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立體構成設計

(201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立體構成設計》是201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巖,聶守宏,湯士東。本書注重構成與設計的結合,內容梳理多解制,案例豐富,增加了計算機構成設計運用。本書分為構成藝術的形態美學、組織美學、構成方法、構成運用四大部分,共6章。
書    名
立體構成設計
作    者
陳巖
聶守宏
作    者
湯士東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1216828

立體構成設計內容簡介

立體構成是高等院校建築設計、工業設計、藝術設計等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系列應用型規劃教材·藝術與設計類規劃教材:立體構成設計》是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已出版的相關教材以及教學成果,組織編寫的一本系統性、綜合性和實用性強的教材。內容由原來靜態的知識積累轉化為動態能力培養,分為構成藝術的形態美學、組織美學、構成方法、構成運用四大部分,共6章。《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系列應用型規劃教材·藝術與設計類規劃教材:立體構成設計》在編寫中強化與專業課的聯繫,而且為了使教學內容更加全面,保持了作為傳統基礎課應有的知識寬度,同時又強化了產品造型的內容。
本書的編寫目的是在培養學生製作能力的同時,更加註重開發學生的創意思維的能力和藝術的想象力。計算機三維軟件技術的發展無疑給學生的想象能力增添了翅膀,因此本書中特意增加了計算機輔助設計一節。
本書注重學科內容的交叉融合,突出了實用性和啓發性,反映了目前高校的教學規律。本書可作為建築設計、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園林設計等專業的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作為其他設計愛好者的閲讀參考書。 [1] 

立體構成設計圖書目錄

第1章 立體構成概述
1.1 構成藝術的起源
1.1.1 構成主義
1.1.2 風格畫派
1.1.3 包豪斯學院
1.2 立體構成的內涵及特點
1.2.1 立體構成的內涵
1.2.2 立體構成的性質特點
1.3 立體構成的學習方法和目的
1.3.1 立體構成的學習方法
1.3.2 學習立體構成的意義
單元訓練和作業——立體構成形態訓練
第2章 立體構成的造型要素及語義
2.1 形態分類
2.1.1 現實形態
2.1.2 概念形態
2.1.3 各種形態之間的關係
2.2 原生幾何形態語義
2.2.1 點的語義
2.2.2 線的語義
2.2.3 面的語義
2.2.4 塊的語義
2.3 原生幾何形態的視覺特徵
單元訓練和作業——形態特徵聯繫
第3章 立體構成的形態美學
3.1 力感
3.1.1 概念
3.1.2 類型
3.1.3 語義
3.1.4 表現方法
3.2 量感
3.2.1 概念
3.2.2 類型
3.2.3 語義
3.2.4 表現方法
3.3 空間感
3.3.1 概念
3.3.2 類型
3.3.3 語義
3.3.4 表現方法
3.4 肌理感
3.4.1 概念
3.4.2 類型
3.4.3 語義
3.4.4 表現方法
3.5 流行造型時尚——鋭化、鈍化和柔化
3.5.1 概念
3.5.2 實質
3.5.3 語義
3.5.4 表現方法
單元訓練和作業——表現形式練習
第4章 立體構成的組織美學
4.1 變化與統
4.1.1 概念
4.1.2 類型
4.1.3 語義
……
第5章 立體構成的構成方法
第6章 立體構成在設計實踐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