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端(拼音:duā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形聲字兼會意字,從立,耑聲,耑兼表意。本義一般認為是開始、開端,引申指人的品行端正,引申指以手平正託物,用作動詞。又指審視、細看,如端詳、端量。後來端也表示事物的頂端的意思,並進一步引申為事情的開頭。端又引申為項目、種類。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duān
部    首
五    筆
UDMJ
倉    頡
YTUMB
鄭    碼
SULG
筆    順
點、橫、點、撇、提、豎、豎折、豎、橫、撇、豎、橫折鈎、豎、豎
字    級
一級(3151) [1] 
平水韻
上平聲·十四寒 [5] 
注音字母
ㄉㄨㄢ
筆畫數
5+9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異體字
𥪄
統一碼
基本區 U+7AEF
四角碼
0212₇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端”字的出現應該是比較晚的事情。字未見於甲骨文、金文,而始見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寫作圖2,構形從立從耑,當為小篆圖2本,均屬秦系文字。左部的“立”為人張臂跨立地上的樣子,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站立有關。“”,甲骨文作圖1。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認為甲骨文“耑”周圍像水,水可養植物者。圖A像植物初茁漸生歧葉之狀。戴稼祥先生《金文大字典》説:“‘圖B’上從為植物之顛,下從‘圖C’為根,中一為地,故知耑為端之本字。或訓本,或訓末,兼有兩端之義。”
由此可知,“耑”“端”為一組古今字。“耑”為古字,而“端”為後起會意兼形聲字。“端”字出現後就漸漸地全部承擔起“耑”字的原先職責,而“耑”字在後來歲月中也就漸漸地淡出了“江湖”。所以,徐鍇《説文解字系傳》“耑”字下就説:“題猶額也,端也,古發端之耑直如此而已。”《玉篇·耑部》説:“耑,今為端。”段玉裁“耑”字下注雲:“古發端字作此,今則端行而耑廢,乃多用耑為專矣。”
先秦兩漢之前的文獻中,“耑”“端”二字還常常出現混用現象。如《周禮·考工記·磬氏》:“已下則摩其耑。”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耑,本或作端。”孫詒讓《周禮正義》雲:“耑、端古今字。”又,《漢書·藝文志》“言感物造耑”顏師古注:“耑,古端字也。”段玉裁“端”字下注雲:“端,用為發耑、耑緒字者假借也。”(今寫作“發端”“端緒”之“端”,字均本當作“耑”)。
“端”既為“耑”字的後起今字,其本義就當與“耑”相同,為“始”“頭”等之義。又引申為有事物的一頭或一方面。如,《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又引申為有邊際,頭緒之義。如《莊子·秋水》:“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許慎説文》以“直也”訓釋“端”,是其遠引申義。這一意義較為抽象,不可能是其字的本義。
“端”字引申而有“正”“直”之義,或許與古代的避諱有關。“端”之本義為“始”。農曆的一月叫“正月”,也叫“端月”。《史記·秦楚之際月表》:“(二世二年)端月。”司馬《史記索隱》:“二世二年正月也。秦諱‘正’,故云端月也。”宋人孔平仲《孔氏談苑·端月》也説:“仁宗朝,王醜上言,請以正月為端月,為與上名音近也。”後也或沿用這一説法,謂“正月”為“端月”。如前蜀杜光庭《普康諸公主為皇帝脩金籙齋詞》:“今以時當端月,節遇正陽。”不僅如此,進一步延伸,農曆的正月初一日或就叫“端日”,如《歲華紀麗·元日》“八節之端”明胡震亨注云:“又云端日,謂履端者也。”或許即因此,“端”字引申而有了“正”“直”之義。在後世的構詞過程中, “端”字“正”“直”之義則成為常見之義了。 [2]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duān
形容詞
(人的姿勢或物體的位置)正;直。
straight;
upright
《禮記·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
《墨子·非儒下》:“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
端坐;端正
(品行)正直;正派。
upright
漢·劉向《説苑·至公》:“今棄法背令而釋犯法者,是為理不端,懷心不公也。”
端莊;端方
動詞
理正;平整;校準。

《禮記·曲禮下》:“振書、端書於君前,有誅。”
《管子·四時》:“端險阻,修封疆,正千伯。”

審視;細看。

《戰國策·趙策一》:“韓魏之君視疵端而趨疾。”
端詳
雙手平舉捧物。

《紅樓夢》第三五回:“正值襲人端了兩碗菜走進來。”

必須;應當。

宋·蔡伸《滿庭芳·鸚鵡洲邊》詞:“佳期在,寶釵鸞鏡,端不負平生。”
宋·張元幹《永遇樂·為洛濱橫山作》詞:“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雲清曉。”

名詞
指正直的人。

《左傳·昭公六年》:“則有晉鄭,鹹黜不端,以綏定王家。”
漢·東方朔《七諫·沉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謗而見攘。”

(事物的)一頭或一方面。
head;end;top
《禮記·檀弓下》:“柏槨以端,長六尺。”
《韓詩外傳》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
《莊子·秋水》:“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頂端;上端;筆端;尖端
(事情的)開始;徵兆。
beginning;
omen
《禮記·禮運》:“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唐·韓愈《原道》:“不求其端,不訊其末。”
端倪;發端;開端
(事情的)原因;起因。
cause
《史記·黥布列傳》:“赫至,上變,言布謀反有端,可先未發誅也。”
晉·陸機《君子行》:“福鍾恆有兆,禍集非無端。”
事端;禍端;爭端;藉端生事
指肇事者。

《墨子·號令》:“慎無敢失火,失火者斬其端。”

古代幾何學上的點。

《墨子·經上》:“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思緒;心緒。

《禮記·禮運》:“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
南朝宋·鮑照《代東門行》:“長歌欲自慰,彌起長恨端。”

方面;種類。
kind
《論語·為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説王萬端。”
弊端;變化多端;舉其一端
事由;原委。

《漢書·王商傳》:“審有內亂、殺人、怨懟之端,宜窮竟考問。”

古代的禮服。多用於喪祭場合。

《周禮·春官·司服》:“其齊服有玄端素端。”

宮殿或京城的正南門。

左思《魏都賦》:“巖巖北闕,南端逌遵。”

(Duān)姓氏用字。



量詞
古代布帛類長度單位。其制不一。或説一丈六尺,或説兩丈,或説六丈。

《周禮·地官·媒氏》“入幣純帛無過五兩”漢鄭玄注:“五兩,十端也……《雜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然則每端二丈。”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雅量》:“王戎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遺筒中箋布五端。”

副詞
故意;特地。

《韓非子·飾邪》:“豎谷陽之進酒也,非以端惡子反也。”
《呂氏春秋·疑似》:“明日,端復飲於市,欲遇而刺殺之。”

恰巧;正好。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其餘誠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寧前。”

究竟;到底。

南朝宋·鮑照《行藥至城東橋》詩:“容華坐銷歇,端為誰苦辛?”
宋·陸游《幽事》詩:“餘年端有幾?風月且婆娑。”

的確;實在。

宋·葛勝仲《臨江仙·尉姜補之託疾卧家作》詞:“郊外黃垓端可厭,歸來移病香閨。”
劉成禺《洪憲紀事詩》之九十:“湘綺老人端解事,封還官職避彈章。”

全;都。

明·張煌言《海師恢復鎮江一路檄》:“歸正反正,端在今日。”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白於玉》:“葬母教子,端賴卿賢。”

chuǎn
動詞
通“喘”。小聲説話。

《荀子·勸學》:“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楊倞注:“端,讀為喘。喘,微言也。”

zhuān
名詞
通“專”。笏;手版。

《管子·宙合》:“故退身不捨端,修業不息版。”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立部】多官切(duān)
直也。從立耑聲。 [9] 

説文解字注

“直也”注:用為發耑、耑緒字者,叚借也。
“從立,耑聲”注:多官切,十四部。 [9] 

廣韻

多官切,平桓端 ‖耑聲元3部(duān)
端,正也。直也。緒也。等也。亦姓,出《姓苑》。又漢複姓,孔子弟子端木賜也。多官切。十一。 [10] 

康熙字典

【午集下】【立部】端;部外筆畫:9
古文:耑
(duān)《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多官切。音偳。《説文》:直也,正也。《禮·曲禮》:振書端書於君前。注:端,正也。《玉藻》:目容端。《前漢·賈誼傳》: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衞翼之。
又《篇海》:萌也,始也,首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公羊傳·隱元年》注:上系天端。疏:天端,即春也。春秋説雲: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者之政也。《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疏:履,步也,謂推步歷之初始,以為術歷之端首。《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注:端者,首也。人皆有仁義禮智之首,可引用之。
又《廣韻》:緒也,等也。揚子《方言》:緒,南楚或曰端。
又《增韻》:審也。《戰國策》:郤疵對智伯曰:韓魏之君,視疵端而趨疾。
又專也。《戰國策》:敢端其願。注:端,猶專也。
又布帛曰端。《禮記》疏:束帛,十端也。丈八尺為端。《小爾雅》: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倍兩謂之疋。
又《周禮·春官》:其齊服有玄端,素端。鄭司農注:衣有襦裳者為端。《穀梁傳·僖三年》: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注:端,玄端之服。疏:其色玄,而制正幅無殺,故謂之玄端。
又地名。《山海經》:號山,端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又國在流沙中者,墩端璽㬇。《史記·趙世家》: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注:端氏,澤州縣也。《前漢·地理志》:蒼梧郡有端溪。
又姓。孔子弟子端木賜。
又宮門名。《後漢·黃瓊傳》:舉吏,先試之於公府,又覆之於端門。注:端門,太微宮南門也。
又獸名。《後漢·鮮卑傳》:禽獸異於中國者,野馬,原羊,角端牛,以角為弓,俗謂之角端弓。
(chuǎn)又《正韻》尺兗切。與喘同。《荀子·勸學篇》:端而言。注:端,讀為喘。喘,微言也。
(miǎn)又《韻會小補》美辨切。同冕。大夫以上冠也。《禮·玉藻》:諸侯玄端以祭,天子玄端以朝,日於東門之外。注:端,皆音冕。
又《韻補》葉都元切。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又葉多汪切。楊戲《贊秦子敕》:正方受遣,豫聞後綱。不陳不僉,造此異端。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端”字書寫演示 “端”字書寫演示
【規範】①“立”的末筆橫改提。②“山”3畫,㇗(豎折)一筆寫成。
【寫法】➊“立”窄“耑”寬,頂部“立”低,底部“耑”低。❷“立”,第三、四筆點與撇分別從橫中線上下起筆。❸“耑”,“山”窄“而”寬;“山”㇗(豎折)的豎段在豎中線;“而”,橫筆在橫中線,寬與“山”相當;㇆(橫折鈎)的豎鈎段較長。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
wɑn
王力系統
t
uan
董同龢系統
t
uɑn
周法高系統
t
wan
李方桂系統
t
uan
西漢



東漢





uan


u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寒桓刪

wɑn
北魏後期北齊
寒桓刪

wɑn
齊梁陳北周隋
寒桓

wɑ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
uɑn
擬音/王力系統

t
uɑn
擬音/董同龢系統

t
uɑn
擬音/周法高系統

t
uɑn
擬音/李方桂系統

t
uân
擬音/陳新雄系統

t
uɑn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二十六桓

合口呼
一等
全清
多官切
tuɑn
集韻
平聲
上平二十六桓

合口呼
一等
全清
多官切
tuɑn
禮部韻略


平聲





多官切

增韻


平聲





多官切



上聲





尺兗切



上聲





美辨切

中原音韻

陰平
桓歡

合口呼

全清

tuɔn
中州音韻


平聲
桓歡





多欒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九寒


全清
多官切
tuon

上聲
十一銑


次濁
美辯切
mien

上聲
十一銑
穿


次清
尺兗切
tʃ‘yen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三鴛婉怨乙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 

方音彙集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uan
55
陰平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tuæ̃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uæ̃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an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uan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ʊ̃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uõ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tuæ̃
11
陰平

晉語
太原
tæ̃
11
陰平
口語讀音
吳語
蘇州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tõ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tua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tɵn
44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tɔn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tyn
55/53
陰平

粵語
陽江
tun
33
陰平

閩語
潮州
tueŋ
33
陰平

閩語
廈門
tũã
55
陰平
白讀
閩語
廈門
tuan
55
陰平
文讀
閩語
福州
tuaŋ
44
陰平

閩語
建甌
tuɪŋ
54
陰平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2]  、《漢語方音字彙》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30]
  • 2.    蔣德平著;王元鹿主編.漢字中的歷法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5.03:100-106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76
  • 4.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22]
  • 5.    平水韻 十四寒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6-30]
  • 6.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20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324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縮印本 上[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8.01:1416.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4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671.
  • 10.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24.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835
  • 12.    “端”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30]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06:26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