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端説

鎖定
端説是公元前5世紀的中國哲學家墨子(前468—前376)提出了類似於原子論的思想。
中文名
端説
提出者
墨子
提出時間
公元前5世紀
起源國家
中國
他在《墨子·經下》中指出,“非半弗斫,則不動,説在端”,意思是説物質不斷從中間分割,直到無法再分,此時的物質便叫做“端”。他又指出,“端,是無間也”,即“端”是無法間斷的。可以看出,墨子的“端”説實際上是原子説的雛形。墨子中有“始”和“端”兩個關於時空的概念,“始”是時間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單位,“端”是空間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單位(即原子),這樣就形成了時空是連續無窮的,連續無窮的時空又是由最小的單元所構成的,在無窮中包含着有窮,在連續中包含着不連續的時空理論。這説明中國古代學者同古希臘哲學家一樣,早就具有了原始的物質小單位的概念。雖然提出的時間稍晚,但在內容上也可同古希臘原子論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