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立山

(清代大臣)

鎖定
立山,字豫甫,土默特氏,清朝大臣,庚子年被禍五大臣之一。因懂得為官之道而由筆帖式一路高升。在京供職期間,因為迎合太后慈禧心意而深得慈禧的歡心,地位更是日益顯赫,1900年升至户部尚書職。
中文名
立山
職    業
清朝大臣
出生地
內務府蒙古正黃旗
豫甫

目錄

立山簡介

立山,字豫甫,土默特氏,清朝大臣,庚子年被禍五大臣之一。內務府蒙古正黃旗人。光緒五年,以員外郎出監蘇州織造,歷四任乃得代。論修南苑工,賜二品服。累遷奉宸苑卿、總管內務府大臣、正白旗漢軍副都統、户部侍郎。二十年,加太子少保。盜竊寧壽宮物,坐失察,鐫職留任。二十六年,擢户部尚書

立山生平

雖然善於迎合慈禧太后的心意,但並非完全是討好逢迎之徒。如戊戌變法之後,立山因為憐憫被軟禁在瀛台的光緒帝而遭到慈禧的怒叱,幸而李蓮英與立山關係甚密,從中斡旋後才使立山免遭責罰。還有1900年慈禧與榮祿密謀“廢光緒另立新帝”之事,立山為了維護“祖制”,不顧慈禧震怒,起而反對,從而得罪了慈禧太后。再加上立山利用其財務大臣之便斂財無度,揮金如土,奢華無厭,招致了他人的忌恨(據説他曾經不惜擲千金和輔國公載瀾爭奪一名妓女),這也為他日後的敗亡埋下了隱患。
義和團運動爆發後,清政府內部對於是否剿滅義和團而產生了意見分歧,因為此事非同小可,慈禧連續四次召開御前會議進行商討(1900年6月16日——19日)。會議期間,以載漪為首的主戰派和以許景澄袁昶為首的主和派各持己見,爭執不休,一時難以定奪。而此時,作為慈禧心腹的立山一句“臣主和”,令慈禧及滿朝文武大為驚詫。後來,主戰派終於佔了上風,而立山也因為沒有正確領會慈禧的意圖,主張議和而招致了厄運。不久,立山因未完成和談使命而被革職下獄,聽候發落。
本來立山跟隨慈禧多年,且深得慈禧歡心,還不至於被處死。但是由於載漪已經視立山為眼中釘,必殺之而後快,因此不斷上奏慈禧處決立山,慈禧再三猶豫後,終於同意處斬立山。就這樣,立山在反對他的大臣的傾軋下葬送了性命。
立山被處決後,清廷攝於洋人的壓力,給立山予以“昭雪”,追諡立山“忠貞”,並在宣武門外建專祠。