國一架軍機飛越沖繩主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空。日媒稱,這是中國軍機首次被確認飛經該空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5日稱之為“前所未有的特異行動”。日媒還説,參加完中俄軍演的中國北海艦隊5艘艦艇穿越宗谷海峽進行遠海訓練,“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通過該海峽”。防衞省表示,這5艘艦艇25日又穿過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海域,完成“中國艦艇首次繞日本列島航行一週”。

第一島鏈中方意見

針對日本輿論熱炒的所謂警惕中國突破“第一島鏈”,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孟祥青教授1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日本對中國走向海洋確有不適感,因為日本是傳統島國,狹隘的島民心態在這種不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孟祥青教授認為,日本民眾認為日本歷史上是海洋國家,而中國是大陸國家,這種觀點本身就是錯的,因為中國是陸海兼備的國家---地面上,中國背陸面海;歷史上,鄭和下西洋,以及2500年前中國漁民遠赴南海都證明中國是陸海兼備國家。只是由於封建政權閉關鎖國,以及帝國主義長期封鎖,所以才造成中國貌似“陸地國家”。中國走向海洋,恢復陸海兼備國家其實是歷史必然。
日本問題專家高洪認為,所謂島鏈是美日同盟體制下圍堵中國的一種戰略謀劃,第一島鏈就是希望阻止中國走向深水。這只是一種傳統安全下的考慮,日本更多是借這種安排增加一些信心。但事實上中國有很合理的理由來突破這一島鏈,中國完全可以按照國際慣例、海洋法公約中的相關規定“無害通過”。
2013年7月25日在國防部在京舉行例行記者會上,關於日本防衞大臣對中國軍機突破所謂“第一島鏈”的言論,新聞發言人耿雁生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飛機赴西太平洋進行訓練,是年度計劃內的例行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中方在相關海域擁有飛越自由等合法權利。他表示,中方今後還將繼續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遠海訓練,希望有關各方能夠客觀理性看待。
中國海軍穿越日本週邊海峽前往西太平洋訓練,被部分媒體解讀為“突破第一島鏈的封鎖”。耿雁生説,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進行訓練已實現常態化,“不存在突破的問題”。他還説,在西太平洋相關海域和海峽,各國均享有航行和飛越自由的權利。中方今後將繼續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遠海訓練,希望有關各方能客觀理性看待。而對於印度媒體炒作中國邊防部隊“越界巡邏”,耿雁生迴應稱“有關報道與事實不符”。
耿雁生特別説明:中國軍機赴西太海域,這並不是第一次,以前曾經有過多次赴西太平洋海域的訓練。他強調,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進行遠海訓練已經實現了常態化,不存在突破的問題。
對於日本《防衞白皮書》中所稱中國正在嘗試使用武力改變現狀的説法,耿雁生迴應説,日方的言論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是不負責任的。日方應該深刻反省自身的錯誤行徑,謹言慎行,用實際行動來取信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3] 

第一島鏈雙方行動

香港《亞洲週刊》2009年7月發表文章稱,日本通過在與那國島駐軍的方式將軍力向中國推進500公里,不但強化了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完善了對中國軍事圍堵的第一島鏈,而且也為在與中國可能的衝突中“先發制人”做好了準備。文章摘要如下:
日本防衞省表示,日本將向處於最西端的與那國島派駐一支陸軍部隊,以加強對被喻為日本西南邊防“重鎮”及其釣魚島等西南島嶼的保衞。這項派兵屯守計劃,作為“國家西南防禦部署的重要一環”,將被列入未來五年的“新防衞計劃大綱”。據日本軍方消息人士透露,首批派駐部隊隸屬於駐守在沖繩那霸的陸上自衞隊第一混合旅團,規模不是很大,官兵人數大概有50人左右。作為一支離島特殊連隊主要分為雷達偵察和音聲監聽兩個班,其主要職責是加強對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的監視與情報收集。而選擇駐軍與那國島,除了它與釣魚島近,只有約170公里外,還有島內具有跑道長2000米的機場,遇到“釣魚島有事”等緊急情況,可以迅速空運支持軍力和隨時起降被稱為“潛艇殺手”的新鋭P3C反潛攻擊機。另外,與那國島正在擴建的港口將來也能停靠軍艦等,而鄰近的先島羣島業已完成了補給基地建設。因此,與那國島事實上將成為日本進一步控制釣魚島,應對西南島嶼有事的第一前哨陣地,也意味着日本在軍事戰略南移中,進一步強化了從九州島島南線至琉球羣島西南線的第一島鏈的駐軍佈防。
海上分列式
與那國島位居琉球列島最西端,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面積28.88平方公里。島上主要有祖納、久部良、比川三個村落,現有人口約1700人。與那國島距離台灣花蓮只有110公里,可以遠眺台灣中央山脈,還能接收到台灣四個無線電視頻道,並與花蓮市結為姐妹市。與那國島距離釣魚島也不到170公里,日本完成在該島駐軍後,實質上把對釣魚島的軍事控制從沖繩本島那霸基地向前推移了近500公里。
日本不斷以先發制人的方法加強對釣魚島的事實佔據。從以支付年租金2000餘萬日元(約20萬美元)的“租借方式”從一個國民手中獲得對釣魚島的管理權,到公開將日本右翼團體在島上設置的燈塔收歸為國有財產,乃至於2009年初開始調集海上保安廳能搭載直升機的大型巡邏艦增投緣鮎愕旱木備等等。這次同樣又以與那國島町長外間守吉代表島民向防衞省請求調派部隊駐守島上為由而決定向該島派兵,從而將針對釣魚島等西南島嶼有事的軍事部署落到實處。今後,日本一方面可以憑藉與那國島上設立的軍事設施,及時迅速掌握釣魚島及其台海海域的軍事動向,另一方面還可在緊急情況下依靠與那國島上具有的機場、港口等民用設施,預先調集“離島特戰隊”等軍事力量,從根本上改變遠在近千公里之外沖繩本島的海陸空戰力“鞭長莫及”的不利因素。
日本在與那國島實現駐軍後,事實上也完善了日本在第一島鏈上對中國軍事的防範與圍堵。翻開地圖,人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在中國向太平洋方向有兩條弧形島嶼帶,它如同島嶼鎖鏈環繞在中國海區的外側。按距離中國大陸遠近,分別稱為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其中,第一島鏈北起日本列島、琉球羣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羣島的鍊形島嶼帶,涵蓋了中國的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域。而第二島鏈北起日本的南方羣島(包括小笠原羣島、硫磺列島),中接馬里亞納羣島(含美國關島),南至加羅林羣島。這兩條島嶼帶上的各島嶼遙相呼應,環環相扣,成為控制島鏈內海域和大陸的天然屏障。
F-15J掛彈飛行
中國海軍積極推進海軍現代化,試圖突破一直被第一島鏈所圍的“有海無洋”困局,而以美日為首的軍事同盟則擔憂中國海軍衝破第一島鏈的軍事威脅,特別是中國新型潛艇神不知鬼不覺地潛行至第二島鏈附近的關島以及“遊走”於日本海域宮古島附近的行動,更令日本緊張不堪。為此,日本加強了從九州島島南端至台灣島之間第一島鏈中各島嶼的軍事部署,其中包括在沖繩本島增加登島作戰部隊外,還在宮古島、久米島設立了先進的雷達偵測站,在下地島開闢空軍基地直至在與那國島直接駐軍,牢牢控制“等於中國海軍命脈被點穴”的釣魚島,嚴盯密防中國海軍衝破第一島鏈。
據亞洲週刊瞭解,鑑於中國的軍事崛起,軍事力量正在走向現代化並趨於活躍,日本在將出台的2010至2014年新五年“防衞計劃大綱”中提出了“展現高度能力以遏制各種事態”的軍事發展規劃,這也為日本根據形勢變化,可對外國基地實行“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埋下伏筆。而朝鮮不斷髮射導彈,更給日本推動落實“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能力提供了最好藉口。
第一島鏈 第一島鏈
日本要擁有“先發制人”的實力,首先要提升空軍遠程作戰突襲能力。日本現役主力戰機F-15作戰半徑為1100公里,為了彌補不足,日本一方面對其進行改裝,增強雷達搜索和多目標攻擊能力,另一方面用880億日元從美國購買了四架KC-767J空中加油機,其中3架已經被部署在愛知縣小牧南空軍基地。該空中加油機不僅具有高科技的空中加油功能,而且還具備夜間的空中加油能力。一架KC-767能夠為由十二架F-15戰鬥機組成的特遣隊提供全程的空中加油。這樣,改裝後新近調防到沖繩那霸的30架F-15戰鬥機將全部可以成倍提升其作戰半徑和續航能力,這使整個朝鮮半島、中國等大部分亞太國家都將處於其全天候突襲作戰的範圍之內。另外,日本仍未放棄購買世界最強的美國F-22“猛禽”隱形戰機的計劃,以期確保其在亞洲空中力量的優勢。
預警機飛行
其次,日本還要擁有遠程精確制導的巡航導彈或彈道導彈。為此,日本在新五年防衞大綱中,將提出發展和裝備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海基巡航導彈。日本憑藉相當先進的運載火箭技術,要發展遠程導彈應該不存在技術困難。以日本現有H2型火箭為例,僅將它的助推器作為單級固體導彈,就足以將2噸重的彈頭髮射到5000公里之外。當然,日本要用洲際導彈精確打擊他國基地,還需要精確的早期預警衞星。為此,日本也將計劃研製配合圖像採集和通訊的新型偵查衞星。
在日本全面控制釣魚島,佈防第一島鏈,枚“先發制人”軍事打擊能力等一系列軍情發展動向中,中國如何正視與面對,將十分引人關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