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一實體

鎖定
第一實體亦譯“第一本體”。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用語。指個體。他在《範疇篇》中,把實體分為三級:個體、屬、種。所有個別的人都包含在“人”這個“屬”裏,“人”、“馬”等“屬”都包含在“動物”這個“種”裏;同一個“種”下的各個“屬”是不同的,此即“屬差”。又區別第一實體和第二實體。亞里士多德認為,實體既不可以用來表述一個主體,又不存在於一個主體之中,這是關於實體的最真實的、第一位的、最確實的含義。 [1] 
中文名
第一實體
別    名
第一本體
出    處
邏輯學大辭典
由此判定,只有個別的事物(如個別的人、個別的馬)才是第一實體,而包含個別事物的“屬”和“種”則是第二實體。根據這個標準,除了第一實體外,任何其他的東西(包括第二實體),或者是表述第一實體,或者是存在於第一實體之中,因此,如果沒有第一實體,就不可能有其他任何東西存在,第一實體是最根本的,決定其他一切。依此類推,“屬”和“種”相比較,“屬”更接近於第一實體,按本體性的程度説,“屬”比“種”更為本體。由此而得出結論,越是一般、普遍的東西,它的實體性就越小,而越是個別的東西,它的實體性也就越大,所以,個別事物是第一實體。
參考資料
  • 1.    彭漪漣.邏輯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