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笙(拼音:shē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笙”始見於戰國時期 [2]  ,本義指一種管樂器,由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3]  後竹蓆亦謂之“ 笙”。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4] 
中文名
拼    音
shēng
部    首
五    筆
TTGF
倉    頡
HHQM
鄭    碼
MMC
字    級
一級字(編號:2320) [1] 
平水韻
下平聲八庚 [12] 
注音字母
ㄕㄥ
異體字
𤯛
統一碼
基本區 U+7B19
總筆畫
11
筆順編碼
31431431121
四角號碼
88105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笙,形聲字,戰國文字作圖1。上部以“竹”為形旁,下部用“生”作聲旁。笙”從竹是因為竹製,生是表聲。漢隸“笙”字或從“艸”,而與古地名之“苼”字同形。圖二小篆承自戰國文字,圖三、圖四漢代字體承自小篆而定體。 [2]  [13] 
“笙”為古簧管樂器之一。《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信陽楚簡》2.03 “二笙”,皆用其本義。晉·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盛於筒中。”李善注引劉逵曰:“桃笙,桃枝簟也,吳人謂簟為笙。” [2]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ēng
名詞
民族簧管樂器
Sheng
《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笙歌
古代東方之樂

孫詒讓《正義》:“東方之樂,與樂器之笙物異,而取義於生則同也。”
《詩·小雅·鼓鍾》:“笙聲同音。”
《毛傳》:“笙磐,東方之樂。”
笙磬
微小之物

王念孫疏證:“笙之言星星也。”
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稱至微之物曰笙,音如星,重言曰零星。”

竹簟,竹蓆
indocalamus
漢·揚雄《方言·卷五》:“簟,宋、魏之間謂之笙。”
晉·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盛於筒中。”
李善注引劉逵曰:“桃笙,桃枝簟也,吳人謂簟為笙。”
桃笙
竹名

元·李衎竹譜詳錄·竹品譜》:“笙竹,出會稽卧龍山雲。樂部中取此竹作笙為最貴,今無之。”

春秋時魯國地名

《宣十八年傳》:“歸父還自晉,至笙。”
杜預注:“笙,魯竟也。”

(主要參考資料: [4-5]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十三簧,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大者謂之巢,小者謂之和。從竹,生耳。古者,隨作笙。所庚切。 [4] 

説文解字注

十三簧。蒙上管樂而言。故不雲管樂也。大鄭《周禮注》曰:“笙十三簧。”按,《廣雅》雲:“笙十三管。”亦每管有簧也。
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白虎通曰:“八音,匏曰笙。匏之為言施也,在十二月,萬物始施而牙。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曰笙。”《釋名》曰:“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按禮經,東方鐘聲謂之笙鍾、笙聲。笙猶生也,東為陽中,萬物以生,是以東方鍾、聲謂之笙也。”初生之物必細,故方言云:“笙,細也。竽,大笙也。故竽可訓大。”
大者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見《釋樂》孫雲:“巢,高大。和,小笙。”《鄉射記》曰:“三笙一和而成聲。三笙謂大者,一和謂小者也。”
從竹生。列管故從竹,正月之音故從生,舉會意包形聲也。韻會本無聲字為長。
所庚切。十一部。
古者,隨作笙。通典曰:“出世本。” [6] 

康熙字典

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
《廣韻》:樂器也。《世本》:隨作笙。
一曰女媧作。《釋名》:笙,生也,象物寶地而生也。《博雅·釋樂》:以瓠為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白虎通》: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注:大者十九簧。和,十三簧者。
又細也。揚子《方言》:笙,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細貌謂之笙。《廣雅》:笙,小也。
又地名。《左傳·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至笙。注:笙,魯境。
又簟名。揚子《方言》:簟,謂之笙。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韜於筒中。
又葉師莊切。《詩·小雅》:鼓瑟吹笙。葉下將、行。行,音杭。 [11] 
書影
(書影來源:説文解字 [7]  ,説文解字注 [6]  ,康熙字典 [6]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笙”字形對比 [4] 

書寫演示

筆順名稱:撇 橫 點 撇 橫 點 撇 橫 橫 豎 橫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清
所庚切
ʃɐŋ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清
師庚切
ʃaŋ
韻略


平聲





師庚切

增韻


平聲





師庚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全清

ʂ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屍爭切

洪武音韻


平聲


全清
師庚切
ʃəŋ
分韻撮要
平聲


開口呼



(參考資料: [8-9]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s
ĕŋ
先秦
王力系統
ʃ
先秦
董同龢系統
s
ĕ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s
re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s
ring
兩漢
東漢




reng


r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re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re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r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ʂ
ɐŋ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ʃ
ɐŋ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ʃ
ɐŋ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ʂ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ɐng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ʃ
(參考資料: [9-10]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3-29]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遼寧: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03
  • 3.    思履主編.畫説漢字 講述漢字的前世今生 2 全綵珍藏版[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7.04:322
  • 4.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29]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04:3152-3153
  • 6.      .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22-03-29]
  • 7.      .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引用日期2022-03-29]
  • 8.    笙的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29]
  • 9.    笙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29]
  • 10.    笙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3-29]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06:839
  • 12.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3-30]
  • 13.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下[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33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