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章汝奭

(章炳麟先生侄孫、教授、九旬文化老人)

鎖定
章汝奭(1927年-2017年9月7日 [1]  ),九旬文化老人。 [1] 
2017年9月7日凌晨,章汝奭先生因病在上海辭世,享年91歲。 [1] 
中文名
章汝奭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7年 [1] 
逝世日期
2017年9月7日 [1] 
職    業
教師
大女兒
章婧 [1] 
小女兒
章晏 [1] 
學    生
白謙慎 [1] 
職    稱
教授

章汝奭人物經歷

章汝奭,蘇州人,生於1927年,章炳麟先生侄孫,教授,精通外語,擅詩詞古文及書法,其蠅頭楷書極受推崇。 [1] 
章汝奭先生其祖父是蘇州四大名醫之一,章太炎是其小堂弟。章汝奭的父親章佩乙曾中蘇州府長洲縣第一名秀才,後來參加國民議會,在北京做過財政部次長兼泉幣司司長。章佩乙的書畫收藏極富,對章汝奭影響極大。章汝奭在北平接受良好的美國教會學校教育,抗戰爆發,考上大學外文系的章汝奭退學後去考飛機場的美軍翻譯,後在成都空運物資接轉處負責管機場卡車。抗戰勝利後,考上海關,1949年後被派到外貿公司,親歷了一場場運動,“文革”時,他下放到南京梅山十年,當炊事員。上海外貿學院覆校後,章汝奭任教於學院,並首先用英語講授專業課,業餘則以書法自娛,與愛好書畫收藏的上海市原市領導王一平交往較多,併為王一平收藏的古代名畫題跋,1980年代主動退出書法家協會。近幾年多次在香港、上海等地舉辦書法展覽。 [1] 

章汝奭人物逝世

2017年9月7日,章汝奭逝世,享年91歲。 [1] 
知名藝術史學者白謙慎説,章先生的書法造詣與他的為人與學養有關,他的小楷,從藝術語言到意境,都有新的開拓,即使在蠅頭小楷中,也能積健為雄,有大氣象,為中國小楷史獨樹一幟。一些文化界人士説,章先生是個耿介率真,堅韌不拔的學者文人,“他身上隱士氣極重,但可以看得到一種清晰的文脈流轉,上海的文化老人越來越少了,老人的辭世可以説是上海文化界乃至中國文化界的巨大損失!” [1] 
據章汝奭先生的大女兒章婧介紹,她的父親是2017年2月26日因肺部等病症住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其後一直在住院中,“這次其實父親走得很安祥,其實他的心臟瓣膜11年前動過手術,能保這麼多年也是奇蹟了。” [1] 
章汝奭先生生前所書的自輓聯“任老子婆娑風月,看兒曹整頓乾坤” 章汝奭先生生前所書的自輓聯“任老子婆娑風月,看兒曹整頓乾坤” [1]
章汝奭先生的小女兒章晏説,她父親的辭世與心肺等衰竭有關,“這兩天開始就發高燒,體温一直較高,他自己也有不好的感覺了,過去我們來,他都要打招呼的,但這兩天就沒有,昨天也不像以往一樣喝下粥湯,今天凌晨三四點問要不要給他擦洗身體,他還點頭説好,他的頭腦一直很清楚的,臨行前一直抓着我姐姐的手,凌晨六點走的,很安祥。” [1] 
知名藝術史學者白謙慎是章汝奭先生的學生,聽聞老師辭世的消息,他十分悲痛,回憶起最後一次見章汝奭先生,他説:“5月16日下午,我和石建邦、梅俏敏、李天揚、顧村言一起去看章老師。那天我給老師帶去了三篇新發表的論文,老師斜躺在病牀上,我靠在牀邊,向他一一介紹論文的大概內容。雖然身體已經虛弱,但看到我又有了新的學術成果發表,老師顯得格外高興。他叫外孫女懿冰把論文放到牀頭櫃的抽屜裏,然後對我説,他一定會讀。老師出身書香世家,自幼養成讀書習慣,即使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不改讀書人的本色。所以,當他看到我還在堅持不懈地做學術研究,倍感欣慰。而對我來説,老師的肯定就是最高的褒獎。” [1]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邵琦認為,章汝奭不僅有着高妙的書法技藝,更有着對書法本質的深刻認識。稱之為“當今小楷第一人”,是名副其實的,“章汝奭的年高望重,在他的學養,在他的書法,更在他對後學的獎掖。原本希望他能做一個系列講座,回顧他半個多世紀的詩文、書畫創作經歷,給浮躁的時世帶來‘幾許清氣’。老先生的離世,使這一願望成了無法彌補的遺憾。章老先生的耿介,不僅是他個人的秉性,也是歷史文脈的承續。” [1] 
章汝奭先生自書悼妻詩 章汝奭先生自書悼妻詩 [1]
與章汝奭先生交往20多年的資深藝術顧問石建邦説,早上驚悉章先生逝世的消息,內心非常不平靜,“我於1994年夏天拜識章老,至今整整23個年頭,所受教益是我成長曆程中最可寶貴的一份財富,章先生學識淵博,是著名的外貿專家,廣告營銷學權威。他更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傳統文人,詩文書法,蜚聲海內。都説老人是個寶。像章先生這樣的文化老人更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藏。二十多年來,他言傳身教,讓我學到很多東西,勝讀另外一所大學。尤其在書畫鑑賞和古典文化認知方面,老人為我打開了一扇獨特的窗口,讓我一個後生晚輩,得以充分領略祖國文化和傳統藝術的精微美妙,逐步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辨別美醜精粗。今日思之,真是三生有幸。章先生是個耿介率真,堅韌不拔的學者文人,他的蠅頭小楷海內外知名,被譽為‘現代小楷之極’。他一生寫下數百通《金剛經》及無數古代詩文名篇,無論藝術還是修養,這都是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思緒凌亂,隨筆寫來,無法表達我對老人之敬仰萬一。章老安息。” [1] 
新民晚報評論部主任李天揚一直喜愛章汝奭先生的書法,近幾年與老人交往頗多,他説:“章先生的身上,有着中國讀書人所有的優秀品格。他律己極嚴,把古代聖賢的修身格言,字字句句落實於日常。他講原則,不妥協,每與老人漫談,都能感動於他錚錚傲骨和凜然大氣。章先生的法書氣格如此之高几難企及,正源於此。” [1]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主編顧村言多年前與章汝奭先生對話後一見如故,空閒時即到章汝奭先生的書齋求教,“章先生出生於江南書香世家,家中收藏極富,年少時即與宋明書畫晤對,而其後由於社會的變化,歷經磨難,尤其以文革中受難較多,他的小楷就是下放南京梅山由於沒有書桌,而不得不側重於小楷練習,反而成就了他的書法。章汝奭先生身上有着真正中國文人的風骨與境界,故其小楷中有大氣象,他很喜歡東坡的那句‘一肚子不合時宜’,他給我的最大印象就是一種傳統文人的耿介之氣,正直,骨子裏又很狂狷,也正因為此,他早在八十年代即主動退出書法家協會。”“他晚年一直保持着一種對社會的批判精神,書風也更加純粹,曾為我的陋作題跋,也主動索畫,這其實都是對晚輩的鼓勵。多年前他對我説,年輕人還是要多寫些舊體詩,也正是在章先生的鼓勵下,才試着開始瞎謅些句子,有時不知天高地厚地拿過去請章先生指教,章先生總是勉勵居多,也會提些具體的意見,極有收穫。從章先生身上可以看得到一種清晰的文脈流轉,所以每次去他的書房,我們都説是‘得幾許清氣’,上午聽聞老人走了,意外而悲痛——上海的文化老人越來越少了,章汝奭先生一直有着一種隱的心態,對外交往並不多,然而老人的辭世可以説是上海文化界乃至中國文化界的巨大損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