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石圖

(清代歸莊創作紙本水墨畫)

鎖定
《竹石圖》是清代歸莊創作的立軸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天津藝術博物館
畫中奇石與立竹,行筆平直,奇石兩側各畫欹竹,皆作隨風傾斜之態。畫面輕重佈置得當畫竹筆意貫穿,葉葉交加,下筆遒健蒼勁,濃淡之墨,相互呼應,極有風致。石下小竹叢生,秀健活潑,生氣浮動。風格瀟灑西,得墨竹之妙。款書直抒胸懷,頗多自負。 [1] 
中文名
竹石圖
作    者
歸莊
創作年代
清代
規    格
縱110釐米,橫76釐米
幅    式
立軸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水墨畫
現收藏地
天津藝術博物館

竹石圖畫作內容

竹石圖 竹石圖
此圖所描寫的物象很少,僅繪一湖石立於畫面下端正中,此湖石造型奇特,上大下小,且略向左傾斜。倚附在石後,有兩株修竹拔地而起,枝竿挺拔直上,枝葉茂盛,伸展至畫幅上端,可謂頂天立地。湖石左右兩側繪有欹竹,左邊的竹倚附於湖石,稍微向左伸出,湖石右側的修竹,枝葉茂密,竹竿向右傾斜,伸至畫幅中部。 [2] 
畫幅左上角款署雲:“畫竹與他畫不同,畫山水人物花鳥、丹青爛然足以娛人目。墨竹則冷淡疏直,非俗士之所好,尤非俗士之所能繪也。” [2] 

竹石圖創作背景

畫竹是歷來畫家發揮主觀意興的較普遍的題材。竹為“全德君子”,畫竹則寫其高風亮節,勁直向上。以竹等物來喻人的品格。在文人畫的創作中,這是常見的借喻手法,所以較多的畫家畫竹,多半還是畫家情感的遣發。歸莊的這《竹石圖》,正是體現了很典型的文人畫家的創作心理。
此作系應友人徐明法之請為默金先生73歲祝壽之作。是清康熙五年(1666)的作品。 [2] 

竹石圖藝術鑑賞

整個畫面的輕重佈置得當,竹竿、竹節、竹枝、竹葉四者,筆意貫穿。竹竿用筆淺淡,節節分明。竹葉紛披,用濃墨撇寫,參以淡墨作新枝嫩葉,前後參差錯落,活潑多變。如竹竿的挺拔,竹節的梗脆,竹葉的陰陽向背都表現得十分真切。特別是湖石右側的低垂的竹葉生動地表現了靜風中竹的形態。畫家又是長於行草的書法家,所以畫竹的筆墨,就像寫書法一樣,表現得疏放自在好像無拘無束的信筆塗畫,可以看出畫家內心的情感和筆墨的功夫集中在畫竹的生動形象上。畫面構圖十分簡潔,僅畫湖石和幾株翠竹,表現出一個清曠空靈的境界。湖石都是用雙勾,由於濃淡墨暈染而出陰陽面,濃淡分明,富有立體感。全畫用筆圓勁精細,畫面給人以充實秀美的感覺。 [2] 

竹石圖作者簡介

歸莊 (1613~1673),明末清初書畫家、文學家。原名祚明,字爾禮,號恆軒。又自稱歸藏、歸乎來、懸弓、園公等。崑山(今屬江蘇)人,移居常熟,書畫兼長,亦工詩文。有光曾孫,昌世子,明諸生。為復社成員。曾參加抗清之舉,事敗改僧裝浪跡湖山,自稱普明頭陀、鏖鏊鉅山人,終身野服,以莊為歸,遂改今名。其生性好奇,每每酒後悲歌,旁若尤人。借作畫詠詩之機,傾注亡國之痛。擅山水、人物、花卉、墨竹.筆墨簡勁。有元人遺韻。墨竹形象生動。畫面處理簡潔,多以三兩竿竹,幾簇竹葉,表現一個清曠空靈之境界。書善行草、擘窠檔,行筆虛和圓熟,吳偉業盛讚之。著《懸弓集》《萬古愁傳奇》。傳世作品少見。 [3] 
參考資料
  • 1.    《第一影響力藝術寶庫》編委會編著,第一影響力藝術寶庫·紅卷 中國傳世花鳥畫 清代,北京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5頁
  • 2.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第1840頁
  • 3.    蔣義海主編;王振強,劉德馨,朱永淮,徐凡副主編,中國畫知識大辭典,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12,第2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