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塔泥蚶

鎖定
民國及其以前,竹塔灘塗有豐富泥蚶資源。
中文名
竹塔泥蚶
產    地
竹塔灘塗

目錄

竹塔泥蚶概況

民國及其以前,竹塔灘塗有豐富泥蚶資源。竹塔泥蚶口味獨特,營養豐富,飲譽遐邇。漳江灣淺海灘塗,地處江、海水交匯處,鹹淡適中,民國《雲霄縣志》載:“海潮日再至,兩岸淤為泥泊,鱗介諸利廣焉,二溪會於海口,中流突起,大洲廣袤十餘里,名為中洲大塗,其產利視南北渚泥泊尤盛”。

竹塔泥蚶發展歷史

大塗在竹塔附近,清末至民國初期,竹塔羣眾進行人工養殖,年產泥蚶均在40~50噸之間。民國末至新中國成立初,泥蚶人工養殖較不穩定,多在25~75噸之間徘徊。1956年,縣水產科在竹塔建立國營水產養殖場,養殖泥蚶500畝,1957~1973年,年生產泥蚶200~250噸。1974~1976年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圍墾灘塗為耕地,至1976年泥蚶養殖面積縮減至180多畝,產泥蚶120噸。1980年以後,農村全面實行農業體制改革,隨之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泥蚶養殖面積與產量不斷增加。1984年養殖815畝,產量680噸。80年代後期,由於海區水質、水温、海泥的變化,泥蚶養殖面積與產量逐年減少,正宗的竹塔泥蚶名牌產品所存無幾。

竹塔泥蚶現狀

進入90年代,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在上級水產主管部門以及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水產作為發展經濟的支柱產業,引進外地泥蚶養殖新技術,改變過去養殖習慣,泥蚶養殖生產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92年泥蚶養殖面積恢復到500畝,產量374噸。1995年養殖面積擴大到1350畝,產量1435噸。1996年養殖面積1500畝,產量2233噸,超歷史最高生產水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