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童曉光

鎖定
童曉光,1935年4月8日出生於浙江省嵊縣,石油地質和勘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高級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 
童曉光於1964年從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從此開始石油地質研究和油氣勘探作研究;1966年受大慶油田和石油部派遣,開始對下遼河地區進行石油地質調查一直到1979年;1979年被調入石油部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工作,進行渤海灣盆地石油地質和油氣聚集規律的研究;1989年至1991年擔任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總地質師兼研究大隊長;1993年被任命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國際勘探開發合作局副局長兼總地質師,領導國際化經營的地質工作;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 
童曉光主要從事石油地質研究、海外油氣勘探開發 [1] 
中文名
童曉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省嵊縣
出生日期
1935年4月8日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代表作品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質研究新進展》
《油氣勘探原理和方法》
主要成就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童曉光人物經歷

童曉光
童曉光(5張)
1935年04月08日,童曉光出生於浙江省嵊縣(現嵊州市)下王村。他的的童年時期正好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日本侵略者一把大火燒燬了整個下王村,童曉光隨着一家人流離失舍,到處流浪,在非常動盪的環境下上完了小學。
1949年1月,考上嵊縣中學。
1950年,受哥哥和姐姐的影響,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當黨和政府號召青年學生參加軍幹校時,童曉光報名於1951年4月參加解放軍。
1955年1月,轉業到杭州工作,同年作為調幹生考入南京大學地質系區域地質專業。
1959年9月,從南京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之後根據組織分配,就讀於南京大學大地構造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郭令智院士,他的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題目是《蘇北地質構造》。
1964年5月,從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之後被分配到大慶油田研究院,從此開始石油地質研究和油氣勘探作研究。
1966年,受大慶油田和石油部派遣,開始對下遼河地區進行石油地質調查,完成了對下遼河地區油氣勘探遠景的初步評價報告。根據這一報告,國家計委決定由石油部接替地礦部負責該地區的油氣勘探和開發。從此時起一直到1979年的十三年間,童曉光一直從事遼河油田石油地質和勘探部署的研究。
1968年夏天,去大慶彙報工作時呼籲大慶和石油部安排地震隊來遼河油田,結果爭取到了地震隊在1968年冬施工,落實了西部凹陷的興隆台構造。1969年春確定了探井井位,發現了興隆台油田,打開了遼河油田勘探新局面。
1970年03月至1977年08月,擔任遼河油田研究院室副主任。
1977年08月至1979年10月,擔任遼河油田地質處主任地質師。
1979年10月,被調入石油部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工作,進行渤海灣盆地石油地質和油氣聚集規律的研究,參與了渤海灣盆地複式油氣聚集區(帶)理論的建立。同年,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79年10月至1989年03月,擔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主任地質師。
1989年03月至1991年12月,擔任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總地質師兼研究大隊長。
1991年12月至1994年05月,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勘總公司勘探局副局長 [2] 
1993年,被任命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國際勘探開發合作局副局長兼總地質師,領導國際化經營的地質工作。
1994年05月至1996年11月,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國際勘探合作局副局長。
1997年,領導了中油集團公司重點科技項目(跨國勘探開發的目標選擇和評價研究)。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 

童曉光主要成就

童曉光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童曉光參加過大慶、遼河、塔里木等盆地的石油勘探,渤海灣盆地、中國東部和其它地區的石油地質研究。1993年開始從事海外油氣勘探開發,對世界各地數百個項目進行研究和評價,指導中國國外多個項目的勘探,取得了重大成果 [1]  。童曉光在中國國內石油地質研究和勘探方面、中國國外油氣資源方面,理論創新方面都作出一定的工作 [3] 
在中國國內石油地質研究和勘探方面
1.童曉光對遼河裂谷的成因機理、地質模式和成藏模式進行深入研究,是遼河油田早期許多探井包括油田最富集的西部凹陷發現井位的主要提出者。
2.童曉光參與渤海灣盆地石油地質和油氣聚集規律研究。揭示渤海灣盆地發育於華北克拉通,經歷過二次構造運動改造,由第三紀形成的大陸裂谷,發育了四種複式油氣聚區和八種複式油氣聚集帶。該研究成果對渤海灣盆地的勘探有重要作用。
3.童曉光參與中國東部陸相盆地地層巖性油藏分佈規律及遠景預測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陸相盆地尤其是陸相斷陷盆地有利於形成大量地層巖性圈閉,並指出了這類油藏的勘探潛力。促進全國地層巖性油藏勘探。
4.童曉光負責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質研究和勘探部署制定。他是最早揭示塔里木盆地的疊合和複合特徵的地質家之一。並研究了含油氣系統的疊合和複合、多套成藏組合的發育及其成藏規律。對石炭系油田發現起重要作用。
5.童曉光負責吐哈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兩口科學探索井的地質設計審查和鑽井過程中地質技術指導。科探井是對新盆地或盆地中新層系的預探,具有很強的預測性和探索性。台參1井鑽探結果發現了鄯善油田,揭開了吐哈油田的勘探序幕,並促進了中國西北侏羅系油氣田勘探。陝參1井發現了靖邊奧陶系大氣田,打開了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系天然氣勘探的新局面。 [3] 
在中國國外油氣資源方面
1.童曉光領先進行利用中國國外油氣資源的宏觀研究和戰略研究。通過對我國石油供需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世界油氣資源的研究,1988年提出跨國油氣勘探開發的建議。並多次發表文章論述跨國油氣勘探開發,利用中國國外油氣資源的重要性和可能性。2003年又著書《21世紀跨國油氣勘探開發戰略研究》,進一步論述如何有效地進行跨國油氣勘探開發。
2.童曉光從20世紀90年代逐步開展世界石油地質和分國家分盆地的油氣資源潛力研究。已出版了《亞太地區、非洲地區、中東地區和獨聯體地區四本石油地質》專著。對中國國外重點地區選擇和新項目快速篩選起了重要作用。
3.童曉光開展中國國外新項目評價技術和方法研究,親自參加了數百個項目評價或技術審查。著有《油氣勘探原理和方法》專著,建立油氣勘探評價系統,指導勘探項目評價。所著《海外油田新項目的評價技術和方法》,提出了海外油田項目評價的主要內容、各種油藏類型和各個開發階段油氣田的評價重點和評價方法。在實踐中取得良好效果。
4.童曉光深入進行蘇丹穆格萊特盆地的石油地質研究和勘探。中油在該盆地有兩個項目,都是美國一家大石油公司勘探後退出的。在他指導下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該盆地的油氣聚集規律。發現了一批油田,使這兩個項目分別建成了年產石油1500萬噸和年產石油200萬噸。
5.童曉光參與蘇丹邁盧特盆地的石油地質研究和勘探。該盆地也經過一家美國大石油公司十年勘探,僅發現一個小油田,認為無經濟效益後退出。在他的建議下,中油抓住機遇進入該區塊。他指導了經過兩年的深入研究,快速確定主力凹陷,主要成藏組合和油氣聚集最有利部位,提出預探井位,一舉發現了一個可採儲量達10億桶的世界級大油田。石油勘探成本處於國際領先。 [3] 
在理論創新方面
1.童曉光對中國盆地研究提出新見解。據童教授的研究認為,前人提出的中國的“準地台”,是由於中國的克拉通規模小,周圍的板塊邊界多次活動影響的結果,而且易於發育盆地的疊合和複合結構,油氣系統的疊合和複合以及多成藏組合的形成。
2.童曉光通過對中國和蘇丹兩類裂谷盆地的深入研究,提出主動裂谷和被動裂谷成因機制的差別及其地質特徵和油氣聚集規律上的共性和差異性。
3.童曉光是最早論證區域蓋層在油氣聚集中作用的地質家之一。他認為區域蓋層是含油氣系統中油氣聚集的地層上界,只有在斷層切割的情況下,油氣才可能運移至區域蓋層之上,但原油將發生降解。
4.童曉光是最早研究中國石油長遠供給潛力與需求之間的差距,提出利用中國國外油氣資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進行跨國油氣勘探開發的地質家之一。並對全世界各國的油氣資源潛力、投資環境進行研究,提出了重點國家和地區。推動了中國跨國油氣勘探開發的事業。 [3] 
  • 學術論著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1.05
《石油圈閉的地質模型》
(日)真柄欽次著;童曉光,賈承造譯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92.11
《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論文集》
童曉光,梁狄剛主編
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衞生出版社
1996.08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質研究新進展》
童曉光等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1.03
《油氣勘探原理和方法》
童曉光,何登發著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1.08
《世界石油勘探開發圖集 亞洲太平洋地區分冊》
童曉光,關增淼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2.05
《世界石油勘探開發圖集 非洲地區分冊》
童曉光,關增淼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3.06
《21世紀初中國跨國油氣勘探開發戰略研究》
童曉光,竇立榮,田作基等著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4.10
《世界石油勘探開發圖集 中東地區分冊》
童曉光,張剛,高永生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4.12
《世界石油勘探開發圖集 獨聯體地區分冊》
童曉光,徐樹寶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5.04
《海外油氣田新項目評價技術和方法》
童曉光,崔耀南著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5.11
《中國石油對外合作勘探開發技術論文集 紀念中國陸上石油勘探開發對外合作二十週年》
童曉光,張湘寧主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6.05
《跨國油氣勘探開發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童曉光,張湘寧主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15.03
《跨國油氣勘探開發研究論文集》
童曉光主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15.05
《全球大油氣田形成條件與分佈規律》
何登發,童曉光,温志新等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4-10]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獲獎人員
1978年
遼河斷陷石油地質特徵及油氣分佈規律
全國科學大會獎(第一完成人)

1980年

石油部遼河曙光古潛山油田發現獎(第一完成人)

1983年
中國東部陸相盆地地層巖性油藏分佈規律及遠景預測研究
石油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完成人)

1985年
渤海灣盆地複式油氣聚集區(帶)勘探理論與實踐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主要參加者)

1991年
塔里木盆地油氣分佈規律與勘探方向研究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02年
蘇丹muglad盆地1/2/4區高效勘探理論與實踐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

2003年
蘇丹Muglad盆地1/2/4區高效勘探的技術和實踐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童曉光蘇永地竇立榮、雍鳳軍、潘校華、朱向東、徐志強、孫開江、呂功訓、王會祥、張傑、肖坤葉、田作基、任祖標、周勁松 [14] 
2004年
中非裂谷低勘探區快速發現大油田的預測技術和評價方法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技術創新獎

2005年
邁盧特盆地快速發現大油田的配套技術和實踐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 
童曉光、徐志強、竇立榮、肖坤葉、郭新峯、徐燁、張宏、史卜慶、程頂勝、黃人平 [13] 

童曉光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6年
國家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
1991年
石油工業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
2003年
2005年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 [12] 
2005年
何梁何利基金會 [3] 
200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遼寧省先進科技工作者

童曉光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0年01月至1998年01月
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992年01月至2000年01月
中國礦協礦產資源委員會副主任
1993年01月至2009年01月
中國石油學會地質委員會委員
2009年01月至
中國石油學會名譽理事 [2] 

童曉光人物評價

童曉光在吐哈油田和長慶奧陶系氣田發現井的地質設計等方面做出了貢獻。他是中石油海外油氣勘探開發的開拓者之一,特別對蘇丹的油氣勘探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12]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評)
童曉光是中國跨國油氣勘探的開拓者之一。他把石油地質研究與勘探實踐密切結合,研究成果直接指導勘探,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他根據工作實際需要確定研究範圍,在跨國勘探開發遇到的不僅是地質問題,因此同時還研究投資環境和戰略問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在學術活動中貫穿了實事求是和創新精神,一切從實際出發,敢於提出不同於前人的觀點,在石油地質理論和勘探理念上不斷創新 [3] (何梁何利基金會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