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竺清旦

鎖定
竺清旦(1899-1935),字起元,號照卿,出生於奉化董村,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7月,建立五魁村、邱隘村兩個農民協會。1926年,國民黨寧波市黨部改組,竺清旦被選為執行委員兼農民部部長。同年,中共寧波地委改組,他被選為地委委員兼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1927年1月,中共寧波地委做出了迅速組織工農團體、大力開展工農羣眾運動的指示。竺清旦堅決貫徹指示精神,奔走各地指導農運。他親自去慈溪洪塘幫助建立洪塘鄉農民協會,併成立了一支100多人的洪塘農民自衞軍,先後收繳了洋墅緝私營和洪塘、莊市警察所的70餘支槍,隊伍發展到300多人,成為寧紹台農民協會的一支骨幹力量。1927年4月9日,寧波發生反革命“清黨”事件,竺清旦遭到通緝,隨後出走武漢。1927年7月15日,汪精衞在武漢公開叛變革命,上級黨組織決定把一批已經暴露身份的共產黨員送往蘇聯學習。竺清旦就是其中一個。1930年10月,竺清旦等人回國到新疆工作。1935年12月,遭新疆督辦盛世才殺害。犧牲時,年僅36歲。 [1] 
本    名
竺清旦
起元
照卿
出生地
浙江奉化
出生日期
1899年6月5日
逝世日期
1935年12月
國    籍
中國

竺清旦人物生平

竺清旦早年經歷

竺清旦,字起元,號照卿,化名竹卿、包起鳳、劉曉平等,1899年6月5日生於浙江省奉化縣董村一個秀才之家。3歲喪母,6歲入父親執教的私塾讀書,8歲轉入董村學堂,12歲考入剡源高等小學。 [2] 
剡源高小是所進步學校,這裏的教師常向學生灌輸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竺清旦深受影響。每逢假期回家,他都積極向鄰居們宣傳反對封建禮教、提倡男女平等、反對婦女纏足等進步思想。 [2] 
1917年,竺清旦開始了教書生涯,先後在奉化、鎮海、鄞縣的一些小學當教員、校長。他熱心於教育事業,寄希望於少年兒童,向學生灌輸新思想、新文化,揭露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和土豪劣紳的罪行,還編寫《五九國恥紀念》《朝鮮亡國鏡》《奴婢淚》《可憐種田人》等10餘首歌曲,在學生羣眾中教唱。 [2] 
竺清旦在教育界七八年的坎坷經歷,特別是在閲讀了馬列著作和進步書刊之後,他開始認識到“教育救國”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他在寧波《時事公報》發表的《研究救國的方法》一文中指出:“政治不表明,教育費無由增加,教育難以普及;教會、鄉紳的惡勢力不推翻,是沒有法子可以普及教育的”;只有“萬眾一心”、“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建設蘇維埃天堂”,才是正確的救國方法。在這篇文章中,他還號召熱心救國的同志,認真閲讀和研究《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討論集》《嚮導》《中國青年》等書刊,積極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他自己身體力行,一面教書,一面進行社會調查,發動羣眾起來鬥爭。 [2] 
1924年初,竺清旦到鄞縣五鄉碶鄮溪區立一校任校長。當時,土豪劣紳霸佔這一帶江河,沿河分段用竹竿築籪養魚,牟取暴利。這年夏季,連降暴雨,江河受魚籪所阻,洪水難以宣泄,方圓數十里一片汪洋。農民求告無門,怨聲載道。竺清旦邀約平時結識的幾位有膽略、敢鬥爭的農民,發動這一帶數百民眾,拆去了江河中的一處處魚籪。當漁霸勾結官府調動警察前來彈壓時,憤怒的羣眾奪下警察的槍支,把他們的乘船拖上岸砸破,把拆下的魚籪一把火燒燬。這場鬥爭取得勝利後,當地藝人曾將此事編成小曲,廣為傳頌。 [2] 

竺清旦參加革命

中共寧波支部獲悉農民們拆魚籪鬥爭的勝利,就派員與竺清旦聯繫、交談。通過培養、考察,於1925年吸收竺清旦為中共黨員。 [2] 
1925年春,資本家在寧波開設江東肥料公司,壟斷人糞肥源,摻水高價出售。需肥的農户深受其害,雖多次向會稽道尹及警察廳控告,要求取締該公司,但官府置若罔聞。為了維護農民的利益,配合城區工人聲援五卅運動,中共寧波支部指派竺清旦發動農民進城,同肥料公司作鬥爭。 [2] 
竺清旦一面聯絡進步人士在《時事公報》發表揭露肥料公司劣跡的文章,一面和有威望的農民首領一起,深入鄞縣東鄉各村發動羣眾。6月21日、22日,他先後在青山廟、忠嘉旌廟主持召開各有數百農民代表參加的會議,議決統一行動,用暴力搗毀肥料公司。30日清晨,農民裝束的竺清旦和農民首領周榮平等,帶領鄞東6000多名農民,浩浩蕩蕩地開進寧波城,在向警察廳請願無效後,即動手搗毀了肥料公司辦事處和儲糞所,燒燬了運糞船。受僱保護肥料公司的那些拳師、打手,懾於農民人多勢眾,不敢上陣,紛紛溜走。該公司資本家嚇得魂飛魄散,四處逃命。軍閥政府礙於眾怒難犯,只得被迫下令取締了肥料公司。 [2] 
乘這場鬥爭勝利、羣情振奮的有利時機,竺清旦按照黨的指示,在鄞東相繼建立青山廟、擇木廟農民協會。這是寧波地區最早的兩個基層農民協會。 [2] 
1926年1月,中共寧波地委成立,竺清旦被選為地委委員、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他挑起組織和領導寧波地區農民運動的重擔,經常深入到各縣農村,進行具體的幫助指導。 [2] 
3月,寧波地委管轄範圍擴大到紹屬的餘姚、上虞等縣。4月,竺清旦來到餘姚新華小學,召集有中共黨員施若愚、共青團員孫崗、胡煌及進步教師參加的會議,佈置他們舉辦農民夜校,組織農民協會,引導農民向土豪劣紳作鬥爭。不久,辦起了餘姚第一所農民夜校,在培養一批農運骨幹的基礎上,建立了柯東鄉農民協會。 [2] 
4月底,竺清旦與楊眉山等一起,在寧波召開農運工作會議,有奉化、鎮海、鄞縣、慈溪、餘姚等縣農運代表參加。他主持了會議並反覆強調,農民只有組織起來才有力量,才有前途,號召大家回去後,要儘快把各地農民協會建立起來。會上還印發了鄞縣較早成立的農民協會的章程,供代表們參考。會後,這幾個縣農民協會的組織發動工作就大大加快了。 [2] 
5月,中共寧波地委指派竺清旦、金紹勣赴廣州參加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竺清旦一面認真學習,聆聽毛澤東、周恩來、惲代英等人的演講,聯繫實際研究農運問題並參加軍事訓練;一面積極收集有關農運刊物和資料,寄回寧波供同志們參考。後因農運幹部缺乏,寧波地委發函要竺清旦提前返回。 [2] 
8月,竺清旦回到寧波後,運用在廣州農講所學到的知識,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為寧波地委制定農運計劃,採取以會代訓、印發資料、傳播經驗等方法,培訓農運骨幹,並親自下鄉宣傳發動,促進了各縣農民運動的發展。 [2] 
10月16日,浙江省省長夏超宣佈獨立,倒戈反對軍閥孫傳芳。乘這一有利時機,竺清旦主持召集寧波地委農委緊急會議,部署農運工作。21日,他來到奉化松岙,與卓蘭芳一起召開黨員和農運積極分子會議,成立東忠義區農民協會籌備處,並決定向尚未成立農民協會的楊村、陶坑、裘村等村作幾次大規模的宣傳。當晚,他親自到楊村召開農民大會,與會300多名農民受到教育,情緒高漲,遂指定楊鹹明負責組建該村農民協會。他又督促馬頭村農民協會,要切實地發動一次鬥爭。24日,馬頭村召開農民大會,農民當場提出“官鹽”價格貴,吃不起,到鹽局附近去挑運“私鹽”。該村農民協會即把農民編為幾個小隊,規定“前進”、“停止”、“戰鬥”等聯絡暗號,還挑選靈機的會員組成偵探、宣傳隊,對付鹽局的緝私營(即鹽兵),當晚就行動起來。緝私營聽到農民的宣傳,閉門不出。無論農協會員還是非會員都聽從指揮,秩序井然,行動迅速,2000多斤“私鹽”安全地挑運到村裏,由農協幹部過秤,平均分給農民。11月9日晚上,馬頭村農民協會再次組織羣眾挑運“私鹽”,又獲勝利。從此,農民協會的威信大大提高,報名入會的人數越來越多。 [2] 
11月28日,在上海召開江浙區農民運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竺清旦出席了會議,被任命為江浙區農委委員。12月,根據上級指示,寧波地委農委擴建為寧紹區農民運動委員會,具體指導忠義區(奉化)、鐵路區、海口區(鄞縣)、鄞郊北區、姚北區、鄞東區、合併區(鎮海西鄉、慈溪東鄉一帶)、奉郊區(西塢、江口一帶)等8個分區的農運工作,並指定各分區農運負責人。 [2] 
12月底,浙軍一師響應北伐起義。竺清旦往返於鄞縣鹹祥、東吳、瞻岐等地,與當地幹部沙文漢、金紹勣一起,多次召開農民大會,進行大規模宣傳發動,物色各地農民首領,成立大咸區和瞻岐村農民協會籌備處。同時,發動羣眾,歡迎、慰勞起義部隊,兵農聯合收繳東吳、瞻岐緝私營的槍支彈藥,加強了農民武裝的武器配備。 [2] 
竺清旦又來到奉化,介紹竺一平等入黨,幫助建立中共竺家支部。他要求支部廣泛發動羣眾,儘快組建農民協會,團結起來作鬥爭。春節後,竺家村農民協會成立,附近10個村也相繼成立農民協會。隨之,成立長壽區農民協會,發動農民同土豪劣紳作鬥爭,取得了“二五減租”的勝利。 [2] 
1927年2月11日至15日,中共上海(江浙)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竺清旦當選為區農委委員。2月14日上午,在區委書記羅亦農主持的農委會議上,竺清旦彙報了寧波農運發展情況,提出了“蔣介石是寧波奉化人,許多劣紳從蔣介石處做官回來,將來必大反動”;“北伐軍將到來時,要趕快發展農民運動”;“農民武裝要設法建立”等意見,深得與會者的贊同。 [2] 
會後,竺清旦等人返回寧波,公開成立寧紹台農民協會辦事處,竺清旦任主任,卓蘭芳任指導員,施若愚、吳成章、竺一平、沈邦祺等為設在各縣的特派員,指導寧屬六縣和紹屬、台屬部分縣的農協工作,推動農民運動迅猛發展。 [2] 
2月19日至22日,北伐軍第十九軍、第十七軍先後進駐寧波。27日,在寧波小校場召開有10萬人參加的軍民聯歡大會,竺清旦在會上發表演説,指出:“國民黨西山會議派就是反革命右派,他們反對打倒帝國主義與實行社會革命。我們除了要打倒帝國主義、軍閥、土豪劣紳外,還要肅清西山會議派、新國家主義派。”3月5日,在第二次軍民聯歡大會上,他又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説,提出要“徹底破壞軍閥制度”,“徹底打倒土豪劣紳”,並當場揭露10名劣紳的罪惡,還以寧紹台農民協會名義,向北伐軍第十七軍提出支持地方的13項要求。 [2] 
3月2日,寧波臨時市政府籌委會成立(同月31日正式成立),竺清旦當選為執行委員。在中共寧波地委的積極推動和北伐軍第十七軍政治部的配合下,臨時市政府委員們分頭髮動城鄉羣眾,開展打擊反革命分子和土豪劣紳的鬥爭。竺清旦廢寢忘食,穿梭往返於鄉村各地。一次,他與吳成章一起,來到鄞縣樟村,瞭解到寧波藥商翁仰青壓價收購這一帶4000多農户種植的貝母(藥材),後翁又抵賴7萬餘元欠款的情況,農民多次上告,均未得到解決,成了當地有名的“貝母案”。於是,他就發動羣眾與之鬥爭。3月7日,樟村農民捉拿翁的代理人周秉鈞並押送到寧波。幾天後,上千名貝農又進城遊行請願,迫使翁仰青償還了貝母款。為此,當地貝農紛紛稱讚“竺清旦是包公再世”。 [2] 
接着,竺清旦去慈溪洪塘,幫助成立洪塘鄉農民協會;3月中旬,又幫助成立有100多人蔘加的洪塘農民自衞軍,由寧紹台農民協會辦事處發給12支步槍,並收集民間的梭標、大刀,先後收繳了洋墅緝私營和洪塘、莊橋、慈城、駱駝橋警察所的80餘支槍,成為一支力量較強的農民武裝。 [2] 
隨之,竺清旦和卓蘭芳一起去餘姚庵東鹽場,用訴苦的方法,提高鹽民的覺悟。3月17日,召開餘姚鹽民協會籌備會,竺清旦在會上講了話,號召鹽民團結起來,向剝削者作鬥爭。次日,發動數千鹽民開展“吃大户”運動,鹽民們湧向鹽霸袁功亭家裏,開倉分掉其囤積的糧食。因寧波發生焚燒總工會事件,竺清旦先回寧波。在卓蘭芳主持下,於22日正式成立餘姚鹽民協會,選舉了鹽協領導成員,成立了鹽民自衞軍,還公審了鹽霸高錦泰。 [2] 
在竺清旦等人領導下,寧波地委所屬的鄞縣、慈溪、鎮海、定海、奉化、象山、南田、餘姚、上虞等縣先後成立縣農民協會,農會會員達10餘萬人,以貧僱農為主體的農(鹽)民自衞軍,在鬥爭中不斷髮展壯大。許多基層農(鹽)民協會,發動羣眾,開展“吃大户”、減租減息、提高僱農工資等鬥爭取得了勝利,土豪劣紳聞風喪膽。對此,中共上海區委負責人趙世炎稱讚説:“寧波農民運動搞得好!”羣眾和同志們也讚譽“竺清旦是農運大王”。 [2] 
正當寧波工農羣眾運動迅速發展的時候,蔣介石加緊了叛變革命的陰謀活動。3月20日,蔣介石的親信、寧台温防守司令王俊一夥,製造焚燒寧波總工會事件。21日,寧波全市總罷工。22日,竺清旦發動鄞縣3000餘名農民協會會員進城示威,並在小校場主持慰問工友大會,強烈抗議反動派對工農羣眾的挑釁。 [2] 
餘姚鹽劣紳袁功亭勾結土匪黃春曉率反動武裝“閹東商團”,也乘機反撲,於3月26日搗毀餘姚鹽民協會會所,繳去鹽民自衞軍的武器,搜捕鹽協幹部。竺清旦聞報後,立即以寧紹台農民協會辦事處名義發佈命令,調上虞縣糾察隊、慈溪洪塘和高王農民自衞軍開赴閹東,與餘姚縣糾察隊會合,並親自前往指揮。4月11日,經4小時激戰,擊潰了“閹東商團”,黃春曉等出海潛逃。 [2] 
4月9日,王俊一夥逮捕了寧波地委委員王鯤、楊眉山,再次搗毀寧波總工會,查封寧波紹台農民協會辦事處,解散寧波臨時市政府。緊接着竺清旦等共產黨員遭到通緝。 [2] 
根據黨組織決定,竺清旦轉移到武漢。他參加了由共產黨員張秋人等舉辦的訓練班。6月19日,他出席了全國第四次勞動代表大會,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會後,部分代表和工作人員留下,辦了一期短訓班,竺清旦擔任教員。他講課條理清楚,深入淺出,給學員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期間,他還被聘為《革命軍日報》特約通訊員,在報上發表了揭露蔣介石叛變革命的行徑、介紹寧波工農運動情況和到武漢後的觀感等文章。 [2] 
7月15日,汪精衞叛變革命,在武漢也大肆逮捕、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羣眾。中共組織決定,把已暴露身份無法回原地工作的竺清旦等黨員骨幹,送往蘇聯學習。 [2] 
10月,竺清旦等人抵達莫斯科,被分配在東方大學軍事第七班學習。他懷着對革命事業的高度責任感,閲讀和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著作,晚上整理筆記,寫心得體會,用馬列主義原理來分析大革命時期所發生的重大問題。他深有體會地説:“大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在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中,我們沒有掌握領導權,沒有把工農武裝及時壯大起來,沒有用革命的武裝來反對反革命的武裝。工農羣眾運動沒有武裝力量作後盾,是不能持久的。”在學習戰略戰術時,他刻苦鑽研,一絲不苟,繪製了各種戰術圖案,準備回國後在革命戰爭中應用。 [2] 
1928年夏天,竺清旦轉入莫斯科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原稱中山大學,習慣上沿用原稱),由中共黨員轉為聯共候補黨員,補選為黨小組長。他為人正直,襟懷坦白,看到學校中存在的某些問題,就和同學們一起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但這卻得罪了校長米夫的親信王明(陳紹禹)。王明一夥無中生有,説校內有“江浙同鄉會”、託派反黨集團,竺清旦是這個組織的組長。竺清旦據理力爭。他認為彼此熟悉的同學在一起學習和討論,並不是什麼反黨活動;給校領導提意見是為了改進工作,使教學大綱、行政管理搞得更完善些。後來,第三國際、聯共監委、中共中央代表團三方面聯合組成審查委員會,經過調查,最後作出結論:“江浙同鄉會”是莫須有的事;竺清旦不是託派,可繼續學習。 [2] 
1930年暑期,莫斯科中山大學停辦。10月,竺清旦被派遣回國。他和莫斯科步兵學校畢業的同學共6人,從中蘇邊境進入新疆。當時,在新疆還沒有建立中共組織,反動勢力、封建勢力很強,又因人地生疏,開展工作困難重重。但他和同學們憑着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念,宣傳發動羣眾,很快就站穩了腳跟。 [2] 

竺清旦不幸犧牲

1933年,反革命兩面派盛世才充任新疆督辦,打出“反帝親蘇”的旗號,獲得蘇聯的支持。聯共中央陸續派專家、顧問及已分配在西伯利亞工作的莫斯科中山大學中國畢業生到新疆工作。這時,竺清旦被安排在盛世才直接掌握的教導團工作。可是,盛世才藉口新疆情況複雜,對聯共派到新疆工作的同志加以種種限制,規定不準公開黨員身份,不準發展黨的組織,不準宣傳共產主義。竺清旦抱着要把祖國的新疆建設成為一個革命根據地的赤誠願望,團結同事,積極工作,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宣傳蘇聯建設成就,傳播馬列主義,深得人心。因此,引起盛世才的妒恨和恐懼。1935年12月底的一天,盛世才以開會為名,在一個花園裏開槍殺害了竺清旦。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