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蜂

(膜翅目蜜蜂科動物)

鎖定
竹蜂是膜翅目蜜蜂科木蜂屬昆蟲, [3-5]  又稱竹蜜蜂、竹筒蜂、熊蜂。 [6]  體形粗大,密生絨毛;複眼一對,長卵形;額脊明顯,唇基略向前彎;單眼3個,品字排列;中胸背板中盾溝明顯;前足和中足較小,後足粗大。體黑色,有光澤;翅基部藍紫色,向外緣頂部變銅色,有金屬光澤;足黑色。雄蟲在單眼兩側各有一塊淡黃色的半月形斑塊;雌蟲胸部前方有濃密的黑色長毛。 [7] 
竹蜂分佈於除南極洲外的世界各大洲。廣泛分佈於寒帶、温帶,其中温帶地區較多。 [8]  在中國見於南方各地, [9]  如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 [4]  常鑽穴營巢於竹木的莖稈中,與竹木屑、唾液混成隔板,將巢穴隔成若干間格,每格貯有花粉同蜜汁混合物,產卵於其中。 [5] 
竹蜂的幼蟲叫做竹蛆,寄生在竹筒內,是一種為害竹林的害蟲。 [9]  但其成蟲可以入藥,有清熱化痰,定驚止抽,祛風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 [5] 
中文名
竹蜂
別    名
烏蜂
熊蜂
象蜂
拉丁學名
Xylocopa dissimilis (Lep.)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膜翅目
亞    目
蜜蜂目
蜜蜂科
木蜂屬
分佈區域
廣西/桂林等地

竹蜂形態特徵

蟲較大,長25~29mm。身體及足部密被黑色絨毛,中胸及翅下方,腹部各節背板兩側和腹末端毛長而濃密,顏面為棕色絨毛。翅基部藍紫色,向外緣頂部呈黃銅色,均有金屬光澤 [1] 

竹蜂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常棲於竹類的莖稈中並將唾液與鑽木的竹木屑混合製成隔板。將巢穴間成若干格,每格貯花粉與蜜汁的混合物,併產卵於其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中國南方各地。

竹蜂生活習性

生活在野竹林中,其飛行迅速,來往頻繁。鳴聲嗡嗡。常在屋檐下桁木中和枯朽的竹木裏鑽穴營巢,用唾液和鑽穴的木屑混成隔板,將巢穴分隔成許多間格,每格貯存花粉和蜜汁的混合物,蜂卵就產於混合物中。冬季歸巢,鑽入竹筒中。 [2] 

竹蜂捕捉

捕捉竹蜂宜在秋、冬季,具體方法:
(1)堵穴捕捉。在竹林內觀察,當發現竹子七有洞孔並有竹蜂出入,表明有竹蜂羣居在內,可用布條或黏土將洞孔堵塞,把該竹砍下,用鋸截取內有竹蜂的竹筒。
(2)誘蜂築巢捕捉。選擇一些竹子,在節問鑽若干個供竹蜂進出的洞孔,取金銀花、杭菊花、素馨花、乾燥竹蜂各15克,丁香、小茼香各5克,共碾成粉,加適量白糖粉,混合成香粉,取適量投入洞孔。以引誘竹蜂入內築巢,按上法定期捕捉。
(3)野外誘捕。選擇晴天上午“6~9時,到竹蜂經常活動採花粉的上風向約60米處,點燃炭爐,爐上擱置鋁盤,待鋁盤温度升至80℃以上時,將上述香粉或竹蜂乾燥體放入盤內,烘烤出香氣。竹蜂嗅到香氣便逆風羣飛而來。此時,可用紗網兜捕。 [2] 

竹蜂加工

將盛有竹蜂的竹筒加熱。把竹蜂悶死,然後剖竹取出。用網兜捕到的竹蜂,則放入布袋內,置於沸水內燙死。然後放在0.6%一1%的鹽水醃漬2~3小時,撈出,滴乾水,攤在竹篩上曬乾或用炭火烘乾。成品置於玻璃瓶內。加入適量樟腦餅,密封瓶口,以防蟲蛀。商品以足幹,原個,蜂體鈍圓肥大,長約3釐米,黑色,密生柔軟黑絨毛,腳黑而短,翅膀紫藍色有金色光澤,尾部半透明,無破碎、蟲蛀、黴壞者為佳。 [2] 
參考資料
  • 1.    肖宏安, 梁馬仁. (1986). 竹蜂、灰胸木蜂、黃胸木蜂的鑑別. 中國中藥雜誌, 11(9).
  • 2.    農訓學. (2010). 竹蜂的捕捉與加工. 農村新技術(12), 66-66.
  • 3.    筱萌主編,科學文庫 生物小札 美麗的昆蟲,遠方出版社,2005.04,第100頁
  • 4.    林雨霖,劉永新主編,本草綱目 彩圖版,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6.03,第371頁
  • 5.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145頁
  • 6.    杜同仿,黃兆勝主編,中國中草藥圖典 上,廣東科技出版社,2011.01,第155頁
  • 7.    謝宗萬主編,本草綱目藥物彩色圖鑑,人民衞生出版社,2000.01,第367頁
  • 8.    馮毛,中國蜜蜂種質資源,中原農民出版社,2018.11,第165頁
  • 9.    陳穎著,節肢動物,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07,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