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童年的朋友

(1984年黃蜀芹執導電影)

鎖定
《童年的朋友》是黃蜀芹執導的戰爭題材劇情片,由郭凱敏、楊彥強、呂麗萍等參加演出,於1984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一羣青少年在艱苦的環境中勤奮學習、歡樂生活,最終為美好的未來作出犧牲的故事 [1] 
中文名
童年的朋友
出品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黃蜀芹
編    劇
劉朝蘭
製片人
胡波
類    型
劇情、戰爭
主    演
郭凱敏
楊彥強
呂麗萍
片    長
94分鐘
上映時間
1984年(中國)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童年的朋友劇情簡介

電影《童年的朋友》劇照
電影《童年的朋友》劇照(8張)
現任高級領導職務的侯志視察時曾路過延安。舊地重遊,使他感慨萬千。當面臨着繁忙的工作、更高一級的提升,以及現實中的許多難題時,他同老同學、幼兒園園長田秀娟一起萬分感慨地回憶起40多年前他們所經歷的一段難忘的生活。
當年,年僅12歲的小侯志,從抗戰前線被抽調到延安一所中學裏學習文化。小侯志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有趣,不久他就與不少同學交上朋友,大家親切地稱他“猴子”,他同他們過着頗為有趣的集體生活。一天,一位幹部來到學校接他的女兒回家度週末,其他同學也相繼回家探親,這引起了“猴子”對自己爸爸的思念。他請假去組織部打聽爸爸的消息,卻聽到一個不幸的消息,班長告訴他:他爸爸已經犧牲了。他痛苦萬分。由於戰爭的需要,幾位年長的青年人被迫放棄學業到各個崗位上去工作、戰鬥。羅姐去後方醫院當護士,田秀娟到機要部門工作,班長上了前線。一年冬天,延安被封鎖,“猴子”染上了傷寒,當他生命垂危的時刻,羅姐用自己的青春熱血救活了他,並日夜照料他。可是羅姐自己卻被勞累拖垮染上了傷寒,在一個陰沉的拂曉,她默默地倒在大雪紛飛的爐灶旁。
青年時期的田秀娟,是位雲南闊小姐,為了逃婚,好不容易到了延安,“猴子”曾和她淘過氣,弄得她無可奈何,當“猴子”病重時,田秀娟不顧傳染,去醫院替羅姐照料他。在那裏,她向沉默寡言又富有魅力的班長大膽地傾訴了愛慕之情。可無情的戰爭使班長放棄了愛情。一次在大部隊撤離陝北時,已經同別人結了婚的田秀娟正值分娩前夕,又遇上了擔任阻擊任務的班長。班長為着田秀娟和孩子的安全用擔架把她護送過黃河,轉移到山西去。不久,班長在一次戰鬥中犧牲了。他沒有任何遺物。留下的僅是“猴子”當年為他當“通訊員”時給田秀娟送的那封后來珍藏了40多年的信 [1] 

童年的朋友演職員表

童年的朋友演員表

其他參演人員
李斌、顧衞東、李海梅、馮戰軍、高永紅、白來東、顧偉、王新明、張楠

童年的朋友職員表

製作人 胡波
導演 黃蜀芹
副導演(助理) 成家驥
編劇 劉朝蘭
攝影 夏力行
配樂 楊矛
剪輯 王漢昌
道具 秦錫泉
美術設計 陳初電、張信傳(副美術)
動作指導 王永吉
造型設計 糜子德
服裝設計 章根寶
視覺特效 史久銘
燈光 張川俠、周龍延
錄音 董菊瑾
佈景師 張義華、蔡明敖
展開
編輯
姜思慎
演奏
指揮
王永吉
煙火
姚海弟
特技攝影
顧錦龍
協助拍攝
中國人民解放軍84803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陝西省軍區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2] 

童年的朋友角色介紹

  • 班長
    演員 郭凱敏

    八路軍戰士。在學校中負責照料侯志、田秀娟等青少年的生活和學習。他沉默寡言卻富有魅力,對於侯志等革命後代有着如兄長一般深沉的友愛之情。

  • 侯志
    演員 楊彥強(少年) ;魏啓明(老年)

    調皮的12歲男孩,被從前線送到延安一所中學裏學習文化。雖然過上了有趣的集體生活,但他還是一心要上前線找爸爸,在部隊向前方開拔時才得知了爸爸已經犧牲的消息。

  • 羅姐
    演員 呂麗萍

    爽朗、能幹的八路軍女戰士,在學校裏一邊照料孩子們一邊學習。她本是班長的童養媳,一起長征到陝北後解除婚約,以兄妹相稱,兩人之間有着一種是同志而又超乎同志關係的微妙感情。她報名去醫院當了護士,因積勞成疾,靜悄悄地犧牲在工作崗位上。

  • 田秀娟
    演員 王雁(青年) ;林彬(老年)

    富家千金,從雲南逃婚到延安讀書,被大家稱作“小姐”,後來經過鍛鍊成為共產黨的機要工作者。在學習時,她曾試探着向班長表露愛情,但班長考慮到戰爭時期形勢嚴峻,沒有答應她。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  [3]  [4]  [5] 

童年的朋友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1985年
1984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優秀兒童片
《童年的朋友》
獲獎 [6] 
第一屆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
優秀兒童少年故事片獎
《童年的朋友》
獲獎
優秀兒童少年故事攝影獎
夏力行
獲獎
優秀兒童少年故事音樂獎
楊矛
獲獎 [7] 

童年的朋友幕後製作

創作主旨
導演黃蜀芹剛接觸劇本時感到拍這種革命傳統題材吃力不討好,沒有票房價值,藝術上也難突破 [5]  。不過,她反覆思忖,發覺作者對那段生活有真情實感,表達了戰爭年代的童心、人與人的温情,也寫了革命者的人生遺憾,還是打動人的 [8]  。所以,她接受了這個任務。她認為,20世紀80年代的觀眾不會對僅僅還原延安時期那段生活感興趣,便為影片尋找了三個立足點 [5] 
立足點之一:不把影片當成就事論事的“革命傳統”題材來看待,而是站在一定的歷史角度,把它當做具有中國獨特性的題材看待。延安可以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熱血青年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裏,然後又從這裏出發奪取了全國政權。因此,地域、歷史、生活、人的價值本身強於一人一事的戲劇性事件。在整理劇本時,她和主創人員們刪除了同類影片中常見的情節,如孩子犯紀律、受批評、改正等,而是強調了歷史氛圍、地域特點和紀實的生活形態 [5] 
立足點之二:影片要表現真實的心靈與真實的人生經歷,儘量跳出一切模式,不僅表現真實的生活形態,而且要利用敍述上的回顧形式,深入強調人生的遺憾與惆悵。在黃蜀芹看來,利用侯志的眼光看班長、羅姐 、田秀娟之間的關係發展與心理變化,是劇本最有價值的部分,遂決定用三人之間的情感來表現戰爭。她相信如果能將三人的願望與遺憾表現得真切動人,他們的犧牲就能顯得更高尚而有感召力 [5] 
立足點之三:以人性立場表現戰爭。儘管歷史上的延安聽不到槍炮聲,但黃蜀芹認為,戰爭是影片大的時代背景,如果把延安拍成世外桃源將是重大失誤,全片也將失去支點。所以,影片要表現戰爭與童心、戰爭與初戀、戰爭與母性的對立 [5] 
表現形式
黃蜀芹認為,與《紅巖》《小兵張嘎》等同題材影片相比,該片的劇本在故事情節、人物命運的戲劇性強烈變化上,都不具有優勢,整個故事很簡單,事件也不多,當情節不足以取勝時,不如不花力氣去表現情節,而是着力於描繪這些事情前前後後引起的一連串反應,用電影語言描繪大量的心靈反應 [8] 
在黃土高原深入生活時,當地特有的風景和人文所帶來的強烈的造型感衝擊,令黃蜀芹與劇組主創人員在影片形式方面達成共識:電影造型本身是一種語言,因此,如果電影鏡頭有了造型感,就會有情緒表現力,也就有了描繪性。於是,他們專門為故事的某些部分設立了描繪段落。譬如“部隊開赴前線”一段,如果僅僅為了敍事,只需兩三個行軍鏡頭就可以,但這樣不具有情緒表現力,黃蜀芹他們決定用二十五個鏡頭進行描繪,各種局部鏡頭一律對角線構圖,“嚓嚓嚓嚓”四步換一個鏡頭,試圖以此描繪戰爭的嚴峻無情 [8] 

童年的朋友影片評價

該片沒有動人的故事,沒有曲折的情節,沒有人們熟悉的戲劇性,甚至淡雅質樸到對觀眾沒有任何官能上的強烈刺激,可是那些注入創作者主觀性的鏡頭和畫面,卻使觀眾久久難以忘懷。觀眾沒有被影片的什麼所感動得為之流淚,為之嘆息,可卻會不自主地深深地思考,把那時革命隊伍中人與人之間的人性美和自己相比較,從而淨化自己的靈魂。影片創作者善於運用電影特有的造型手段,對生活進行獨特的選擇和處理。現實生活被影片創作者主觀化了,加上導演女性的温存與細膩,使影片別具一種韻味和魅力。遺憾的是,該片在劇作整體結構上很欠完整,老侯志與老田秀娟的那條線沒有處理好,顯得笨拙,也許根本就不必要 [3]  (《電影藝術》評)
該片猶如一首雋永而耐人尋味的散文詩,它的“味”不在故事和人物本身,而在於整部影片所透出的一絲含蓄委婉的人生傷感,作為戰爭片,瀰漫於畫面中的不是濃郁的火藥味,而是一種能誘惑人們心靈的人情味,這不能不説是導演的一次大膽創新。縱觀全片,雖然不聞一槍一炮,但是影片同樣深刻揭示了戰爭的殘酷無情,表現了老一輩革命者在革命戰爭年代的自我犧牲精神。影片沒有迴避寫犧牲,而是通過侯志父親、羅姐、班長的犧牲表現戰爭的殘酷,而且通過人們感情上的犧牲來反映戰爭的無情,展示了豐富的人性與人情。影片雖然只是延安生活的瑣碎片段,卻藴含着表現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善良這個永恆的主題。該片把敍事、寫景、抒情和諧地融為一體,敍事詳略得當,洗練緊湊 [4]  (《電影新作》評)
參考資料
  • 1.    《童年的朋友》劇情  .海上電影[引用日期2019-02-16]
  • 2.    《童年的朋友》字幕表  .海上電影[引用日期2019-03-16]
  • 3.    王迪.電影與個性化:看《童年的朋友》有感[J]電影藝術,1985(9):39-42
  • 4.    許朋樂.戰爭無情人有情——淺談《童年的朋友》的導演藝術[J]電影新作,1985(3):84-85,69
  • 5.    電影局《電影通訊》編輯室,中國電影出版社中國影藝術編輯室合編.電影導演的探索 第5集: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02:141-144
  • 6.    1984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引用日期2019-03-30]
  • 7.    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首屆評選委員會對各獲獎項目的評語[J]《電影藝術》 , 1985 (6) :25-27
  • 8.    黃蜀芹. 從鏡頭的“描繪”功能談起——拍攝《童年的朋友》有感[J]. 電影新作, 1985(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