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簾畫

鎖定
竹簾畫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曾被列為皇家貢品。它既實用,又是美化生活的裝飾品。竹簾畫在精編的竹絲捲簾上繪畫,通常運用具有傳統特色的國畫技法。
據記載,重慶竹簾,“細如毫髮密如絲”。光緒年間就發展了油漆彩繪的畫簾。這種畫簾,是用光滑纖細的竹絲作緯線,蠶絲作經線編織而成,然後在簾子的幅面上畫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等國畫,成為精美的壁飾和窗簾,有濃厚的詩情畫意,極富有東方色彩和民族氣派。竹簾畫在新中國成立後,有了很大發展,不僅受到國內外廣大羣眾珍愛,而且還常常被選為國家禮品贈送給外國友人和政府首腦,為國增光。
中文名
竹簾畫
列為皇家貢品
北宋年間
優    點
實用,又是美化生活的裝飾品
屬    性
裝飾品

竹簾畫梁平竹簾畫

竹簾畫歷史傳承

圖1 梁平竹簾畫 圖1 梁平竹簾畫
"三絕"之一,梁平竹簾工藝製作歷史已逾千年。史料記載:早在北宋年間,就被列為皇家貢品,飲譽天下,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見圖1)
《辭海》記載:"竹簾畫,在細竹絲編織的簾子上加上畫的工藝品,產於重慶梁平"。
竹簾系將竹片劃為髮絲一般的細絲,再編織成為織轎簾、燈簾、堂簾,各色俱備,極其精巧。6

竹簾畫工藝特色

梁平竹簾以當地盛產的慈竹為原料,竹簾生產以民間手工技術為主,藉助簡單而巧妙的木結構機械,抽成細如毫髮的竹絲,經過數數道工序的手工製作,織成薄如蟬翼、形似錦帛的獨特竹簾工藝品,並結合書畫、刺繡、植絨等多種表現手法,精工製作出各種形式的掛簾、屏風、裝飾畫及實用工藝品。一件完整的竹簾畫製品,從收取竹子到成品包裝入庫,要經過八十餘道工序的流水作業,需要優秀的操作技術和密切的配合銜接來完成。曾多次作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禮品。北京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都有珍藏。多次被中國竹業協會、中國第四屆竹業博覽會授予信金獎。
梁平竹簾色澤典雅,工藝精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風韻,蘇葆楨黃胄等著名畫家都曾來梁揮毫潑墨,創作了大量竹簾畫作品。梁平竹簾也多次榮獲中國竹業協會、中國竹業博覽會等國家級金獎,是室內裝飾和饋贈親友的佳品。梁平竹簾,還因其小巧輕便,"怡靜雅麗、堪以舒懷、且可卷折,攜帶、寄送均極便利,誠為饋贈佳品,非一般塑料或其他原料製品所能比擬。"

竹簾畫所獲榮譽

2006年10月下旬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舉行的第四屆中國竹文化節於10月下旬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舉行。代表重慶參加全國竹文化節的梁平竹簾畫《十二金釵》、刺繡竹簾畫《熊貓圖》在1000多件竹工藝品中脱穎而出,雙雙榮獲金獎。
梁平竹簾採用傳統民間工藝手工製作,在乾燥環境中懸掛展示,可完好保存上百年。

竹簾畫飛龍竹簾畫

竹簾畫歷史傳承

圖2 飛龍竹簾畫 圖2 飛龍竹簾畫
“竹絲繡畫簾”起源於清末,為四川梁平畫家方炳南(1880-1920年)所首創,他先在轎簾、門簾、窗簾等竹簾上作畫,後將竹簾進行技術處理,將其漆成硃紅色,中部堂心漆白,並在白色堂心上作畫。竹絲畫簾掛在客廳的粉牆上,顯得清新古雅,獨具一格,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味,這種時髦的民間藝術品當時只能進入家境殷實的富豪人家。(見圖2)
四川武勝縣飛龍美術廠的“竹絲繡畫簾”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竹簾上繪畫的技法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將刺繡工藝融入竹簾畫中,形成了繡畫結合的工藝特色,繡繪出形神兼備、姿態萬千的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等,豐富了竹簾畫的表現形式,使其更貼近時代、貼近生活。

竹簾畫工藝特色

武勝飛龍竹絲繡畫簾運用手工工藝將竹子拉成細如頭髮的竹絲,用蠶絲作經線織成竹簾,細密光澤如絹綢,在上面繡或畫成人物、花鳥、走獸、山水等傳統中國畫,融工藝與繪畫於一體,以弘揚民族藝術為主題,有很強的觀賞性。隨着竹絲畫簾的技術、藝術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的品種也日益多樣化,從竹絲繡畫簾、竹簾水彩畫到絲繡手絹、絲繡圍巾、玻璃畫等,人們用其美化家居,饋贈親友,收藏留念。這種有百年曆史的傳統工藝美術品還被選作外事禮品,成為廣安人民與外界聯繫的友好使者。
由於這一民間工藝奇葩在當地生根開花,惠及鄉鄰,武勝縣飛龍鎮1998年被四川省評為省級特色文化鄉鎮,該鎮文化站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2000年該鎮獲文化部“全國民間藝術(竹絲畫簾)之鄉”稱號。“竹絲繡畫簾”這一獨特的民間工藝美術品種在廣安這塊沃土上,將會更加根深葉茂,璀璨奪目。

竹簾畫南充竹簾畫

竹簾畫是四川首創的工藝美術品種。南充竹簾畫竹簾雅潔,圖畫富麗,具有濃郁的民族地方風味,被稱為“精工畫簾”。

竹簾畫工藝特色

圖3 南充竹簾畫 圖3 南充竹簾畫
竹簾畫即指在精編的竹絲捲簾上繪畫,通常運用國畫技法。據《梁平縣志》載,南充縣所產竹簾,“細如毫髮密如絲”。光緒年間就發展了油漆彩繪的畫簾。早期多作轎簾使用;清末逐漸發展成為室內陳設畫簾形式。品種有通景屏、單條、斗方、屏風、帳檐、對聯、燈罩等百餘種。(見圖3)
竹簾畫的編織非常平整柔軟,因有粉底堂心,詩畫作於上有傳統宣紙的感覺。最精湛的竹簾畫是採用蠶絲與竹線作經緯交織,然後在簾子的幅面上畫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等,密不漏縫,如絲絹般精細潤澤。
竹簾畫的製作非常精細,首先是製作竹簾胚。成都竹簾畫選用的是邛崍山脈盛產的特長節結的慈竹,去節去皮、破篾拉絲,再製成粗細均勻斷面渾圓的竹簾胚絲。然後送到木製的人工織機上的貯絲筒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織簾姑娘巧手揮舞、以竹絲代木梭,左送右引、機杼聲聲、胚簾漸成。之後修邊剪裁、裝木樞、噴清漆、上堂心,遂成白竹簾。
將白竹簾送至繪畫車間,畫工們按照設計圖稿要求,或白描或寫意,或淡雅或豔麗,細心繪製,復經檢驗審核,才算大功告成。

竹簾畫工藝創新

在竹簾畫的基礎上,南充工匠們又加上蜀繡,繪製出竹繡簾。由於畫繡結合,竹繡簾發揮了兩種技藝的優勢,也避免了各自的短處。如在熊貓圖、猛虎圖中,動物的毛髮、人物的衣服等由於蜀繡的針法更加栩栩如生,質感極強,而臉部則採用繪畫技法,其感覺表情更傳神。
為了適應刺繡的需要,竹繡簾採用的竹簾胚經線密度大大高於繪畫竹簾,因而竹繡簾的價格也就大大高於竹簾畫了。

竹簾畫竹簾畫名家

竹簾畫歷史傳承

竹簾畫的始創人是清末四川梁平縣石柱砰人方炳南。方炳南出身於民間紙紮藝人家庭,尤其擅用細薄的竹絲編織竹簾、竹碗等工藝品,後來,方炳南自己琢磨出一套畫法,即在纖細柔韌的竹簾上繪上花鳥,或寫意,或工筆,在上邊加杆,下邊安軸,這樣製作出來的竹簾不僅美觀,而且十分好賣。方炳南晚年曾任成都、重慶和梁平等地“勸工局”(即手工業作坊)局長,也培養了不少工藝人才。漸漸的,繪製竹簾的工藝也就傳開來,一直流傳至今。

竹簾畫現代大家

到了現代,竹簾畫名家要算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耿月新了。耿月新是江蘇省鎮江市揚中市油坊鎮良善村人,由於家境貧寒,他從小就邊讀書邊學篾匠。高中畢業後輟學在家,打席篩,編籮筐,以此謀生。多年的篾匠實踐,使他逐步感到編織日用竹器的單調,開始追求編織品種的多樣化、藝術化。
耿月新先是編織富有地方民俗特徵的餞席,他編的餞席圖案,有“福”、“祿”、“壽”、“喜”等文字,也有《喜鵲登枝》、《南湖船》等圖像。後來,他受到書法中堂畫的啓發,決心編織“竹簾畫”。由於竹編功底深厚,又加上勤奮好學,他精心鑽研出一套自己的技法,他把竹篾劈成絲,篾絲細如頭髮,再染上色,半隱半現地編在本色竹絲中,加上繪畫和書法,立體感十分強。他不僅繪製精細,還獨創採用雙面竹編,其畫作《孔子像》、《八仙過海》等栩栩如生,倍受讚譽,他也因此加載了《中國民間名人錄》。耿月新正在創編100個中國皇帝像、40個美國總統像和1個四龍搶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