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端午食粽

鎖定
端午食粽,是節日習俗之一。粽,即“粽籺”,俗稱“粽子”,屬“籺”的其中一種。“籺”是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習俗。粽籺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甜粽兩大類。 [1-4] 
端午食粽之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1-6] 
中文名
端午食粽
外文名
Dragon BoatFastival eat zongzi
別    名
粽子,粽籺
類    別
傳統節日習俗
發源時間
上古時代
相關節日
端午節
分    類
鹹粽和甜粽兩大類

端午食粽歷史淵源

端午食粽典故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
粽,屬“籺”的一種,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古人以柊葉箬葉或菰蘆葉包裹稻米(或黍)煮成,尖角,如心之形,曰粽(粽)。逢年過節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傳統習俗。《山海經.南山經》: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瑩為席。 [1]  [7] 
粽最初是作為端午節拜神祭祖的貢品;到了晉代時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並被正式定為端午節慶食物。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4]  [6] 

端午食粽演變

粽子,也稱“角黍”、“筒粽”等。“粽”字本作“粽”,歷史上跟粽子沾邊兒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説文解字》,將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則明確提到了“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 [8]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
晉代時,粽籺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明清兩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清 屈大均廣東新語》:“五月自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葉。”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粽”,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為的是討個口彩。 [8-9] 
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10-11] 

端午食粽各地特色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我國流行範圍很廣的傳統習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包粽子所用的“植物葉子”,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粽子的種類,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從粽子餡上分,鹹粽有肉粽鹹肉蛋黃粽、香菇粽、鮑魚粽、蓮子粽等,甜粽有水果粽豆沙粽子粽、香芋粽等;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地區的人愛吃鹼水粽、白粽。北方粽子多是簡單白米、赤豆、棗,蘸着白糖。而在南方,粽子口味豐富,鮮肉、火腿、蛤蔞、蛋黃、豆沙、排骨蜜棗蓮蓉等,都能在粽子裏變成可口的美味。形狀多體現地域特色。 [3]  [12-13] 
蘇州粽子:蘇州粽子是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
廣東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外形別緻,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除鮮肉粽火腿粽、蛤蔞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鹹蛋黃做成的蛋黃粽。
海南粽子:海南粽子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熱粽剝開,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
閩南粽子燒肉粽鹼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三層塊頭,先滷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滷肉湯、白糖等,吃時蘸多樣作料,香甜嫩滑。
四川粽子: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其製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的四角粽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12] 

端午食粽相關禁忌

  • 不宜冷食
粽子一定趁熱吃。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鏈澱粉含量高。糯米加熱後,支鏈澱粉會糊化,有利於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卻,澱粉會老化回生,分子間凝固加強,不容易被消化。 [14] 
  • 不宜多食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黐牙和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脹。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點,食粽的同時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與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腹痛
  • 空腹不宜吃粽子
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裏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復發。
  • 不宜食用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粽子
有些人喜歡把粽子放冰箱後冰一段時間再吃,這樣的粽子又硬又冷,對有胃病的人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來後,充分加熱變軟後再吃。
  • 吃粽子時不宜喝冷飲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
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 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 四類人羣慎食
老人和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兒童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胃腸病患者
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的糯米,性温滯氣,吃多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
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豆沙等,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搶救不及時還有生命危險。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