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端午舊俗

鎖定
在信宜市廣大農村,每年 農曆五月初五日 ,人們都習慣殺雞殺鴨,包粽子,先敬奉祖宗,後閤家圍坐一起飲艾酒,吃“糖點粽”(即用粽子點蜜糖或糖膠),門口還插上一把菖蒲和艾葉。有些人還習慣用曬乾的艾葉,搓成細末,然後用各色的碎布料包裹着,用針線縫製成娃娃、小狗、小雞、猴子、三角、方塊、魚蝦蟹等形態各異的香包,用紅繩吊掛在孩子的脖頸上,既可當作玩具,還可闢疫(即滅菌消炎)。據説, 五月初五 這天,從外面採回的艾葉和根莖,曬乾後保存,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1] 
中文名
端午舊俗
流行地區
信宜市農村
類    別
風俗
這天,大家吃過午飯後,即不約而同地到江河裏洗澡和游泳,俗稱“洗龍舟”。晚上,還用橘子葉、黃皮葉、芒果葉、艾葉、合掌藤、火炭苗等草藥煮水洗澡,目的是消積食、去污穢和防治疾病。有些地方還習慣 五月初一 就開始包鹼砂粽子,一直吃到初五日。東鎮、池洞、懷鄉等地區的居民和學校師生,很早便有攀登大人山的活動。1949年以前,該山有仲大人廟、八仙廟、地母廟,又是信宜舊八景“高源雲澗”。 五月初一 開始,男女老少帶備香紙寶燭登山,並隨身攜帶竹筐、鐵鏟等工具,順便採挖回山草藥治病。
1950年後,山上的廟宇有的崩塌了,但青山依舊,廟的故址仍存,山上還有茶葉和各種草藥。最近幾年,人們又興起攀登大人山的活動。節日這天,許多地方浸艾酒、包粽子,早晚餐辦得豐盛,大家到江河裏游泳和採回草藥洗澡等,至今鄉風未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